選單

貝殼研究院首提“分鐘城”概念:越秀區活力指數居於廣州首位

貝殼研究院釋出《2021年中國城市生活圈活力指數》,報告創新性地提出“分鐘城”這一概念,藉助城市生活圈服務可達度、業態豐富度、環境品質度三個指標,對60城“15 分鐘生活圈”的表現進行評估,並重點分析典型城市與社群相關案例。

為什麼要研究“分鐘城”?

此間一大背景是,過去四十多年裡中國城市化快速發展,城市發展以經濟(生產)空間為導向,在關注數量規模增加之下,造就了一批“攤大餅式”的城市。如今伴隨著人口紅利的減弱以及後城鎮化時代的到來,一方面,以往靠城市規劃、擴張等增量模式的發展效果減弱;另一方面,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對於城市美好生活的需求得到更多關注,城市發展的邏輯正在發生改變。

“分鐘城”,又可以叫“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是以社群居民為服務物件,服務半徑在步行15分鐘左右的範圍內,以滿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費和品質消費等為目標,以多業態集聚形成的社群商圈。

貝殼研究院從服務可達度、業態豐富度、環境品質度幾個主要指標,選取了60個人口在 500 萬以上的城市作為研究物件,得出了主要城市生活圈活力指數情況。

“分鐘城”活力指數比拼

南方優於北方

從資料的表現看,在中國的大城市中,絕大多數區域重點城市表現都還不錯,以直轄市、省會城市為代表。在研究的60箇中國大城市中,城市生活圈活力指數綜合評分前20的城市,除了深圳、廈門、大連、青島四個計劃單列市,其他16個城市均是直轄市或省會城市。在研究的24個直轄市/省會城市中,上海的城市生活圈活力指數得分最高。

總體來說,這些城市的行政地位高,產業結構更加豐富,經濟發達,消費能力強,教育、醫療、文體設施等公共服務配套較好,地鐵、高鐵、城市道路等交通基礎設施更為完善,城市整體建設更好。同時,這些城市也是各大商家佈局的重點,業態的豐富度更高。

相比之下,大多數區域非核心城市三大指標整體得分都不高,城市發展相對緩慢,城市社群更新不足、業態老舊難以匹配人們對於品質生活的追求,未來城市發展問題和機遇共存。

從區域分佈來看,南方城市整體要好於北方城市。在60個大城市中前十的城市,除了北京,其他均為南方城市;前二十的城市除了北京、青島和東北四城,其他也均為南方城市。

南方城市分鐘城活力指數更高,有多重因素。一個是自然氣候和地理條件所影響。由於北方冬天的日照條件不好,冬天要滿足日照標準,因此容積率一般不超過3。而南方地區的日照條件比較好,因此南方中心城市的容積率更高,包括深圳、重慶、廣州等地超高層住宅數量位居前列。同時,北方平原更多,城市面積更大,城市道路和社群空間更寬,相比之下,南方尤其是東南沿海的廣東、浙江和福建以及西南地區,由於山地多平地少,城市結構相對更為緊湊。

城市容積率高、結構更緊湊,意味著單位面積內,居住的人口密度更高。城市的本質是產業和人口的集聚,在一定程度範圍內,人口密度高,單位面積內居住的人口更多,那麼公共服務設施、商業網點等設施的利用率和效益就越高,因此設施也會更加完善,吸引的商家會更多,這樣一來,一刻鐘生活圈內的便利度也會更高。

根據報告,“分鐘城”指數位居前四名的城市中,深圳、上海屬於一線城市,城市經濟發展水平高,服務業態發達,城市生活圈活力較高;貴陽、昆明則都有緊湊城市發展趨勢,例如貴陽城市發展規劃從“攤大餅”變“蒸小籠”,促進城市緊湊佈局,提高城市的通透性 和微迴圈能力,城市內部佈局合理,生活圈便利可獲得性也越高,活力指數得到相應提升。

一線城市中,廣州城市生活圈活力指數居於深圳及上海之後,60個樣本城市中位居前5,排名靠前。從統計結果看,廣州排名較高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方面,可達度、豐富度及品質度三個細分指標雖然排名均不是第一,但也處於頭部位置,以可達度為例,60個樣本城市中排名第10,豐富度方面,60個樣本城市中排名第8,品質度方面,60個樣本城市排名第5。另一方面,三個細分指標均衡性較高,我們以標準差衡量細分指標的離散程度,廣州標準差約為0。76,遠低於深圳。

貝殼研究院首提“分鐘城”概念:越秀區活力指數居於廣州首位

廣州

各城區“分鐘城”活力指數比拼

越秀區最優

近年來,廣州提出構建15分鐘社群生活圈,《廣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18-2035年)》草案提出,到2035年,主城區、南沙副中心和外圍城區實現衛生、教育、文化、體育、養老等社群公共服務設施15分鐘步行可達覆蓋率90%。

分城區看,本次納入統計的城區數量為11個,其中,城區活力指數較高的城區包括越秀區、天河區及荔灣區等。越秀區的豐富度及可達度均居於首位,但樓盤品質度排名較低;天河區樓盤品質度居於首位,但在豐富度及可達度方面要低於越秀區;荔灣區與海珠區差別並不顯著,荔灣區在豐富度及可達度方面略高於海珠區,但在品質度方面要低於海珠區。

貝殼研究院首提“分鐘城”概念:越秀區活力指數居於廣州首位

對“分鐘城”的研究,最終要回歸人的本質,讓生活有更多的需求獲得感。因此,報告從城市出發繼續下沉,來到距離人最近的商區及社群測算生活圈活力指數。分商圈看,活力指數較高的商圈包括北京路、和平西、海珠廣場、珠江新城中及農講所等集中於越秀、天河和荔灣三個區域。排名較高的商圈表現出的共同特徵是豐富度及可達度方面均比較靠前,樓盤品質度方面排名並不高,但珠江新城中除外。北京路在豐富度及可達度方面均位居首位,珠江新城中樓盤品質度排名較高,同時其他兩個維度也位居前列,各維度表現更均衡。

#FormatImgID_3#

新興城區也需要煙火氣

從各大城市尤其是一二線城市的內部空間結構來看,人口集聚、發展更為成熟的中心城區,其便利度往往更高。

另一方面,近年來,隨著我國進入到轉型升級新階段,新興產業、高新產業的成長性更強,這些新產業所在的區域,發展動力很強。這些新興產業所在的新城區城市化建設突飛猛進,包括軌道交通、綠化、文化教育、醫療設施建設很快,吸引大量的年輕人才集聚。

寬闊的大馬路、現代化的各種設施和高樓大廈,這些新興城區的城市面貌讓人耳目一新。但在城市生活圈活力上,不少新興城區與老城區、中心市區存在一定的差距,這種差距就是人們常說的“煙火氣”。

去年年初從廣州市天河區員村搬入說黃埔區科學城附近某小區的張小姐說,新的小區環境很好,什麼都很新。不過生活不太方便,買東西要跑到大商場,開車來回以及停車要消耗不少時間。另外,很多中心城區的外賣商家也無法送達,生活便利度還是差了不少。“住在那裡倒是省錢了不少,因為不怎麼消費了。但是我習慣了天河區員村一帶樓下就是各種吃喝玩樂設施的生活,所以今年我還是搬回了天河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