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兩者不是一回事,別傻傻分不清

大家在先秦電視劇裡可能看到過相國、相邦的頭銜;而在象棋裡面,有個“相”字,指的是宰相,是百官之尊,也通指朝廷裡的文官;在《三國演義》裡,曹操經過一番拼殺,當上了丞相。相國,相邦,宰相,丞相到底有什麼區別?

根據專家考證,先秦時期有相、相邦等之名,但跟丞相一職不同,因為出土文物秦國東陵器物上刻有金文:八年相邦薛君、丞相殳。這證明相國與丞相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官職,而且是同時並存的,經過專家考證:丞相是相邦的副手,相國地位高於丞相。

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兩者不是一回事,別傻傻分不清

宰相最早起源於春秋時期。秦朝時,宰相的正式官名為丞相,宰相這一官職歷時大約1500年。據說,商湯以伊尹為相,周武王任用周公旦為太宰,後人將“太宰”和“相”這兩個職位結合起來,創造了“宰相”這個詞。

在所有的官職中,宰相的變化最多,這是由於君主既需要宰相幫助辦理政事,又擔心宰相的權位過重,危及自身的權力,故常改變其名稱權責,方便皇帝擺佈他們。所以宰相雖然尊貴,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同時也是非常危險的職位。

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兩者不是一回事,別傻傻分不清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六月,曹操廢三公,恢復丞相制度,並自任漢朝丞相。其實這個丞相還沒有到篡漢的程度,甚至諸葛亮也稱蜀國丞相,所以丞相雖然位極人臣但還沒有篡位的意思。所以擁護漢朝的荀彧,對於曹操當丞相是可以接受的,一旦到了曹操當魏公的時候,荀彧就接受不了了。

曹操稱魏公,跟北周始置的“國公”一爵可不一樣。曹操所稱的公並不是爵位,而是有封國的公。有實際封國的公,其實就跟君主平起平坐了,有點類似“王”了,漢朝非劉不王,所以荀彧才看不下去曹操稱魏公。

最早記載丞相的史書是《史記·秦本紀》,秦武王二年,“初置丞相,樗裡疾、甘茂為左右丞相”。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也設左右丞相,如丞相李斯,丞相真正開始在歷史舞臺上被人熟知。漢朝初期採用的卻是先秦時期的相國制度,不過之後丞相很快就取代了相國的位置,漢武帝時期丞相就被列入三公之一,直到漢哀帝時期,改丞相為大司馬。

丞相和宰相有什麼區別?兩者不是一回事,別傻傻分不清

到了東漢末年,曹操再次提出設立丞相一職,自認丞相。曹操此時舊瓶裝新酒,並不是多麼喜歡這個舊名字,而是想借此立威,就是看看誰敢反對自己為所欲為。所以此時丞相的權力可謂是超越了郡主漢獻帝。

宰相和丞相最大的區別是宰相併沒具體指代某一種官職,任何輔佐君王並掌握朝堂最高權力的人(或者一群人)都可以稱為宰相。因此,宰相不一定是丞相,但丞相一定是“宰相”,有“主宰一切”的意思。“相”是輔佐,“宰”就是主宰,宰相的表面意思就註定了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職務。

丞相是一個具體官職,在不同朝代的負責的職能不同,不一定是權力最高的官員。而宰相到了後來,也不一定就是權力最高的官員了,而是成了一種俗稱,那些輔助帝王、掌管國事的高官們都可以叫宰相,比如宰相劉羅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