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范仲淹劃粥斷齏,陸游食粥致神仙,暢談古代歷史中的粥文化

我們的生活中少不了粥這種美食,甚至我們還給粥定了一個節日—臘八節,每到那一天的時候,粥都會成為我們的主食。我們愛粥並非是近幾年才出現的“潮流”,實際上不光是現代人喜歡吃粥,古代人也很喜歡吃粥。粥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代表著一種獨特文化,是不可缺少的食材。

范仲淹劃粥斷齏,陸游食粥致神仙,暢談古代歷史中的粥文化

貧困好學,劃粥斷齏

根據宋代史書魏泰的《東軒筆錄》記載,北宋時候的名臣的范仲淹,年輕時候幾乎天天吃粥。他在外求學多年,每天就是兩頓米粥充飢,朋友送他酒飯,他辭謝說:“我平常吃慣了粥,並不覺得苦,如果現在貪圖吃好的,將來又怎麼能吃苦呢?”原來,范仲淹家境貧寒,小時候上不起學,便跑到僧舍裡去讀書。他吃不上乾飯,就隔夜煮粥,待第二天凝結以後劃成塊塊,再切些菜拌和著吃。這就是“劃粥斷齏”的故事,後人用這個成語故事比喻貧困好學的精神。范仲淹這種“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的精神,是難能可貴的,可謂是北宋迂腐政界的一股清流了。

范仲淹劃粥斷齏,陸游食粥致神仙,暢談古代歷史中的粥文化

舉家食粥酒常賒,揮筆著書傳千古

因貧困而不得不食粥的,還有《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曹雪芹創作《紅樓夢》時,家境已破敗,當時他住在京郊西山附近,過的是“滿徑蓬蒿老不華,舉家食粥酒常賒”的落魄日子。然而,這並未妨礙他“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創作出中國古代小說中成就最高的不朽名著—《紅樓夢》。

范仲淹劃粥斷齏,陸游食粥致神仙,暢談古代歷史中的粥文化

愛吃米粥的文人墨客

前面講得兩位文人墨客吃粥,多是因為家貧,不得不吃米糊。下面說古人吃粥,是喜歡吃粥,有的吃得很有味道,還認為吃粥有益於身體健康。宋朝不少人就愛吃粥,史書上記載,蘇東坡、吳子野他們在一起“夜甚飢”。這個時候吳子野勸吃白粥,並且告訴蘇東坡這種食物能“推陳致新,利膈益胃。”翻譯過來就是說,工作晚了,白粥當作夜點,清心去勞,又利於腸胃。蘇東坡平時很喜愛“豆粥”,他說:“沙瓶煮豆軟如酥。”砂鍋煨粥就夠香噴噴的了,再拌和豆類熬煮,味道就更為鮮美。

此外,“說與廚人稀作粥”,這是劉克莊的詩詠,他也喜歡吃粥。而文人墨客中,數范成大的吃法最特別,他吃粥愛撒上點姜、桂。他說:“姜削桂澆蔗糖,甘滑無比勝黃梁。”荒涼是果米的一種,果米有不同顏色和品種,黃梁最好香美爽口。吃粥放上可口的佐料,勝過黃,會使人吃得津津有味。楊萬里愛折取梅花煮粥,他的《落梅》詩說:“脫蕊收將熬粥吃。”而陸游太愛吃粥了:“自愛雲堂煮粥香。”他還吟詠過“朝米空熬粥”,“藜粥數匙壓晨藥”等詩句。就是說,他吃的品種不少,有粥、藜粥,還有淮陽產品“宛丘粥”等等。

范仲淹劃粥斷齏,陸游食粥致神仙,暢談古代歷史中的粥文化

陸游活到八十六歲高齡,他在《食粥》詩裡動大家多吃粥,因為吃粥大有好處,還揮筆寫出“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的千古名句。意思是吃粥可以長壽,可以變為“神仙”,身心自然舒暢。有這麼幾句俗話說:“若要身體好,吃飯莫太飽。”“若要小兒安,常帶三分飢和寒。”據說,這和吃粥的好處是同一個道理的。吃粥用糧較少顯然不如干飯耐餓,但按人體需要攝取的熱量,幾乎又是相等的,因為稀飯比干飯容易消化,所以攝入量也就更大。

根據《晉書》記載,晉朝的謝安伏天”吃熱白粥很有本事。那時他在南方,可能就在建康,那裡就是今天的南京。“三伏天”是一年最熱的時候,立秋以後白天還很炎熱,南方人叫它“秋老虎”。這天,有客來見謝安,坐在擋風的地方,搖著扇子還汗流背,謝安卻端著熱白粥,吃得發出響聲,“晏然無異”,一點也不感到天熱、粥熱。

范仲淹劃粥斷齏,陸游食粥致神仙,暢談古代歷史中的粥文化

溯源粥文化

古人愛吃羊、兔、豬肉粥,也有人愛吃粟粥、乳粥、豆沙加糖粥等等。總之,古人有愛吃粥的習慣,但古人什麼時候開始吃粥,恐怕就難以考證了。不過,如果按照“黃帝始烹(煮)谷為粥”的傳說,那麼我國吃粥的歷史,至少已有四五千年了,可謂是歷史悠久。因而,歷史上的烹粥、吃粥,都是很平常的飲食習慣,只是愛吃厚的,還是愛吃薄的,則各有自己的嗜好。“厚”是指稠的粥,“薄”是指稀粥。有人愛吃“寒粥”,即涼粥、冷粥,米粥的品種可謂是五花八門。

范仲淹劃粥斷齏,陸游食粥致神仙,暢談古代歷史中的粥文化

粥禮儀文化

那時候,請客吃粥也是常有的事。有位客人來見陳太丘,太丘招呼煮飯相待。可是煮飯的廚子竊聽賓主的談話,把飯煮成“糜粥”了。主人一看,就說:“但糜自可,何必飯也。”意思是說有粥也可以,何必一定要吃飯呢,主人就以粥饗客。

朝廷裡招待吃粥是比較隆重的禮遇。漢宣帝在詔令儒生誦讀《楚辭》的時候,“每一誦即與粥”。晉朝皇帝也經常召集儒生學者在自己的閣廳裡說經論道,晚上都設粥相待。唐朝皇帝還把一種“防風粥”專門贈送給文人學士,大詩人白居易品嚐過。宋朝大臣王一旦有疾,皇帝還親自調藥並賜“薯蕷粥”。

范仲淹劃粥斷齏,陸游食粥致神仙,暢談古代歷史中的粥文化

粥的民俗文化

至於民間吃粥,是一種很普遍的飲食習慣。而且不少民俗節日,也以吃粥作為紀念活動呢。舊俗到了“寒食節”,一般在農曆三月初,民間就愛吃大麥粥,有的加上杏仁煮和,有的放上糖汁拌和。相傳這是起源於春秋晉文公悼念介之推,因他抱木焚死,所以這天禁火寒食。到了後來,有些地方則“禁火三天”“寒食三日”,冷食三日。這幾天裡,人們還進行鬥雞、打毬和蕩鞦疑(鞦韆)等文娛活動。根據歷史民俗學,這天河南洛陽人家吃的卻“桃花粥”。到了農曆十二月初八日,叫“臘八節”,人們又吃“臘八粥”。臘月二十五這天,家家戶戶又愛吃“口數粥”了。范成大《口數粥行》詩說:“家家臘月二十五,淅米如珠和豆煮。”

相傳這天死去的人變為癘鬼的最害怕赤豆,古人在這天煮豆粥來避邪驅疫,大人小孩都吃,小狗小貓也吃,外出不在家的也給他留下一份,這就叫“口數粥”。其實,吃了並無鬼可驅,但去“癘”甚妙,因為赤豆粥具有滋陰去溼和解毒生津的良好功效,是粥中佳品。所以人人愛吃,孕婦吃了有益於乳健康,這一點在李時珍的名著《本草綱目》中也有記載。

范仲淹劃粥斷齏,陸游食粥致神仙,暢談古代歷史中的粥文化

宋詩說:“石磬催僧粥”,明詩也說:“吼鯨報僧粥”。石磬、鯨音一響,大鍋粥端出,就開膳了,僧人個個都吃得臉上紅形形的,由此可見,僧人吃粥對於清心養性有好處,即使是在佛門勝地,粥也是上等美食。

特別宣告: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新浪網觀點或立場。如有關於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於作品發表後的30日內與新浪網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