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文昌橋】三折邊形單孔石拱橋,全長7,20米,寬1,00米,孔跨徑

文昌橋,位於紹興市柯橋區柯巖街道州山村州二自然村沿山埭,系東南至西北向,橫跨村河,三折邊形單孔石拱橋。橋全長7。20米,寬1。85米,高2。00米,孔高1。80米,孔跨徑3。50米。柯岩石質。

【文昌橋】三折邊形單孔石拱橋,全長7,20米,寬1,00米,孔跨徑

【文昌橋】三折邊形單孔石拱橋,全長7,20米,寬1,00米,孔跨徑

文昌橋為三折邊形石拱橋,由兩側各用三塊石板並列斜立,中間置橫系石互相支撐橋面。三折拱外側的橋臺用條石錯縫疊砌。三折邊結合處所支撐的橫系石伸頭部雕刻花果圖案,刀法古樸,風化已為嚴重。橋面三拼石板,橋面石兩側中間皆楷書陽刻“文昌”二字,即為橋名。旁邊沒有鑿刻建橋的年份等落款,

【文昌橋】三折邊形單孔石拱橋,全長7,20米,寬1,00米,孔跨徑

【文昌橋】三折邊形單孔石拱橋,全長7,20米,寬1,00米,孔跨徑

【文昌橋】三折邊形單孔石拱橋,全長7,20米,寬1,00米,孔跨徑

橋面長2。50米,橋面寬1。65米,橋東南置十一級石臺階,長3。10米,橋西北原置八級石臺階,長2。30米,但現已被改建,從橋面過三級臺階後為水泥平臺。平臺轉折後再設五級臺階下。臺階上窄下寬,臺階兩端設垂帶斜坡石。

【文昌橋】三折邊形單孔石拱橋,全長7,20米,寬1,00米,孔跨徑

【文昌橋】三折邊形單孔石拱橋,全長7,20米,寬1,00米,孔跨徑

【文昌橋】三折邊形單孔石拱橋,全長7,20米,寬1,00米,孔跨徑

文昌橋橋上原無橋欄,七、八年前村裡為了行人過橋的安全,在橋上兩側加置了金屬管杆作扶欄,目前又將橋上的金屬管杆換置了石橋欄。新置的石橋欄無論是石質、顏色,還是工藝質量存在明顯的差異,大大的損壞了古橋原汁原味的古樸韻味,所為者一定是出於一種愛護唯美的動機,但這種“美好”的保護方式實在讓人不敢恭維。老祖宗留下來的古物,不是可以隨意打扮的小姑娘,愛怎麼打扮就怎麼打扮。希望還是原汁原味的科學合理的保護為好。

【文昌橋】三折邊形單孔石拱橋,全長7,20米,寬1,00米,孔跨徑

【文昌橋】三折邊形單孔石拱橋,全長7,20米,寬1,00米,孔跨徑

據有關書籍記載,以及釆訪詢問當地老人,和對文昌橋結構工藝的觀察,文昌橋應該屬於清光緒年間(1875-1908)的建築。文昌橋設計合理,結構簡潔,建築牢固,基礎現狀儲存還算可以。文昌橋雖然沒有列入文物保護單位或文物保護點,但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不可移動文物登記表之內,我們也應該加以重視和保護。

州山村位於紹興西北,柯巖街道南部,除有耕地外,還有美女山、岙灣、晾網山、烏石山等低丘陵山地。村內河流眾多,有鑑湖支流的大池沿,新廟河、沿山埭河等河流,南複線穿村而過。

【文昌橋】三折邊形單孔石拱橋,全長7,20米,寬1,00米,孔跨徑

【文昌橋】三折邊形單孔石拱橋,全長7,20米,寬1,00米,孔跨徑

【文昌橋】三折邊形單孔石拱橋,全長7,20米,寬1,00米,孔跨徑

州山世祖吳氏在元末明初時,從安徽逃荒前往舟山投親,千里迢迢,一路跋涉,不料卻誤將“州山”作“舟山”,無奈在州山棲息。後吳氏在此吃苦耐勞,勤儉奮鬥,終於在此修生養息,勤耕好學,逐漸家族繁榮,興旺發展。吳氏六世祖吳烏石是明崇禎年間的禮部尚書,在州山建造了大宅“尚書第”,當時曾有歌謠形容其豪華氣派:“五板銷牆,將臺旗杆。馬面踏道,過河照牆。管門獅子,擂鼓石砲。”中進大廳為“聖旨堂”,閣樓上掛有數道“聖旨”,地上中間有丈餘見方的大石板,四周用長石條相圍,據說此地是跪接聖旨之處。

目前州山村集體經濟雄厚,在村委大樓二樓建立了村史館,人們在此可以瞭解州山村的歷史及名人古蹟的詳細資料,村民們在此學習村史,充滿了濃濃的文化氣息。

作者(陳樹堯)簡介:中國古橋研究與保護委員會秘書處秘書,紹興市古橋學會理事,紹興市古城民俗文化攝影協會組長,紹興市鄉土文化研究會成員,紹興市浙東唐詩之路研究會成員,紹興市關工委科普團成員。2018年著《紹興橋鄉》一書。

(轉載請註明作者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