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安徽合肥:化解矛盾的“蜀山經驗”

堅持“請進來、走出去”,廣搭“線上線下”多元解紛平臺,創新“無案社群”建立“法官進網格”方式,多元的矛盾糾紛化解形式被匯聚在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矛盾糾紛多元調處中心(以下簡稱“蜀山矛調中心”)。兩年來,蜀山矛調中心積極在源頭治理矛盾糾紛、減少訴訟增量,透過將大多數矛盾化解在訴前的方式,實現矛盾雙方權益的最大保障。

安徽合肥:化解矛盾的“蜀山經驗”

  因勢而生

蜀山矛調中心位於蜀山區內,蜀山區作為合肥市四個中心城區之一,近年來隨著自身經濟建設的發展,矛盾糾紛也大量湧現。據悉,蜀山區人民法院的受案量從2017年的1。8萬餘件上升至2019年的2。1萬餘件,辦案壓力與日俱增。

在這一背景下,蜀山區法院向區委建議成立蜀山區矛盾糾紛多元調處中心,將行業組織、調解機構匯聚一起,構建多元解紛大格局。正如蜀山區法院院長江華所說:“蜀山區委認為組建矛調中心,集中優勢力量,將矛盾化解於訴前,從源頭上減少訴訟增量,能滿足有效緩解法院辦案壓力的現實需要。”

2019年5月20日,蜀山矛調中心因勢而生,集公共法律服務、訴調對接、訴訟服務為一體。目前,蜀山矛調中心已實現與安徽省商會調解中心和合肥市律協、市醫調委、市保協會、市造價協會、市建築協會、市房地產調委會、市物業協會及蜀山區司法局、區住建局、區維穩綜治辦、交警支隊等18家行業組織、調解機構及單位合作共建,下設物業糾紛調解室等14個專業調解工作室,常駐調解員60名,其中特邀調解員57名。成立兩年來,收案17654件,結案16981件,其中調解結案5733件。

  因症下藥

蜀山矛調中心自成立以來,積極實施“請進來”舉措,藉助目前已入駐的18家行業組織、調節機構及單位合作共建的行業力量,成立了物業糾紛、家事糾紛、建築工程糾紛等14個專業調解工作室,涵蓋物業、商會、建築工程等專業領域,聚集了一批優秀的調解員。

蜀山區法院立案庭法官助理劉藝告訴記者,有著20多年基層司法工作經驗的甄小力、有著嫻熟司法技能的退休法官毛志德,都應邀在此從事調解工作。面對可以訴求調解的案件,法院在立案環節徵得當事人同意後,分門別類委派給調解室,以專業力量解決專業上的糾紛。

2020年7月,一起美容院與顧客服務糾紛事件被送至蜀山矛調中心,原告滿懷期待地在被告門店花了6000元買了“抗衰保養”的套餐,不料沒等來60次服務後的“容顏煥新”,卻很快得知被告門店停止經營。原告起訴至法院要求索賠。

接收卷宗以後,調解員第一時間與原、被告雙方進行溝通,瞭解案件事實情況,並分析全案法律關係,與原、被告雙方進行協商調解工作。“我們公司已經破產了,哪來的錢賠付給她呢?”“那我花了6000塊錢就換來一次服務嗎?”被告以公司經營不善、現已破產倒閉、資金週轉困難為由,遲遲不肯退步。調解室的爭吵聲此起彼伏,雙方互不相讓,調解員一邊安撫雙方情緒,一邊向雙方分析其中利弊,在多次交流和協調後,雙方同意解除雙方簽訂的服務合同,被告表示願意及時高效退還原告服務費用。至此,這起矛盾糾紛得到圓滿化解。

蜀山矛調中心表示,正透過積極吸納整合社會各部門各行業組織的多元調解資源,形成專業對接調解力量,負責對口案件型別的訴前調解工作。為最大程度保障調解工作的公平公正、提升辦案速度,蜀山區法院建立了“訴前調解+案件速裁”繁簡分流工作機制,以“1名員額法官+1名助理法官+2名書記員+調解員”的模式組建8個速裁團隊,將4個速裁團隊派駐蜀山矛調中心對接各調解室。

  因地制宜

面對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隨時可能發生的麻煩事、矛盾點,實現矛盾糾紛在源頭的實質性化解,自2020年以來,蜀山區法院積極轉變工作思路,從以前的“群眾進法院”轉變為“法官進社群”,相繼與稻香村、筆架山、五里墩3個街道共建“無案社群”,搭建聯合調解網格化平臺,創新“調解員現場調解+法官遠端線上指導調解”的線上聯合調解模式。

據悉,聯合調解模式將司法觸角延伸到街道、社群,讓老百姓有事第一時間找得到法,用得了法。蜀山區法院將“法官進網格”與“無案社群”建設緊密結合,讓網格法官主動融入全區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提供矛盾排查化解、巡迴審判、法律諮詢等司法服務,助推基層矛盾糾紛化解更專業、更有效。

社群管網出現破損2年多,造成水損費用高達50萬元,卻出於是歷史遺留問題的緣故,一時間竟找不到責任方。對此,物業公司提出要將水損費用分攤至每家門面房經營戶承擔。本就深受停水之苦的200多家經營戶愈發氣憤難忍,一度使用過激行為維權,事件也因此越鬧越大不見退勢。

得知情況後,網格法官佔峰立即和社群的工作人員一起,組織了現場調解。經過幾個小時的耐心引導和釋法明理,原本對抗激烈的業委會與物業公司終於達成共識,簽訂了調解協議,糾紛得到圓滿解決。每每談及此事,該社群居委會主任趙豔豔都對佔法官稱讚不已:“這起鬧了半年多的群體性糾紛,被佔法官用半天時間就化解了。”

這是“法官進網格”促進社群訴源治理的縮影,也是開展“網格法官”工作的意義所在——真正將矛盾化解在網格中,將糾紛止於訴訟前。迄今,“網格法官”已指導社群化解了300多起矛盾糾紛,消除了一些小區積存多年的疑難雜症。多方參與、多點聯動的訴前解紛工作模式,提高了矛盾糾紛源頭實質性化解的效率,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

蜀山區法院綜合辦主任童廣飛表示,下一步,蜀山區法院將持續在凝聚多元解紛合力、參與訴源治理、深化訴調對接等方面下功夫,從源頭上減少訴訟增量,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