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問“中國天眼”|平塘,平塘,誰的名字?

問“中國天眼”|平塘,平塘,誰的名字?

給我一個大窩凼,送你一顆“平塘星”!是誰點亮這顆星?

開啟衛星地圖,貴州平塘的地貌好似佈滿褶皺的大象面板。放大了看,才看清“漏斗”狀的天坑群。天坑中有一個叫大窩凼,就是科學家尋覓十載為“中國天眼”找的“家”。

問“中國天眼”|平塘,平塘,誰的名字?

天空視角看“中國天眼”和它所在的喀斯特山區。(資料來源:新華社現場雲——60萬米高空看貴州)

因為世界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落戶這裡,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建議,將中國人發現的一顆小行星命名為“平塘星”,獲得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的認可。

2013年5月23日,天上多了一顆“平塘星”。

“天眼”的落戶,是平塘人的驕傲。早在1995年平塘縣接待射電天文國際學術會議考察活動期間,縣城街頭就曾拉起歡迎各國專家的橫幅。在當地還流傳一個段子,平塘為“平躺”觀星,意思是平塘得天獨厚的地貌幫助“天眼”安逸地“躺”著觀星。

在貴州平塘,無人不知“天眼”。“天文學家的眼睛是望遠鏡,醫生的眼睛是顯微鏡,海軍戰士的眼睛是潛望鏡……”十多年前,黃章慶還是克度鎮靛塘小學一名代課教師,一天,他正在給一年級學生上《奇妙的“眼睛”》一課,一群陌生人走進教室,看著黑板上的字笑了。

問“中國天眼”|平塘,平塘,誰的名字?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彭勃在平塘縣靛塘小學的老照片(攝於2007年),背景黑板上寫著三行字:“天文學家的眼睛是望遠鏡,醫生的眼睛是顯微鏡,海軍戰士的眼睛是潛望鏡”。

十多年後,那群人真把望遠鏡建成了,地球上多了一隻最深邃的“眼睛”。為了望遠鏡能“安靜”地仰望星空,黃章慶和靛塘小學以及數千平塘人,搬離故土開啟新生活。

平塘人津津樂道的,除了“天眼”,還有“天坑”和“天書”,是為“三天”奇觀。最有名的打岱河天坑群,天坑深度從300多米到500多米,是海洋向陸地變化過程的“活化石”。“天書”又叫“藏字石”,有專家考證形成於2。7億年前的岩層中,亦屬地質奇觀。

過去5年,平塘走過跟許多貧困縣一樣不平凡的“摘帽”路。在天坑群上開路鑿溝,實現了超過30戶的自然村寨全部通硬化路和飲水工程,9萬餘人投身茶葉、水果、蔬菜、中藥材等產業自食其力脫貧。

圖為三面環水,被譽為“玉水金盆”的平塘縣城新貌。(新華社發 代傳富攝)

“觀天探地、世界唯一”,越來越多外地人知道平塘的招牌,越來越多靠“觀天”牌吃上旅遊飯的平塘人也忘不了一個人,他叫南仁東。

20世紀90年代,時任平塘縣副縣長的王佐培,負責聯絡望遠鏡選址,詫異這個天文學家太能吃苦。七八十度的陡坡,人就像掛在山腰間,要是抓不住石頭和樹枝,一不留神就摔下去了,“他的眼睛裡充滿興奮,像發現了新大陸。”

2018年10月15日,一顆小行星為“天眼”巨匠點亮。

“南仁東星”和“平塘星”,兩顆星“互粉”,註定不能相忘。

文字:齊健

影片:劉勤兵、齊健、汪強

海報製作:齊健、汪強

視覺/編輯: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