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那個嗜血獨夫,是全人類的恥辱!

“在暴君眼中,人似乎只有兩種:給他賣命的,和居然膽敢自我生活的。後一種人,哪怕對暴君的侵略戰爭並無直接妨礙,也會被視為潛在的有害分子,殘酷打壓、清除。”

“這個嗜殺成性的戰爭魔頭,徹底背叛了法國大革命的正面遺產。他和他一手締造的法蘭西軍事帝國,是全人類的禍害、恥辱。”

這番話,是二百多年,一個柔弱女子寫下的。

當時,已經加冕為帝的拿破崙,正處於人生頂峰,一次次率領大軍,鐵蹄踏遍歐洲大陸的各個角落。而她,在流亡中,用一支筆,如此審判“法蘭西大帝”。

這個女人的本名,叫安娜·路易絲·熱爾曼娜·內克爾。但她婚後的名字,也是發表文學和思想作品的筆名,更加廣為人知。

她,就是小說《黛爾菲娜》,和自傳文學《十年流亡記》的作者,斯塔爾夫人(1766-1817)。

那個嗜血獨夫,是全人類的恥辱!

財政大臣的女兒This title01

1766年,安娜·路易絲·熱爾曼娜·內克爾——日後的斯塔爾夫人——出生在法國巴黎。

斯塔爾夫人的父親,雅克·內克爾,是一位銀行家。

當時的法國,正處於波旁王朝末期。表面浮華,但數十年的財政危機,幾乎病入膏肓。

雅克·內克爾是法國商界的名流,被朝廷看中,1776年被任命為財政大臣。

那個嗜血獨夫,是全人類的恥辱!

雅克是個勤懇、睿智的財政大臣,在他的謀劃和推動下,人頭稅和土地稅的分配,變得比之前平等很多,特權階層承擔了更多的納稅義務,普通百姓的負擔則有所減少。

他還廢除了“二十分之一工業稅”,這對新興的工業資本家,是很大的利好。此外,他透過國家貸款,來償還法國長期以來拖欠民間的債務,雖然波旁王朝的赤字增加了,但民眾為之歡欣鼓舞。

然而,由於雅克是新教徒,在以天主教為國教的波旁王朝,無法獲得更大的實權,只能作為財政大臣團隊的一員,無法升任這個班子的領導者。

“大廈將傾,獨木難支”,腐朽的波旁王朝,各種宮鬥傾軋。堪為能吏的雅克,沒幾年就被邊緣化。直到1788年,波旁王朝民怨沸騰、財政瀕臨破產,才對雅克委以重任。

那個嗜血獨夫,是全人類的恥辱!

雅克受路易十六國王之託,主持召開三級會議。他希望成為貴族和平民的利益調和者,結果受到了兩邊的不信任。

“雅克把三級會議當作輔助波旁王朝的一個機關,而不是把它看作是讓法國實現大變革的平臺。”多年以後,後世的歷史學家,如此評價1789年的雅克。

這一年的7月14日,法國大革命爆發,巴士底獄被攻佔。雅克廣有民望,也受到路易十六的信任。

這年9月,他主動放棄了自己身為貴族朝臣的特權,說服路易十六作出讓步。

然而,雅克終究缺乏大政治家的能力,在隨後的怒濤亂流的時局中,越發無力掌控,黯然離開法國。他在瑞士日內瓦附近買了一座莊園,餘生在此隱居。

某種意義上講,雅克一家也是幸運的,僥倖躲過了雅各賓派當權時,最為血腥恐怖的時代。

那個嗜血獨夫,是全人類的恥辱!

步入晚年的雅克,焚燬了自己的全部政論著作。1804年在自家莊園病故。

這期間,雅克的女兒安娜,也嫁給了一個姓“斯塔爾”的男人,從此被稱為斯塔爾夫人。

她自幼耳聞目睹了從波旁王朝到大革命期間的種種內幕和軼事,對這場鉅變,有全景式瞭解。

父親死後,斯塔爾夫人將自己的這些見聞,寫成了《法國大革命》一書,對父親策劃和參與的財政方案,及其政策效果等,有精彩的描述。

對拉法夷特、米拉波乃至羅伯斯比爾等風雲人物,書中均有濃墨重彩。

這是一部珍貴的史料,也是一本頗具文學性的紀實作品,經久不衰。

那個嗜血獨夫,是全人類的恥辱!

反抗拿破崙This title02

法國大革命後,幾經動盪。1799年,身為軍官的拿破崙發動霧月政變,建立了個人獨裁。1802年透過法律,成為“終身執政”。1804年,拿破崙稱帝。

這期間,拿破崙指揮大軍,四處征服,法蘭帝帝國成為歐洲大陸的霸主。

斯塔爾夫人對此深惡痛絕,她公開撰文痛斥拿破崙篡奪了革命成果,稱其為好大喜功、殺人如麻的暴君魔頭。

對拿破崙麾下的重臣,斯塔爾夫人最痛恨的,莫過於以陰險狡詐著稱的塔列朗,用一支健筆,將其痛罵得狗血噴頭。

拿破崙嚴令禁止斯塔爾夫人進入巴黎。

那個嗜血獨夫,是全人類的恥辱!

於是,在拿破崙處於鼎盛的十多年裡,斯塔爾夫人遊歷於歐洲各國。

她的老公斯塔爾,曾是瑞典駐法國大使,在當時也堪稱出類拔萃的人物。但和老婆比,斯塔爾顯得很平庸,一生未曾留下傳世著作。

1802年,斯塔爾也許是因為經不起常年的顛沛流離,不幸病故。

斯塔爾夫人成了寡婦,但在她之後的日子裡,豔遇更多。

這期間,斯塔爾夫人完成了小說《戴爾菲娜》,和另一部名作《十年流亡記》。

那個嗜血獨夫,是全人類的恥辱!

《十年流亡記》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譴責拿破崙的獨裁暴政,第二部分探討歐洲各地的文化和民情。

她將拿破崙稱為“馬背上的羅伯斯比爾”,拿破崙得知此事後暴跳如雷,破口大罵道:“再沒有哪個女人,比這個老婊子更加邪惡了!”

在本書的下半部分,斯塔爾夫人比較了德國和法國的種種差異。她非常鍾愛德國的浪漫主義文學,尤其是歌德、席勒等德國作家的作品。

她本人的小說《戴爾菲娜》,也塑造了熱情奔放的婦女形象。面對愛情追求和社會習俗的衝突,斯塔爾夫人筆下的女角,大膽衝破禁忌和偏見的枷鎖,追求個性解放。

那個嗜血獨夫,是全人類的恥辱!

1810年,斯塔爾夫人悄然回到法國,出版了她的新書,書中有不少諷刺拿破崙的言論,此書上市不久,被拿破崙嚴令禁止。

斯塔爾夫人逃出法國,帶著自己著作的副本,輾轉來到英國。此書在英國出版後,備受好評。拿破崙對此無可奈何。

1814年,窮兵黷武多年的拿破崙,遭到了慘敗,被迫投降、退位。斯塔爾夫人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巴黎。

1815年,拿破崙一度捲土重來,復辟為帝。但短短三個月後,拿破崙大軍在滑鐵盧被徹底擊潰,百日王朝覆滅。此後,他被流放到聖赫勒拿島,再也無法東山再起。

斯塔爾夫人在有生之年,親眼目睹了一代戰爭狂人“因劍而生、因劍而亡”的全過程。她對拿破崙帝國入骨三分的剖析和痛斥,流傳至今。

那個嗜血獨夫,是全人類的恥辱!

了不起的“小情人”This title03

斯塔爾夫人有不少風流事蹟,她最著名的情人,叫邦雅曼·貢斯當(1767-1830)。

貢斯當比斯塔爾夫人小一歲,曾飽受英國尤其是蘇格蘭啟蒙思想的薰陶。

法國大革命期間,貢斯當沒有親身參與,但他是個冷靜的局外旁觀者。

1794年,旅居瑞士日內瓦的貢斯當,在那裡結識了斯塔爾夫人。

兩個人都認為波旁王朝應當被終結。但同時,都對之後的激進、恐怖,頗多批判。

那個嗜血獨夫,是全人類的恥辱!

“革命一般有兩個階段:在第一階段,人們一致希望推翻不堪忍受的制度。如果革命在完成這個階段後及時終止,成果能夠很好地保留。英國光榮革命和美國獨立,就是典型。”

“如果革命繼續進入第二階段,就會發生變質,其目標,便形成了殺戮和破壞,與革命的初衷追求,變得截然相反。”

“法國大革命在1789-1791年以前,處於第一階段。1791年以來,法國人未能適可而止,他們試圖摧毀一切陳舊,建立一個全新的理想國。這導致了災難性的後果,從殺害失去權力的國王和王后,到所有人都可能被送上斷頭臺。”

貢斯當的這些觀點,和斯塔爾夫人,頗多契合。兩個人陷入熱戀。

那個嗜血獨夫,是全人類的恥辱!

一個有夫之婦,和一個小情人相愛,這在當時堪稱驚世駭俗。但兩個人都不在意世俗偏見,各自寫下了具有半自傳體風格的小說,公開描繪這段不倫之戀。

斯塔爾夫人完成了《戴爾菲娜》,貢斯當也寫出了《阿道爾夫》,都流傳至今。

在和斯塔爾夫人戀愛後,貢斯當逐漸成為政論家、政治思想家。在拿破崙時代,兩個人都是強烈的反對者。

貢斯當的成就,遠遠高於斯塔爾夫人。

斯塔爾夫人信奉盧梭學說,而貢斯當對盧梭,雖然不乏敬意,但在思想上超越了盧梭。在大革命後的法國思想家中,率先批判盧梭者,貢斯當是第一人。

其“古代人的自由,和現代人的自由”之辨,也在一百多年後,為以賽亞·柏林的“積極自由”和“消極自由”之分,提供了極其重要的思想資源。

1817年,斯塔爾夫人病逝。而貢斯當活到了1830年,積極捍衛自由成果,在生命的最後幾個月,抱病參加了“七月革命”,將復辟的波旁王朝推翻。

斯塔爾夫人的其他著作,主要還包括小說《柯麗娜》,和思想著作《論文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