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李承乾被廢為庶人,他的孫子卻做到了宰相

李承乾雖然被唐太宗廢為庶人,但他的孫子卻在唐玄宗時期做到了宰相,並且利用自己的影響力,讓李承乾得以陪葬昭陵,算是了了李承乾的一樁心願。

李承乾被廢為庶人,他的孫子卻做到了宰相

太子李承乾的悲催人生

唐太宗李世民雖然有14個兒子,但嫡子只有三個,即李承乾、李泰和李治。其中,李承乾還是李世民的長子,所以作為嫡長子,李承乾在李世民登基之後,很快就被立為皇太子。

李世民對李承乾非常看重,給予了非常嚴格的教育,李承乾也很爭氣,只要李世民交給的工作任務,都能很出色地完成。有時候李世民外出巡幸,就留李承乾監國,而李承乾也能“頗識大體”“頗能聽斷”,幹得相當出色。

但是,李世民不僅愛李承乾,也很愛嫡次子李泰,不僅給予李泰很多賞賜都超過了太子,而且還給了他很多特權。而李泰本人也是才華橫溢,他主編的《括地誌》影響很大。

時間一長,李承乾和李泰都有了一個錯覺,李泰覺得只要拉李承乾下來,自己就能當上太子,而李承乾覺得,李泰對自己時時刻刻都是一個巨大威脅。

李承乾被廢為庶人,他的孫子卻做到了宰相

隨著李承乾年齡的增大,作為從小就出生在皇家的他,和戎馬一生、透過兵變才登上皇位的李世民之間,自然有了越來越多的矛盾,父子之間隔閡越來越深,這同樣也讓李承乾覺得,李世民已經不愛自己了,很可能會改立李泰為太子。

於是,李承乾決定先發制人,就派人去刺殺李泰,但卻沒有成功。隨後,李承乾決定捨命一搏,和漢王李元昌、城陽公主的駙馬都尉杜荷、侯君集等人勾結,打算先下手為強起兵逼宮,效仿李世民當年兵變。不過因為李祐謀反的事,竟然導致事情敗露。

事發之後,李世民非常傷心,但是他仍然不想殺李承乾。為此,他將如何處置李承乾拿到了朝堂上進行討論,眾大臣面面相覷,這還討論啥?自古以來,凡是謀反一律誅殺,罪在不赦。最終,有一個小官看懂了李世民的心思,為李承乾說情,李世民趕緊就坡下驢。最終,李承乾被廢為庶人,流放黔州,總算保住了一條小命。但幫助李承乾造反的人,全部被李世民誅殺。

但是,從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太子,到被貶為庶人,形同囚禁,李承乾的心裡肯定不是滋味,一年之後,就在黔州鬱鬱而終,年僅27歲。

李承乾被廢為庶人,他的孫子卻做到了宰相

李承乾的孫子做了宰相

李承乾有三個兒子,這三個兒子為他生了五個孫子,孫子們又為他生了十二個重孫,這些子孫一生大多平平無奇,雖然在李世民的庇護下,沒有因李承乾謀反而受到牽連,但也無法受到朝廷重用。

到了武則天掌權的時候,對李唐宗室進行了瘋狂屠殺,有人統計過,在武則天登基前後,先後共殺害了李唐宗室子弟五十七人之多,而李承乾這一脈因為有個謀反的祖宗,子孫們行事都格外低調,所以反而沒有遭到迫害。

李承乾的子孫大多都在朝廷為官,但官職都不大,只有李承乾的孫子李適之官做得最大,在唐玄宗時做到了宰相。

神龍政變後,武則天被迫退位,唐中宗李顯即位,為了鞏固皇室地位,開始重用李唐宗室中人,可是李唐宗室子弟已經被殺得七零八落,剩下的實在不多了。這個時候李適之作為李承乾的孫子,得到了重用。

李承乾被廢為庶人,他的孫子卻做到了宰相

李適之仕途起步的職位是朝散大夫,按說起點並不高,只是一個從五品的職位。但李適之很有能力,幹得非常出色,先後擔任武陵太守,唐州、通州、梓州刺史,陝州刺史、河南尹等職務,都是地方上的最高長官。

尤其是在做河南尹的時候,修築上陽、積翠、月陂三大堤防,成功抵禦谷洛水患。唐玄宗大喜,為李適之勒石記功,拜為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在唐朝是從三品,相當於中央最高檢察官,級別已經很高了。李適之向唐玄宗提出,將祖父李承乾與父親李象歸葬於昭陵。按說,謀反之人是沒有資格陪葬昭陵的,但畢竟事情已經過去了那麼多年,大唐中間還夾雜了個武則天的大周,所以此時看來,李承乾當年的謀反就沒那麼嚴重了。因此,唐玄宗不僅答應了李適之的要求,還追贈李承乾為恆山愍王,李承乾已經去世的子孫們也都得到了追封。

這算是了結了李承乾的一個心願吧,畢竟他死的時候,李世民沒有給他任何爵位,也沒有給他任何諡號,只是以國公之禮下葬。雖然說李世民這麼做已經很厚道了,但被排除在祖墳之外,想必九泉之下的李承乾還是很在意的。

公元736年,張九齡罷相,唐玄宗於是任命牛仙客為同中書門下三品,即為宰相。但牛仙客在位期間,遇事不敢裁決,只是一味地依附李林甫。742年,唐玄宗更改官制,改封牛仙客為左相,李林甫為右相。同年七月,牛仙客病逝。

牛仙客死後,李適之接任左相,位在李林甫之下。但李適之作為皇族,自然不會像牛仙客那樣對李林甫卑躬屈膝,而是想方設法與之爭權,可惜他並不是李林甫的對手。

李承乾被廢為庶人,他的孫子卻做到了宰相

說起來,李林甫也是李唐宗室中的人,他的曾祖父李叔良是唐高祖李淵的堂弟,所以算起來李林甫是李適之的堂叔,只不過到了他們這一輩早已出了“五服”,血緣關係很淡了。

李適之經常落入李林甫的圈套中,《資治通鑑》中記載了這樣一個小故事:李林甫對李適之說,“華山有金礦,開採的話可以增加國庫收入,皇帝還不知道。”李適之就將此事告訴了玄宗。玄宗就此事問李林甫,李林甫卻說,“這事我早就知道了,但是華山是陛下本命山,不易開採,我就沒說。”

雖然唐玄宗沒給李適之扣一個謀害皇帝的罪名,但也覺得李適之考慮問題不成熟,從此便不再信任他了。

李林甫深得玄宗信任,大權在握,開始排除異己,隴右節度使皇甫惟明、刑部尚書韋堅、戶部尚書裴寬、京兆尹韓朝宗等人先後遭到李林甫的中傷構陷,全部貶官流放。這些人平時都和李適之關係不錯,由此李適之也害怕了,思來想去,惹不起還躲不起嗎?於是上疏請求改任散職。天寶五年(746年),罷去相位,改授太子少保。罷相之後,李適之認為躲過了災禍,高興得甚至大宴賓客進行慶祝。

但是,李林甫並沒有放過他,就在他罷相之後不久,李林甫就彈劾他勾結廢太子李渶,意圖謀反,於是李適之就被貶為宜春太守。

第二年,李林甫派羅希奭南下,韋堅、裴敦復、李邕等人害死於貶所,只有在殺裴寬的時候沒忍下手,裴寬得以出家為僧,躲過一劫。就到羅希奭快要到宜春的時候,李適之聽到訊息,自忖必死,於是提前服毒自殺了。

李承乾被廢為庶人,他的孫子卻做到了宰相

綜上所述,李承乾因謀反而被廢,但他的子孫卻沒有受到牽連,至少都保住了性命。到了其孫子這一代,出了一個李適之是個人才,曾在唐玄宗朝中做到了宰相,僅在李林甫一人之下。但李適之最終還是沒鬥過李林甫,被誣陷以謀反的罪名,先是被貶,後被逼死,和他的祖父李承乾的遭遇幾乎一模一樣。

唯一令人欣慰的是,李適之掌權期間,奏請唐玄宗將李承乾陪葬昭陵,算是了結了李承乾的一個心願。而且李適之雖然被誣陷謀反,但他提前自殺,也保全了自己的子孫。李承乾一脈以後雖然再沒出什麼人才,但總算人丁興旺,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