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李善長被朱元璋賜死,臨終前掏出免死鐵券,朱看清楚最後五個字

1390年,朱元璋將李善長連同妻女弟侄七十餘人一同賜死。行刑前,李善長掏出一份免死鐵券,本欲保命。誰知,朱元璋冷笑道:“你仔細看看上面寫的是啥!”

朱元璋稱帝后,曾高度評價李善長,將他和漢初蕭何相比,說道: “朕起自草莽間,提三尺劍,率眾數千,在群雄的夾縫中奮鬥,此時李善長來謁軍門,傾心協謀,一齊渡過大江,定居南京。一二年間,練兵數十萬,東征西伐,善長留守國中,轉運糧儲,供給器械,從未缺乏。又治理後方,和睦軍民,使上下相安。這是上天將此人授朕。他的功勞,朕獨知之, 其他人未必盡知。當年蕭何有饋晌之功,千載之下,人人傳頌,與善長相比,蕭何未必過也。 ”

李善長被朱元璋賜死,臨終前掏出免死鐵券,朱看清楚最後五個字

正如朱元璋所說,在幫朱元璋打天下時,李善長也的確如蕭何一樣,幫了朱元璋的大忙,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而且朱朱元璋忠心耿耿。

朱元璋做了郭子興的女婿後,見郭子興無大志,就率領“淮西二十四將”攻下滁州,自立門戶。就在朱元璋平定滁州時,比朱元璋大14歲的李善長,親自前往軍中迎接拜見朱元璋。

這對朱元璋來說,是一大喜事。李善長的歸附,代表了朱元璋受到讀書人的喜愛,李善長雖然只是一人歸附,但他代表的是讀書人。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李善長的歸附,代表朱元璋得了民心。

其次,朱元璋攻佔滁州時,身旁率領的大都是一幫老粗,不識字的武將,沒有文官,所以軍中文武嚴重失調。攻城掠地靠武將,但治天下、稅賦、籌措糧草,還是要靠文官。所以說,李善長的到來,對朱元璋來說就是“雪中送炭”。

而且李善長從小熟讀經史,富有有智慧和謀略,往往還給朱元璋出謀劃策,在朱元璋躊躇迷茫之時,勸說他效仿劉邦,用人才,明軍紀,奪取天下。可以說,在劉伯溫沒有到來之前,李善長既是朱元璋的丞相,又是他的軍師,身兼多職,而且任勞任怨,堪為朱元璋軍中的頂樑柱。

所以,朱元璋對李善長很是器重,而李善長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也無人可以撼動。後來,朱元璋雖然在劉伯溫的輔佐下,打敗了陳友諒、張士誠後稱帝,但朱元璋在封功時卻特意說道:“李善長雖無汗馬功勞,但跟隨我多年,供給軍糧,功勞很大,應當晉封大國。”

結果,朱元璋授李善長為開國輔運推誠守正文臣、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師、中書左丞相,封為韓國公,年祿四千石,子孫世襲。並授予鐵券,免李善長二死,其子免一死。當時被封公者,有徐達、常遇春之子常茂、李文忠、馮勝、鄧愈及李善長六人,而李善長位居首位。

李善長被朱元璋賜死,臨終前掏出免死鐵券,朱看清楚最後五個字

但神機妙算,幫朱元璋稱帝的劉伯溫卻只被封了個三線功臣誠意伯,食祿僅僅只有二百四十石,還不到李善長的十分之一。由此可見,朱元璋對李善長有多麼偏愛。

明朝開國之初,李善長的權勢達到了頂點,就連徐達、湯和、劉伯溫都在他之下。朱元璋把李善長稱為“吾之蕭何”,但李善長有蕭何之才,卻沒有蕭何的保身之智。李善長被推為功臣首位,他卻不知功高震主,反倒是恃寵而“驕”。

朝中大臣,但凡有誰和他意見不合,或者冒犯了他,立馬會引來他的口誅筆伐,黨羽的輪番彈劾,直到罷官奪職為止。就連功臣劉伯溫,有次因立法意見不一,都遭到他的當眾責罵,結果御史中丞劉伯溫因心中不安,只好辭職歸鄉,暫避鋒芒。

在這樣的情況下,朝中大臣對李善長無不側目,敢怒不敢言,李善長的權勢越來越大,大到讓朱元璋害怕。後來,李善長因病請假,朱元璋就順水推舟,將李善長給退休了。丞相就換成了楊憲、汪廣洋、胡惟庸三人輪番坐鎮。

李善長被朱元璋賜死,臨終前掏出免死鐵券,朱看清楚最後五個字

再後來,楊憲、汪廣洋、胡惟庸三人相繼倒臺,尤其胡惟庸被以謀反罪抄家滅族。胡惟庸案發後,而有人告發李善長的弟弟李存義父子實為胡惟庸的黨羽,朱元璋念著李善長的情義,下詔免死,將他們父子安置在崇明。

這對於李善長來說,是天大的恩情,但李善長並沒有表示感謝;不僅如此,封功時,朱元璋為了表示自己對李善長的恩寵,還把女兒臨安公主嫁給了李善長的兒子李祺,但後來朱元璋病重在床,躺了一二天,李祺和李善長都沒有去探望過,李善長的種種出格的做法,引來朱元璋的忌恨,昔日這對甜蜜四濺的君臣,心中生下巨大的嫌隙。

將李善長推向死亡的最後一把,是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李善長為了自己蓋府邸,竟然私自找湯和借用300士兵。湯和是個聰明人,他既不敢拒絕李善長,卻又不敢瞞著朱元璋,所以等李善長走後,湯和連忙稟報朱元璋。

朱元璋頓時惱火,而就在此時,李善長竟然不知死活地,請求朱元璋釋放被胡惟庸案牽連的親戚丁斌等多人。朱元璋忍無可忍,心想大明朝到底是我朱元璋是皇帝,還是你李善長是皇帝,再不懲治,你李善長都敢騎到皇帝頭上去了。

朱元璋不僅不放過丁斌,還下令錦衣衛將丁斌嚴刑審訊。這一審了不得,丁斌以前在胡惟庸家做事,供出了李存義等人過去與胡惟庸一起策劃謀反;朱元璋又逮捕了李存義父子,李存義父子又供出自己和胡惟庸等人,都曾去勸說李善長一起謀反,並答應他事後封他為王。

李善長被朱元璋賜死,臨終前掏出免死鐵券,朱看清楚最後五個字

李善長明知胡惟庸計劃謀反,卻知情不報,白白辜負了朱元璋對他的一片厚愛。朝臣們見李善長失寵,紛紛檢舉彈劾李善長,就連李善長的僕人都站出來揭發他,關鍵是欽天監的官員,來了一招狠的,對朱元璋說:“天象發生星變,預示會有災禍發生,當移大臣!”

朱元璋雷霆大怒,將77歲的李善長連同其妻女弟侄等全家七十餘人一併處死;到了最後一刻,李善長仍然不懂為人處世的道理,竟然拿出了朱元璋賜給他的免死鐵券,要求朱元璋放過他和兒子。

朱元璋冷冷一笑,道:“你仔細看看上面寫的是啥!”李善長這才完完整地將免死鐵券上的字看了一遍,發現最後寫著:“除謀反大逆”五個字。李善長長嘆一聲,和全家七十多口一同被處死。

伴君如伴虎,李善長雖有蕭何之才,卻不沒有蕭何保身的智慧。蕭何在劉邦稱帝后,為了保身,曾屢次設法自汙,才讓劉邦放下戒心,保全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