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與蔡瑁齊名的張允,不僅來頭不小,結局也充滿了謎團

本期三國戰爭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四十五回,發生在赤壁之戰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周瑜、甘寧、曹操、蔡瑁和張允。故事的大意是這樣的:

與蔡瑁齊名的張允,不僅來頭不小,結局也充滿了謎團

曹操大兵壓境,向江東發動進攻。在諸葛亮的勸說下,孫權下定決心與劉備聯合,共同對抗曹操,周瑜隨即率部前往赤壁抗敵。得知周瑜前來,曹操派人送來了一封信,企圖勸降周瑜,結果來使被周瑜斬首示眾。曹操大怒,隨即下令由降將蔡瑁、張允為前部,自己親率主力押後,向周瑜發動進攻。至此,赤壁之戰首戰終於打響。

與蔡瑁齊名的張允,不僅來頭不小,結局也充滿了謎團

在雙方首次的交鋒中,東吳大將甘寧大顯神威。在與蔡瑁的弟弟蔡壎進行的水戰過程中,甘寧張弓搭箭,一箭將蔡壎射死。隨後,甘寧率部發動猛攻,曹軍主力大都以青、徐一帶的步兵為主,不習水戰,在東吳水軍的猛攻下狼狽不堪,中箭者不計其數。不過,因敵眾我寡,周瑜下令全軍撤退。

與蔡瑁齊名的張允,不僅來頭不小,結局也充滿了謎團

戰後,曹操大罵蔡瑁、張允無能。蔡瑁和張允則認為,曹軍將士不習水戰,難以在與東吳水軍的較量中取得上風,建議對曹軍主力加強水軍訓練。曹操依計而行,在沿江一帶設立了二十四座水門,命蔡瑁和張允加緊訓練。此後便有了周瑜利用蔣幹除掉蔡瑁和張允之事。

與蔡瑁齊名的張允,不僅來頭不小,結局也充滿了謎團

小說中提到的赤壁之戰首戰,在歷史上的確發生過,但過程比小說的描述要簡單得多。據《三國志?周瑜傳》載:“權遂遣瑜及程普等與備併力逆曹公,遇於赤壁。時曹公軍眾已有疾病,初一交戰,公軍敗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從這一段記載來看,就在此戰爆發之前,曹軍已經遭到大規模的疾病侵襲,戰鬥力下降,很快便在此戰中落敗。

與蔡瑁齊名的張允,不僅來頭不小,結局也充滿了謎團

小說中提到的甘寧射殺蔡瑁弟弟蔡壎的故事情節,並非歷史的真實,而是小說作者的虛構。首先,儘管甘寧的確參與過赤壁之戰,但卻並無在首戰中出戰的記錄。另外,蔡壎這個人物也不是真實的歷史人物,而是一個藝術形象。

與蔡瑁齊名的張允,不僅來頭不小,結局也充滿了謎團

至於小說中描述的蔡瑁、張允被曹操責罵及後來因蔣幹而被殺的故事情節,也並非真實的歷史。事實上,蔡瑁與曹操的關係非常特殊。據《襄陽耆舊記》載,蔡瑁與曹操原本就是發小,關係密切。曹操佔領荊州後,還專門前往蔡瑁的家中探望,甚至與蔡瑁開起了玩笑。而蔡瑁也並未隨曹操一起參與赤壁之戰,而是在漢末朝廷中任職,先後擔任過從事中郎、司馬、長水校尉等人,並被晉封為漢陽亭侯。

與蔡瑁齊名的張允,不僅來頭不小,結局也充滿了謎團

與大家都較為熟悉的蔡瑁相比,張允這個人物的生平也鮮為人知。這首先是因為在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的《三國志》當中,有關張允的記載很少,僅僅在《三國志?劉表傳》中有一段這樣的記載:“初,表及妻愛少子琮,欲以為後,而蔡瑁、張允為之支黨。”除此之外,再無張允的其它記載。

與蔡瑁齊名的張允,不僅來頭不小,結局也充滿了謎團

到了南北朝時期,裴松之在為《三國志》作注時,從《魏略》中增加了一條有關張允的記載。據《魏略》稱:“表疾病,琦還省疾。琦性慈孝,瑁、允恐琦見表,父子相感,更有託後之意……遂遏於戶外,使不得見,琦流涕而去。”不過,這段記載與《三國志》的記載一樣,僅僅點出了張允在劉表集團中的地位,卻沒有說明這種地位是怎麼來的。

與蔡瑁齊名的張允,不僅來頭不小,結局也充滿了謎團

幸好除了《三國志》之外,還有一部介紹漢末歷史的史料,這便是由范曄編撰的《後漢書》。在該書的《劉表傳》中,終於找到了張允的來歷。該傳稱:“蔡氏遂愛琮而惡琦,譭譽之言日聞於表。表寵耽後妻,每信受焉。又妻弟蔡瑁及外甥張允並得幸於表,又睦於琮。”此後才有了劉琦向諸葛亮請教脫身之策之事。

與蔡瑁齊名的張允,不僅來頭不小,結局也充滿了謎團

從這段記載可以看出,張允之所以在劉表集團中地位較高,最為重要的原因是張允的身份。眾所周知,劉表有兩任妻子,後妻是蔡氏,也就是蔡瑁的姐姐。而張允則是劉表前妻兄弟的兒子。因此,他也就成了劉表的外甥。令人遺憾的是,無論是《三國志》、《後漢書》或其它史料都沒有留下張允結局的任何記載,因此這也成了一個千古之謎。

參考書籍:《三國志》、《後漢書》、《襄陽耆舊記》、《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