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三國時期,四位文臣出自今濟寧市一帶,你都知道嗎?

濟寧,山東省轄地級市。在地理位置上,濟寧市位於山東省西南部,東鄰臨沂市,西與菏澤市接壤,南面是棗莊市和江蘇省徐州市,北面與泰安市交界。濟寧地區歷史文化悠久,是東夷文化、華夏文明、儒家文化、水滸文化、運河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儒家創始人至聖孔子、亞聖孟子、復聖顏回、史家左丘明皆出生於此。元明清時期,京杭大運河促進了濟寧商品經濟的繁榮,使濟寧成為京杭大運河沿岸重要的工商業城市。而在漢末三國時期,今山東省濟寧市一帶,同樣是人才輩出之地。其中,就以下四位文臣,就出自該地區,你都知道嗎?

三國時期,四位文臣出自今濟寧市一帶,你都知道嗎?

一、劉琰

劉琰(?-234年),字威碩,豫州魯國(治今山東省濟寧市曲阜市)人,三國時期蜀漢大臣。根據《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劉琰於劉備在豫州時即開始隨同周旋,並於劉備取得益州後受任固陵郡太守。公元223年,劉備去世後,後主劉禪繼位。在此基礎上,劉琰受封都鄉侯,升任後將軍兼任衛尉、中軍師,再升任車騎將軍,成為蜀漢建立之後的大臣。劉琰有名士風流,擅長談論,深得劉備厚待;官居高位卻不參與朝政,只隨諸葛亮談諷議,但為人偏執好鬥,終於自取其禍,最終被劉禪下令處死。

三國時期,四位文臣出自今濟寧市一帶,你都知道嗎?

二、伊籍

伊籍,字機伯,生卒年不詳,兗州山陽郡(今山東省濟寧市金鄉縣)人,三國時期蜀漢大臣。在東漢末年,伊籍年少時曾依附於同鄉劉表。劉備落難到荊州時,伊籍時常拜訪,託請劉備照顧。建安十三年(208年),荊州牧劉表去世,伊籍便轉投劉備,一起渡江南下。建安十六年(211年),劉備入蜀幫助劉璋,伊籍亦有跟隨。一年後,也即公元212年,劉備和劉璋雙方決裂,從而爆發了益州之戰。到了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擊敗劉璋,平定益州,任命伊籍為左將軍從事中郎,其待遇次於簡雍、孫乾等跟隨劉備多年的老臣。伊籍後升任昭文將軍,並與諸葛亮、法正、劉巴、李嚴共同編制《蜀科》。因此,非常明顯的是,伊籍是蜀漢比較重用的文臣,《蜀科》是治理蜀漢所用的規定,《蜀科》中的條列律令都出自伊籍等人之手。

三國時期,四位文臣出自今濟寧市一帶,你都知道嗎?

三、王粲

王粲(177年—217年2月17日),字仲宣。山陽郡高平縣(今山東省濟寧市微山縣兩城鎮)人。東漢末年文學家、大臣,“建安七子”之一,太尉王龔曾孫、司空王暢之孫。王粲自少即有才名,為學者蔡邕所賞識。司徒想徵辟他為黃門侍郎,王粲因為長安一帶的局勢混亂,沒有赴任,選擇南下依附荊州牧劉表,但未受到劉表重用。建安十三年(208年),丞相曹操南征荊州,劉表之子劉琮舉州投降,王粲也歸於曹操,深得曹氏父子信賴,被賜爵關內侯。建安十八年(213年),魏國這一封國正式建立,王粲任侍中。建安二十二年(216年),隨曹操南征孫權,於北還途中病逝,終年四十一歲。王粲善屬文,其詩賦為建安七子之冠,又與曹植並稱“曹王”。著《英雄記》,《三國志》記王粲著詩、賦、論、議近60篇,《隋書·經籍志》著錄有文集十一卷。明人張溥輯有《王侍中集》。

三國時期,四位文臣出自今濟寧市一帶,你都知道嗎?

四、呂虔

呂虔(生卒年不詳),字子恪。任城國(今山東濟寧東南)人。漢末至三國時期的曹魏大臣。

呂虔有勇有謀,曹操在兗州時,任命他為從事,率領家丁駐守湖陸。後升任泰山太守,與夏侯淵共同平定濟南等地的黃巾軍。被推舉為秀才,加任騎都尉,仍管轄泰山郡。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後,曹丕繼任魏王,加呂虔為裨將軍,封益壽亭侯。再升任徐州刺史,加任威虜將軍。任用王祥為別駕,將徐州的大小事務都委託於他,為世人所稱讚。

魏明帝曹叡繼位後,徐州刺史呂虔改封萬年亭侯。呂虔去世後,其子呂翻繼承萬年亭侯這一爵位。由此,對於呂虔來說,也偏向於一位文臣,在曹魏建立後承擔著治理徐州等州郡的職責。綜上,對於出自今山東省濟寧市一帶的幾位文臣,因為較少參與到三國時期的戰爭,所以普遍沒有太高的知名度。對此,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