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秦孝文王只做了三天的王位就駕崩了,究竟是怎麼死的?

秦孝文王只做了三天的王位就駕崩了,究竟是怎麼死的?

“孝文王除喪,十月己亥即位,三日辛丑卒,子莊襄王立。”——《史記》

孝文王除孝登基是十月份,正式登基後三天駕崩。只要搞清楚孝文王守孝期是多長,就可以推算出他實際在位時間。

最常見的說法是守孝三年,雖然守孝三年的說法很早,但形成統一制度則是在西漢,春秋戰國時期有三年和一年等多種說法。事實上,所謂三年也不是整三年,而是搭頭搭尾三年,即去世當年剩餘月份,加第二年一整年,再加第三年一個月。

秦孝文王只做了三天的王位就駕崩了,究竟是怎麼死的?

古代陰曆紀年有閏月,所以經常會出現一年十三個月,如果時間跨度27個月,一定會橫跨三年。所以後來以27個月“虛代”3年。

不過,從莊襄王子楚在位時間反推,孝文王在位時間不可能超過兩年。所以,他的守孝期肯定沒有采取後人所說的27個月。

皇帝守孝還有一個“以日易月”的說法,即以一天當一年,用27天代替27個月,也就是說,皇帝只需要守孝27天,就相當於三年。為何要“以日易月”,因為守孝期的皇帝,很多事不能做,比如娛樂活動,比如征伐,比如婚嫁等,很不方便。

秦孝文王只做了三天的王位就駕崩了,究竟是怎麼死的?

不過“以日易月”似乎是兩漢之後才有的,戰國時期有沒有這個規矩,尚沒有定論。也就是說,孝文王的守孝期,可能是一年,也有可能是27天。

我們再看孝文王在位期間做過哪些事:

《史記·秦本紀》:孝文王元年,赦罪人,修先王功臣,襃厚親戚,弛苑囿。

赦免罪犯,獎賞功臣,厚待親戚,解禁皇家園林,這些事怎麼也不可能是三天時間能做到的。

秦孝文王只做了三天的王位就駕崩了,究竟是怎麼死的?

《漢書·五行志》:秦孝文王元年,斿朐衍,有獻五足牛者。

朐衍,即寧夏鹽池縣,孝文王在位期間還出過遠門,在那裡有人給他進獻了一頭五足牛。從咸陽到鹽池縣,形成580公里,估計往返至少一個半月。所以,27天說法也被排除。

《戰國策》還記載了孝文王考察子楚功課,以及立子楚為太子的過程。綜合這些這些記載,孝文王實際在位時間應該是一年有餘。

秦孝文王只做了三天的王位就駕崩了,究竟是怎麼死的?

即便如此,孝文王在位時間也顯得太短了,他也是秦始皇之前六位先王中,最沒有存在感的一位,實在“有愧”於“奮六世餘烈”之說。

因此,有人說孝文王早逝有蹊蹺,還給他找出了多種可能的原因:

精神常年受壓抑。孝文王贏柱的老爸昭襄王太能活,他19歲即位,在位55年,一口氣活了74歲,期間熬死了第一任太子。贏柱因為大哥的“繳械投降”,才意外地替補當了太子。

歷史上有個怪現象,太子在位時間太久一般不會有好結果,要麼熬死,要麼父子反目被廢或被殺。所以,贏柱應該是在長期精神壓力下,早就變成“朽木”了。

秦孝文王只做了三天的王位就駕崩了,究竟是怎麼死的?

縱慾過度。孝文王有二十多個兒子,從這個簡單的記錄來看,他是一個比較熱衷於植樹造林的帝王。“過度操勞”,很可能讓他早就是“空心大蘿蔔”了。

被呂不韋謀害。這個說法,符合“誰得利誰是嫌疑人”的慣性思維。孝文王早點崩了,子楚就能早點上位,子楚登基,呂不韋立刻就當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相國。邏輯很通順,可惜沒有任何證據證明孝文王是被人謀害,更沒有證據證明呂不韋是兇手。

呂不韋跟隨子楚回到秦國,是昭襄王五十年,到孝文王去世不過五六年時間,呂不韋不可能權勢大到有機會到王宮行兇。

秦孝文王只做了三天的王位就駕崩了,究竟是怎麼死的?

其實,最靠譜的結論應該是,孝文王屬於正常死亡。

孝文王贏柱出生於公元前303年,去世於公元前250年,享年53歲。這個年齡對於一個王來說,已經是高齡了。對比一下秦國七位先王的享年:

秦孝公在位23年,享年43歲;

惠文王在位27年,享年45歲;

秦武王在位4年,享年22歲;

昭襄王在位55年,享年74歲;

孝文王在位1年,享年53歲;

莊襄王在位3年,享年34歲;

秦始皇在位36年,享年48歲。

秦孝文王只做了三天的王位就駕崩了,究竟是怎麼死的?

孝文王的53歲,已經是七位秦王中,除了昭襄王意外,是最高齡的一位了。所以,他的所謂“早逝”,其實是在位時間太短所造成的假象。原因嘛,只能怪他爹太能活,擠壓了他和莊襄王子楚的空間。

秦孝文王只做了三天的王位就駕崩了,究竟是怎麼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