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穿越重生晚清山東必備情報3—山東新軍兵力情況(約4.8萬人)

中日甲午之戰清軍慘敗,號稱“北洋精華”的北洋海軍全軍覆滅,陸軍更不堪一擊。清朝統治者認為,日本軍隊之所以取勝,就是因為它是一支“用兵皆效西法,簡練有素,餉厚械精”(許同莘:《張文襄公奏稿》,卷23,第24頁。)的軍隊。中國軍隊“欲迅期兵力之強,尤必更革舊制”(沈祖憲:《容奄弟子記》,卷2,第4頁。),因而決計聘用洋將,購買洋槍、洋炮編練新軍。

穿越重生晚清山東必備情報3—山東新軍兵力情況(約4.8萬人)

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戊戌政變後,清政府以榮祿為兵部尚書,節制北洋海陸各軍。榮將京津一帶駐軍合編為“武衛軍”,分前、後、中、左、右5軍。將袁世凱以道員銜訓練的新建陸軍改編為武衛右軍,轄左、右兩翼(相當於旅),每翼設統領1人,統領下轄分統1人,負責訓練步、馬隊和工程諸營。營設統帶1人,幫統1人,左翼步兵2營,炮兵1營;右翼步兵3營,騎兵1營;共7300餘人,袁世凱任總統官。

1899年,山東各地義和團興起,巡撫毓賢鎮壓不力,4月,清政府命袁世凱率武衛右軍入魯。1901年7月,清政府又決定將原署兩江總督張之洞在南京編練的自強軍調山東,“交袁世凱酌量分配,督飭訓練”。9月,統帶官張騰蛟率領自強軍抵山東。10月,袁世凱繼李鴻章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率武衛右軍及自強軍離魯赴直。

穿越重生晚清山東必備情報3—山東新軍兵力情況(約4.8萬人)

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4月,袁世凱實授山東巡撫,為擴大自己的實力,將山東原有各防營汰疲去冗,仿武衛右軍營制餉章,增立一軍,名為武衛右軍先鋒隊,袁世凱兼任總統官。

武衛右軍先鋒隊轄20營,計1。4萬人。其中步隊16營,分左、右兩翼,每翼兩路,每路分前、後、左、右4營,每路各設統領1員督率訓練。另設炮隊左、右兩營,作為中路炮隊,驤武、精健馬隊兩營,作為中路馬隊,各派統帶1員管理訓練。

1904年(光緒三十年),新任山東巡撫周馥,以武衛右軍先鋒隊為常備軍,曹州鎮、兗州鎮防軍8營及沿海防軍2營與撫標前軍2營為續備軍。

穿越重生晚清山東必備情報3—山東新軍兵力情況(約4.8萬人)

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6月,袁世凱從武衛右軍先鋒隊中抽撥12營,陸軍第四鎮抽調步隊4營,馬、炮隊各1營,並從青州、德州旗兵營閒散餘兵內挑選精壯500名,和招募部分新兵,合編成北洋常備軍第五鎮,駐濟南和濰縣一帶。不久即按新制改稱陸軍第五鎮,仍駐原防,直屬陸軍部管轄。

陸軍第五鎮轄步隊第九、第十兩協,每協兩標,每標3營;馬、炮隊各1標,每標均3營,工程隊、輜重隊各1營。計全鎮官長及司書人等748員,弁目兵丁10436名,伕役1328名,共12512名。

1907年7月,第五鎮步兵第十八標、馬隊第五標第二營和炮隊第五標第三營調奉天省(今遼寧省),編隸陸軍混成第一協。1911年(宣統三年),因山東軍隊不夠使用,遂以續備軍3營予以補充,各營直隸第五鎮。

第五鎮歷任統制官為:吳長純、張懷芝(署)、張永成、靳雲鵬。

四、暫編陸軍第九十三標

1466人)

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陸軍部令山東另編新軍一鎮,限3年成軍。1910年(宣統二年),山東巡撫孫寶琦,始擬將山東巡防隊左、中兩路改編為暫編陸軍第四十七協第九十三、第九十四標。10月,孫寶琦以巡防隊左路第四、第六兩小營為基礎,汰疲去冗,並徵募部分新兵,組成暫編陸軍第九十三標,由李森任統帶,徐光復任教練官,額定官兵2006名,因經費不足,實設官兵1466名。第九十四標未編成,辛亥革命即爆發。

五、山東武備學堂

300人

1902年(光緒二十八年),山東巡撫張人駿於濟南創辦武備學堂,培養新式陸軍下級軍官,學員定額:正課100名,附課10名,學制3年。1905年第一期學員畢業後,改稱山東陸軍小學堂,規模不斷擴大,年畢業生達300名。

穿越重生晚清山東必備情報3—山東新軍兵力情況(約4.8萬人)

1910年(宣統二年),山東巡撫孫寶琦,按陸軍部《巡防隊試辦章程》,將全省除青州、德州八旗兵外的所有舊軍,凡20歲以上35歲以下身體健壯者,統一改編成山東巡防隊。其中步隊36營,馬隊8營,按地域區分為5路:

中路,統領官聶憲藩,轄濟南府、武定府。

前路,統領官兗州鎮總兵田中玉(兼),轄兗州府、沂州府、泰安府。

左路,統領官登州鎮總兵葉長盛(兼),轄登州府、萊州府、青州府。

右路,統領官曹州鎮總兵張善義(兼),轄曹州府、濟寧直隸州。

後路,統領官方致祥,轄東昌府、臨清直隸州。

以上各路巡防隊,除左路第三營因系登州巡警營和煙臺護兵營改編,於6月7日成軍,其它皆於4月正式成軍。巡防隊每路機關設統領官1員,官弁兵夫共24名。步隊每營官弁兵夫301名。馬隊每營官弁兵夫181名。各路共有官弁兵夫12404名。每路設講武堂1所,選派教練官1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