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歷史上真實的楊家將是什麼樣的與演義故事中的有何不同

/

老張讀史

相信不少人對北宋楊家將的故事都不陌生,“大破天門陣、血戰金山、楊門女將出徵、穆桂英掛帥……”一個個故事精彩絕倫、回味無窮,“楊無敵(楊令公)、佘太君、楊六郎、穆桂英……”一個個人物個性鮮明、深受喜愛。

那麼,歷史上真實的楊家與演義故事中的楊家將,都有哪些不同之處呢?

1.

家庭成員

歷史上的楊家人員與演義故事中的有很大區別。楊家將的第一代——楊業,在歷史中是確有其人的。楊業,是幷州太原人,後漢麟州刺史楊信之子。楊業年輕的時候為人灑脫豪放、喜歡行俠仗義,擅長騎馬射箭。後來,二十多歲的楊業追隨劉崇(北漢開國君主),擔任保衛指揮使,以勇猛而聞名。後來,接連升至建雄軍節度使。楊業屢立戰功,所到之處無不勝敵報捷,北漢國人稱其為“無敵”。宋太宗趙光義徵太原時,楊業為保全城內百姓的性命,勸北漢末帝劉繼元投降宋軍。趙光義下旨召見楊業,並封為右領軍衛大將軍。後又歷任鄭州刺史、代州兼三交駐泊兵馬都部署、雲州觀察使等。

在演義故事中,楊業有七個兒子,分別是大郎楊延平、二郎楊延定、三郎楊延安、四郎楊延輝、五郎楊延德、六郎楊延昭、七郎楊延嗣。歷史上,楊業也是七個兒子,只不過名字不是演義故事中的那些,而是楊延昭(楊延朗)、楊延玉、楊延浦、楊延訓、楊延瑰、楊延貴、楊延彬。

在演義故事中,楊延昭是楊業的六子,又稱楊六郎,其子是楊宗保,孫子是楊文廣。實際上楊延昭是楊業長子,而且他的兒子也不是叫楊宗保,在歷史上沒有楊宗保這個人,歷史上楊文廣是楊延昭的兒子。作為楊家將的第三代,楊文廣也是宋名將,先後鎮守河北、陝西邊境。

在演義故事中,楊業的妻子是佘太君佘賽花。在歷史上楊業的妻子是折(

she

,二聲)氏,

出自府州折家,其曾祖父折嗣倫、祖父折從阮、父親折德扆、弟折御勳,以及折家後代折克行、折可適等人,均為名將。

大眾所熟知的天波府楊門女將的故事,在正史當中並無記載。

歷史上真實的楊家將是什麼樣的與演義故事中的有何不同

2.

楊業之死

在演義故事中,楊業是死在金沙灘一役,當時宋軍主帥是潘仁美,原型是宋朝名將潘美,在演義故事中,對其進行了醜化,實際上潘美是北宋開國名將之一,滅南漢、討南唐、北漢,徵遼國,立下赫赫戰功,死後配饗太宗廟庭。在金沙灘戰役中,潘仁美對楊家軍的危機視而不見,最終導致楊業被遼軍包圍,面對數萬遼軍的衝殺,楊業率軍奮勇抵抗,之後敗退至兩狼山,潘仁美的援軍一直沒有到來,身邊的將士均力戰而死,最終楊業撞李陵墓而死。

在歷史上,楊業死於雍熙三年。當年,宋太宗派兵北伐,以忠武軍節度使潘美為雲、應路行營都部署,命楊業為潘美副職,以西上閣門使、蔚州刺史王侁,軍器庫使、順州團練使劉文裕為護軍。初,宋軍接連攻破雲、應、寰、朔四州,大軍行至桑乾河,恰逢曹彬一路軍出師不利,各路軍只得班師,潘美率本路軍返回代州。

沒幾日,宋太宗下令內遷雲、應、寰、朔四州百姓,命潘美率本部軍馬一路護衛。此時,契丹十餘萬大軍再次攻陷寰州,楊業在北漢、宋之時,與契丹多次交手,對邊境地勢也非常熟悉,於是向潘美獻策,不需要與契丹正面交手,也可保其他三州百姓順利內遷。但是,王侁、劉文裕堅持將大軍直接開進雁門關,與契丹正面交鋒,還諷刺說楊業號稱楊無敵,如今卻畏戰不敢出,肯定是有了二心。

潘美最終聽從了王侁、劉文裕意見,楊業沒有辦法,只得冒險出擊。楊業知道此戰必敗,於是在臨行之前與兩人約定,讓他們在陳家谷口接應。楊業出擊以後,王侁等人很久沒有等到訊息,以為契丹已經敗退,為了爭功,率領部隊出擊。潘美沒能制止,於是率軍沿河流向西南行軍二十里,得到楊業兵敗的訊息,立即率兵撤退。沒有了後援,楊業只能率軍力戰,身上受了數十處傷,筋疲力盡,戰馬又受了重傷,最後為遼軍生擒。楊業的長子楊延玉,以及部將王貴、賀懷浦全都力戰而死。楊業被擒不屈,絕食三日而死。

歷史上真實的楊家將是什麼樣的與演義故事中的有何不同

歷史上楊業的去世也與潘美有一定關係,楊業去世後宋太宗十分傷心,下詔表彰楊業,追贈楊業為太尉、大同軍節度使,並處罰了潘美、王侁、劉文裕等人。

3.

七子去六子回

熟悉楊家將演義故事的人,肯定都知道“七子去六子回”這句話,這句話指出了楊業的七個兒子的命運,結局可謂十分悽慘,其中楊大郎、楊二郎、楊三郎跟楊業一起戰死沙場,楊四郎被遼國俘虜,後與遼國公主成婚,楊五郎看破紅塵出家為僧,楊七郎殺出重圍向潘仁美求救,卻被其下令亂箭射死,最終只有楊六郎一人歸來。“七子去六子回”指的不是七個兒子去六個兒子回來,而是七個兒子去,只有第六子回來。

在歷史上,楊業七個兒子中上過戰場的只有楊延昭、楊延玉,其中楊延玉戰死沙場,楊延昭在其父死後擔負起抗遼重任,守衛邊防二十餘年,遼國十分忌憚他,稱其為楊六郎。

歷史上真實的楊家將是什麼樣的與演義故事中的有何不同

楊業戰死後,宋朝廷錄用其子供奉官楊延朗為崇儀副使,次子殿直延浦、延訓一同錄用為供奉官,延瑰、延貴、延彬一起錄用為殿直。

雖然與演義故事中有所差別,但是歷史上的楊家也是一門忠烈,楊業、楊延昭、楊文廣都是北宋重要將領,一門三代忠君報國的故事,為後人所傳揚。

歐陽修曾在《供備庫副使楊君墓誌銘》(這裡提到的供備庫副使楊君,名叫楊琪,楊業是其伯祖)中對楊業和楊延昭父子給予了評價

:“父子皆為名將,其智勇號稱無敵,至今天下之士,至於裡兒野豎,皆能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