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沈括,憑藉豐富的閱歷和敏銳的觀察力,成長為一名全才科學家

當一名科學家就已經令人羨慕了,如果還是一名“全才”科學家,那就更加被人們仰慕了。在我國北宋時期,就出現了一名被稱為“全才”科學家的沈括,他本來是一位北宋官員,最後憑藉自己豐富的閱歷,以及敏銳的觀察力,成為天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眾多學科的卓越科學家。

沈括,憑藉豐富的閱歷和敏銳的觀察力,成長為一名全才科學家

今天就帶大家一邊回顧沈括的人生經歷,一邊探討下他成長為“全才”科學家的秘訣。

一。自幼勤奮好學,隨父遊歷各地

宋仁宗

天聖九年(1031年) ,沈括出生於杭州錢塘(今浙江

杭州

)沈氏家族,他的祖父沈曾慶曾任大理寺丞;父親沈周、伯父沈同都是

進士

。他從小勤奮好學,14歲就讀完了家裡的藏書。

知識分子的家庭出身,以及愛好讀書的良好習慣,加上因父親工作需要,沈括經常跟隨他到各地奔波,得到接觸社會、增長見識的機會,培養了沈括對大自然的強烈興趣和敏銳的觀察力,所有這些讓沈括擁有了成為科學家的潛能。

沈括,憑藉豐富的閱歷和敏銳的觀察力,成長為一名全才科學家

如錢塘沈氏在醫藥學頗有建樹,有家傳藥學書籍《

博濟方

》,而沈括因自幼體弱,經常需要服食中藥調理。因此,受家庭影響,沈括就從蒐集醫方開始鑽研起了醫學。

再如,

皇祐

二年(1050年),父親沈周在

明州

(今浙江寧波)工作時,沈括曾借居蘇州母舅家,他從舅舅許洞的著作與藏書中得益甚多,開始對軍事產生了強烈的興趣。

二。閱歷豐富,觀察力敏銳

一個科學家僅有理論基礎還不夠,必須具備豐富的閱歷,以及敏銳的觀察力。步入仕途後的沈括因工作需要,先後涉及過治水工程、天文曆法、館藏學、軍事,以及政壇中的變法改革等多重領域,讓他擁有了豐富的閱歷,加之他對事物天生擁有的敏銳觀察力,為他後來成長為“全才”科學家提供了先決條件。

沈括,憑藉豐富的閱歷和敏銳的觀察力,成長為一名全才科學家

嘉祐

六年(1061年),哥哥沈披主持

蕪湖

萬春圩工程時,沈括憑藉任海州

沭陽縣

主簿

時,曾治理過

沭水

的經驗,向哥哥獻計獻策,為他順利完成工程做出了貢獻。

治平二年(1065年),經淮南路轉運使張蒭推薦,沈括被調入京師,擔當編校昭文館書籍工作,曾參與調校

渾天儀

,並在閒暇時研究

天文曆法

學。

熙寧

元年(1068年),沈括因工作出色,升任

館閣校勘

,這又讓他有機會接觸皇家藏書,可以進一步豐富自己的知識,提高學術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沈括還曾積極支援並參與了當時的“王安石變法”。他先期是深入基層參加改革實踐工作:在他奉命主持

汴河

疏浚工程時,透過觀察南郊大禮的歷史沿革,撰成《南郊式》,然後按照新禮儀辦事,讓工程費用節省數以萬計。

沈括,憑藉豐富的閱歷和敏銳的觀察力,成長為一名全才科學家

淮南

發生饑荒後,沈括受命巡察,他發放

常平倉

錢糧、疏通河渠、修治荒田,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在巡察

兩浙

農田水利時,發現兩浙水利工程規模浩大,沈括建議出錢僱用饑民興建水利,既盤活了勞動力,又節約了大量的水利開支。

沈括在基層工作的成就,不僅得到了宋神宗的贊同。還將他調回京城工作。沈括回京工作後,立即總結了基層工作的經驗,並上疏提出31條整改意見,其中大多數都被神宗肯定與採納。

之後,沈括兼任判軍器監,負責兵器的鑄造與儲備。他對兵器中的弓有很深的研究,就提出“弓有六善”的觀點,並建議大批製造“

神臂弓

”。按照他建議製造出的兵器產量,結果提高了十幾倍。

沈括曾修訂了“九軍戰法”,即分九軍為九營,各自為陣,背背相承,面面相向,靈活多變,名之為“邊州陣法”。他還編撰過城壘、軍營等建築的營造法式,在軍事上建樹較大。

沈括,憑藉豐富的閱歷和敏銳的觀察力,成長為一名全才科學家

沈括敏銳的觀察力,在宋朝對遼策略上發揮得淋漓盡致。在熙寧八年(1075年)三月,宋遼邊界發生衝突,遼國要求以黃嵬山為分界線,宋廷不同意。遼使蕭禧到

汴京

,指責宋廷談判不誠,拖而不決,留在

館舍

不肯離去。

沈括為此事到

樞密院

查閱以前的檔案檔案,他敏銳地發現宋遼過去商定的協議是以

古長城

為界,而黃嵬山在古長城以南,相距有30裡之遙。於是立即上表呈報朝廷。神宗賞賜沈括白金一千兩,讓他以回謝使的身份出使遼國。

沈括從汴京出發時,就預先找出相關書信檔案數十件,讓幕僚和吏員背熟,在與遼國談判時,面對

契丹

宰相的刁難問題,他讓手下吏員列舉檔案條文作答,始終以國之道義、民之根本為理由,申明宋朝寸土不讓。在沈括一行的力爭下,遼廷最終只能有所退讓,使得緊張的宋遼關係得以暫時緩解。

沈括,憑藉豐富的閱歷和敏銳的觀察力,成長為一名全才科學家

沈括在起程回國時,根據沿途地理形勢、風俗民情畫出《使契丹圖抄》,獻給朝廷。 因出使有功,沈括被提拔為淮南、兩浙災傷州軍體量安撫使 ;後來又被拜為

翰林學士

、權

三司使

就這樣,沈括運用敏銳的觀察力、豐富的歷史與地理知識,保障了國家領土不丟失,同時又拓展了自己民俗、地貌等方面的知識。

三。從政不順,歸隱夢溪

沈括因兵敗永樂,被朝廷貶官至隨州,而且對他的行動加以限制。在 隨州的三年是沈括一生中最憂傷、灰暗的時期,他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政治生涯,甚至對從政萌生出一絲“悔意”。

元豐八年(1085年)三月,神宗駕崩,太子

趙煦

繼位,是為

宋哲宗

,大赦天下。沈括也得以內遷,他後來於元祐四年(1089年),舉家搬遷至早年在

潤州

(今江蘇省鎮江市)購置的

夢溪園

,從此歸隱夢溪,全身心創作起《

夢溪筆談

》來。

沈括,憑藉豐富的閱歷和敏銳的觀察力,成長為一名全才科學家

夢溪筆談

》標誌著沈括已經成長為“全才”科學家,他將自己一生的閱歷、科學發明、多學科的經驗總結傾注其中。《

夢溪筆談

》內容涉及

天文

數學

物理

化學

生物

等各個門類學科,其價值非凡。

書中的自然科學部分,總結了中國古代、特別是北宋時期科學成就。社會歷史方面,對北宋統治集團的腐朽有所暴露,對西北和北方的軍事利害、典制禮儀的演變,舊賦役制度的弊害,都有較為詳實的記載。

夢溪筆談

》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國

自然科學

工藝技術

及社會歷史現象的綜合性

筆記體

著作。該書在國際亦受重視,英國科學史家

李約瑟

評價為“中國科學史上的里程碑”。

沈括也因一生致志於科學研究,在眾多學科領域都有很深的造詣和卓越的成就,被譽為“中國整部科學史中最卓越的人物”。

總之,我國北宋時期官員沈括,憑藉自己豐富的閱歷,以及敏銳的觀察力,最終成長為一名“全才”的科學家。他的成功經驗,給每一名想當科學家的後人,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鑑。

沈括,憑藉豐富的閱歷和敏銳的觀察力,成長為一名全才科學家

本文由“老wu侃國學今用”原創,歡迎關注,共同學習,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