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丁公冒死放走劉邦,劉邦稱帝后為何殺了他?這正是劉邦聰明之處

公元前256年,東周被秦國所滅,同年冬天,沛縣豐邑的一個小村莊,一名男嬰出生。此時秦朝尚未建立,嬴政只有三歲,誰都沒有想到,沛縣的這名男嬰,竟然在五十多年後,成了秦朝的掘墓人。沒錯,他就是斬白蛇的劉邦。劉邦既不是官宦之後,也不是富二代,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闖蕩多年也只是個亭長,相當於現在派出所所長。

從編制來看,劉邦算是秦朝最底層的公務員,權力很小薪水較低,況且他花錢大手大腳,喜歡吃喝玩樂,基本就是月光族,甚至還經常借錢度日。久而久之,劉邦成了鄰居眼中的浪子,吃吃喝喝不務正業,就連他老爸都稱他無賴,恨鐵不成鋼。但是,劉邦最終卻當了皇帝,只是因為運氣好嗎?當然不是,從斬殺恩人丁公之事,便能看出劉邦聰明之處,他的成功絕非偶然。

丁公冒死放走劉邦,劉邦稱帝后為何殺了他?這正是劉邦聰明之處

丁公是何人,與劉邦有哪些交集呢?《史記》:“季布母弟丁公,為楚將。”很多人對季布應該不陌生,他為人仗義,經常打抱不平,說到做到信守諾言,在江湖上頗有名氣,成語“一諾千金”說的正是季布。丁公是季布母親的弟弟,話句話是,也就是他的親舅舅。

恰逢亂世,丁公不想一生渾渾噩噩,鼓起勇氣參加反秦起義軍,成了項羽手下的小兵。丁公作戰勇猛,加上運氣不錯,不僅沒有死於亂軍之中,還混得風生水起,盡職加薪水到渠成,晉升為獨當一面的將領。得知外甥季布在家待業,丁公豈能坐視不管,於是讓他跟著自己歷練一下。

丁公冒死放走劉邦,劉邦稱帝后為何殺了他?這正是劉邦聰明之處

俗話說:“蛟龍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季布彷彿是為打仗而生,比他舅舅厲害多了,幾乎戰無不勝,成為項羽手下不可多得的猛將,多次擊敗劉邦的漢軍,讓劉邦吃了不少虧。後來,季布被劉邦抓住,因愛惜他的才能,不但沒把他處死,反而賜予官職,不過這都是後話,咱們重點講丁公與劉邦的故事。

按理說,丁公只是項羽集團裡的高階打工仔,連核心成員都算不上,為何劉邦非要把他置於死地?不得不提到彭城之戰。歷史上以少勝多的戰役有很多,彭城之戰尤其經典,項羽以三萬兵力,把五十多萬漢軍打得潰不成軍,死的死逃的逃,差點就團滅了,而且劉邦是守城的一方,項羽是攻城的一方。

丁公冒死放走劉邦,劉邦稱帝后為何殺了他?這正是劉邦聰明之處

進攻的號角響起,楚軍根據老大項羽的部署,對彭城發起攻擊,這畢竟是他們的大本營,無論付出什麼代價,都要把城池拿下。不愧為西楚霸王訓練出來的精銳部隊,楚軍如同打了興奮劑,幾乎是以一當百,漢軍頓時嚇懵了,一觸即潰,僅用了半天時間,劉邦的軍隊全線敗退。

三十六計走為上,看著無力迴天的局勢,劉邦果斷選擇逃跑,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日後再報仇也不晚。因當年在鴻門宴讓劉邦溜走,項羽一直懊悔不已,這一次鐵了心除掉他。項羽調集幾支精銳部隊,給他們下了死命令,無論如何都要攔住劉邦,並取他首級,其中一支部隊由丁公指揮。

丁公冒死放走劉邦,劉邦稱帝后為何殺了他?這正是劉邦聰明之處

《史記》:“丁公為項羽逐窘高祖彭城西,短兵接,高祖急,顧丁公曰:‘兩賢豈相厄哉!’於是丁公引兵而還,漢王遂解去。”也就是說,丁公有如神助,竟然追上逃命的劉邦,此時劉邦身邊計程車兵不多,而丁公的將士戰鬥力超強。如果硬拼,劉邦的勝算微乎其微。

劉邦一邊拼命逃跑,一邊回頭對緊追不捨的丁公說:“咱倆無仇無怨,而且都是好漢,你只是給項羽打工,何必為難彼此。”有時候,忽悠是一門技術,丁公被劉邦忽悠住了,停下追擊的步伐,真的放走了他。軍法如山,丁公放走劉邦,其實冒著極大風險,一旦被項羽知道,有九個腦袋也保不住,也不知道丁公當時是不是腦子短路了。

丁公冒死放走劉邦,劉邦稱帝后為何殺了他?這正是劉邦聰明之處

後來,項羽兵敗自殺,劉邦登基稱帝,丁公心想,當年把劉邦放走,真是明智之舉啊,他肯定把我當成救命恩人。丁公趕緊跑去拜見劉邦,認為即使不被封侯拜將,至少也能獲得豐厚賞賜。他做夢都沒想到,等待他的不是高官厚祿,而是冰冷的屠刀。還未等丁公開口,劉邦就怒斥:“丁公為項王臣不忠,使項王失天下者,乃丁公也。”

隨後,讓侍衛把丁公拉出去斬首示眾。丁公絕望了,在場的文臣武將也不理解,要不是丁公放他一馬,不會有劉邦的今天,為何劉邦稱帝后恩將仇報呢?不是真的想給項羽報仇,而是劉邦要殺雞儆猴,他說:“使後世為人臣者無效丁公。”以此告誡大臣,像丁公這種不忠於主子的人就該殺,劉邦殺恩人丁公的行為,雖然不太厚道,但確實深藏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