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原】同為漢初三傑,為何蕭何結局比韓信好很多?司馬光一語道出原因

說起劉邦建立漢朝,很多人都不得不佩服劉邦的能力,實際上劉邦平定天下,與自身的文治武功並沒有太大的關係,他能夠登上皇帝寶座,靠得是會籠絡人,會用人,誠如《資治通鑑》記載劉邦在洛陽與群臣對話,分析為什麼自己能夠打敗項羽、登上皇位的原因:

“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填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漢初三傑中,張良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他懂得功成身退,故而劉邦稱帝之後,他便可以少參與朝政,獨自過著悠閒自在的生活,而蕭何與韓信都沒有急流勇退,但是這兩人卻有著迥然不同的結局:蕭何輔佐完劉邦又輔佐漢惠帝劉盈,最後在丞相之位上得善終;韓信則有著完全不同的結局,雖然他是三人中唯一封王的人,可是最後卻呂后與蕭何合謀,在長樂宮鍾室被殺,連家中三族均被夷滅,可謂斬草除根。

蕭何與韓信都沒有選擇功成身退,為何兩人結局差異如此之大呢?

蕭何與劉邦相識於老家沛縣,兩人同在縣令手下做官,蕭何的級別比劉邦還高,但是蕭何還是選擇了支援劉邦,他是劉邦堅實的後盾,劉邦在前面打仗,蕭何負責籌備糧草、處理政務,到劉邦稱帝之後,蕭何出任丞相,但是劉邦的丞相併不好當。劉邦當時經常在外面剿滅異姓諸侯王叛亂,蕭何同樣不是他的家人,他心中也是放心不下,再加上有人說壞話,劉邦對蕭何也起了疑心,而蕭何主動選擇自誣名聲,誠如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記載的那樣:“相國多受賈人財物”,而這讓蕭何逃過一劫。

相比於蕭何的識相,韓信就只顧眼前利益。的確,韓信為劉邦帶兵掃平了很多地方,甚至項羽最後也是亡於韓信部下的“十面埋伏”中。可是,功高蓋主,這是為將之大忌,尤其是韓信在劉邦稱帝之前做得一些事,就是憑藉自己的能力對劉邦進行要挾,這在《資治通鑑》中同樣也有提及。

那年,劉邦被項羽大軍圍困滎陽,劉邦派人向韓信求助,那時韓信剛剛平定魏、趙、燕、齊,有意讓劉邦封自己為齊王,這劉邦要他前往救援,正好有了一個“最佳機會”,韓信如願做了齊王,卻在劉邦心中埋下了一根刺。

劉邦做了皇帝之後,有人告韓信謀反,劉邦選擇了相信,韓信遂被貶為淮陰侯,居長安。韓信最後在劉邦外出征戰時被蕭何與呂后用計殺於長樂宮,很多人認為,韓信的被殺其實都是劉邦的主意,只是司馬遷為了保護漢高祖的名聲,讓呂后背了鍋。韓信到最後也不知道自己為漢朝付出了那麼多,為什麼會被殺,他只是後悔,後悔沒有聽從蒯徹之計,於劉邦、項羽三分天下。

常言道“當局者迷”,韓信也是如此,他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命運其實都是被自己掌握的,他昔日的做法,正是為自己的被殺埋下伏筆,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對韓信為什麼會得到那樣的結局分析得十分到位,同時也可以警示後人:

夫乘時以僥利者,市井之志也;酬功而報德者,士君子之心也。信以市井之志利其身,而以士君子之心望於人,不亦難哉!

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做人做事要找準定位,不要定位錯了,韓信的失敗就是在於定位有問題,在關鍵時候亮出自己小人的志向,抓住機會要利益,身為高官,沒有高官的胸懷,自己以小人之心對人,卻要求別人以君子之心待他,這不是強人所難嗎?

參考資料:《史記》、《資治通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