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這些古人的名字太好笑了,哈哈哈哈哈哈

漢字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傳承著中華民族的歷史和文明。

古人在起名時也是非常講究的。從周朝起,命名被納入禮法,形成制度。起名也大有學問,堪稱一項藝術。

而這幾個古人名,真。。。。。像是在鬧著玩兒,哈哈哈哈哈~

除了咱們上面盤點的“醜驢”,還有好多:

姬黑臀、姬黑背、姬黑肱、姬黑肩、魏犨(chōu)、魏醜夫、孫臏、劉肥、劉彘(zhì)、陳豨(xī)、辛鐵柱……

光看姓氏,估計大家也能猜出來,這都不是一般人。這裡面所有姓姬的,都是周王室的後裔,其中:

姬黑臀正是晉文公的兒子,而這個奇葩名字據說是來源於其出生時的生理特徵——屁股上的黑痣。

而魏醜夫嘛,那就跟我們今天的“老魏家的醜蛋”是一個意思了;

孫臏,就是“孫斷腿”,原名孫伯靈,因受過臏刑,故世人習稱“孫臏”。

劉彘則是漢武帝劉徹的本名,彘是小野豬;陳豨是西漢大將軍,而豨則是大野豬;

辛鐵柱,這個鐵柱不是趙鐵柱、李鐵柱、張鐵柱,而是南宋著名詞人辛棄疾兒子辛鐵柱。辛棄疾給兒子寫了首詞《清平樂》,特別註明“為兒鐵柱作也”。

總之,生理特徵、家禽家畜,都能信手拈來當名字,古人取名就是這麼任性!先秦的“狗剩”裡,可有不少貴族。

不過,越到後來,皇室、貴族取賤名的就越少了。有文化了,取名字就更講究了,也逐漸成了一門很有趣的學問:

比如:名、字呼應型。

屈原,名平字原,而平和原,原本就是一個意思;李白,字太白,字是名的加強版。

比如:平衡型。

名要是取得有點過頭了,就用字補回來。

韓愈字退之,“愈”有超過、勝過的意思,而退之則是謙遜退讓的意思。這種取名方式就是“名字太超越,表字拉回來”,一進一退之間,就成了“中庸之道”。

還有,排行法。

這種方法類似於我們今天的“大毛、二毛、三毛”,但是古人比較含蓄,用的是“伯、仲、叔、季”。

劉邦本名劉季,就是劉小四的意思;孔子字仲尼,也是因為他在孔家排行老二。

孔子 | Confucius

儒家創始人

Ancestral name (姓):

Zi (子)

Clan name (氏):

Kong (孔)

Given name (名):

Qiu (丘)

Courtesy name (字):

Zhongni (仲尼)

最有代表性的是孫權家和司馬家:

司馬朗,字伯達,司馬懿,字仲達,司馬孚,字叔達,司馬馗,字季達,司馬恂,字顯達,司馬進,字惠達,司馬通,字雅達,司馬敏,字幼達。

此外,還有一種五行命名法。

以這種方法取名的人,要麼是文化人,要麼就是達官皇族,因為這種方法是取“五行互補”之意。

把五行取名說用到極致的則是一代帝王——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自己的原名,叫朱重八。當然,之所以取這種土掉渣的名字,主要是因為元朝不允許庶民取名字(俞樾在《春在堂隨筆》:“元制,庶人無職者不許取名,而以行第及父母年齡合計為名”)。

朱元璋當了皇帝之後,果斷觸底反彈:以後老朱家都得用五行命名。

朱棣(木)→朱高熾(火)→朱瞻基(土)→朱祁鎮、朱祁鈺(金)→朱見深(水)→朱祐樘(木)→朱厚照、朱厚熜(火)→朱載垕(土)→朱翊鈞(金)→朱常洛(水)→朱由校、朱由檢(木)。

老朱家還要求直系子孫的名字還不能重複,但大家都知道,老朱家人口那不是一般的多。

後來,五行偏旁的常用字實在不夠用,最後只好轉向生僻字,比如:朱慎鐳,朱同鈮,朱彌鎘,朱成鈀……簡直一張元素週期表。

想要個好名字,也可以去傳統文化裡找找靈感——男楚辭、女詩經、文論語、武周易。

林徽因的名字,就出自《大雅·文王之什》之《思齊》,梁思成的名字出自《頌·商頌》。

王國維的名字,出自《大雅·文王之什》“王國克生,維周之楨”。

周星馳,源自王勃的《滕王閣序》中的“雄州霧列,俊採星馳”,莫文蔚,她的名字出自《易經。革卦》:“君子豹變,其文蔚也。”

陳道明的名字,取自《道德經》的開篇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取個好名字,多半是圖個好寓意、好彩頭。所謂“三分名註定,七分靠打拼”,真正的成功者,絕不會躺在好名字的光環下打盹。反之,往往正是這些人自身的成功,才讓後人記住了他們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