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莊子《大宗師》--有情有信、無為無形的道

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

道一定是真實存在的,而且是可信的。如果你非要證實,還要有什麼證據,對不起!真沒有。這可不是什麼牛頓第幾定律,可以用什麼物理試驗來證明。道本身不會有什麼主觀上的作為,更沒有可以讓人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實體。

正如老子所說的“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

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

道可傳授給別人,但是無法從別人那直接得到。透過學習、修行可以掌握它,但是你卻無法真正看到它。正所謂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這一點比較好理解,老師可以教授理論知識,學生透過學習、理解,才能成為真正自己的知識,而且同一個老師教出來的學生,掌握的知識也可能是千差萬別的。嫁衣神功、醍醐灌頂大法之類的絕世功法,既然是絕世功法,那當然是只能見於小說,而不可能真的讓你遇到。

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

道是世間萬物之本源,它自身自然不會有什麼起源與根本,真要說它的本源是什麼,那也只能是它自己。在天地還未產生時,道則是固有存在的。正好老子所說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道賦予於鬼、帝神性,生出天、生出地。正如老子所說“可以為天地母”。也有學者認為“神”在這裡是神的意思,但是感覺好像沒有賦予神性高大上。

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

何為太極,在古人看來所謂太極就是指宇宙本始,也就是宇宙的最本源的開始。按現代宇宙大爆炸的理論看,是不是可以看為發生大爆炸的那個緻密熾熱的奇點呢?居然能把中國古代的宇宙觀與之聯絡起來也挺奇特的。據說大爆炸是發生在137億年前。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的“高”可不是高下的意思,而是久遠的意思,也就是道在產生髮生在比太極的出現還要久遠,這是道在時間上的永恆性。

所謂六極比較好理解,就是指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再加上下,而道比六極所代表的三維空間更加深遠,展現了其在空間上的無限性。大概就是道比我們所體會到的三維空間加上時間而形成的四維空間還要深遠,也許是五維、六維?比我們所認識到的時間、空間知識都更加高深,它才是宇宙真正的終極真理,也許至人、神人能有所體悟,問題是即使告訴我們,也聽不懂啊!

道比太極都要久遠,自然比天地的產生更久遠,比較我們能認識到的最久遠的天地的產生,不要久遠。我們所謂古老的上古,在它看來哪裡能稱得上是老呢?

豨韋氏得之,以挈天地;

“豨”古同狶,讀音為xī,指巨大的野豬。豨韋氏是個什麼氏族呢?是一個崇拜豬的氏族。據說是一個比黃帝、神農、伏羲更遙遠的時代,傳說中豨韋氏距今20000多年。這個豬當然是野豬,肯定不會是我們現在養的豬。

狶韋氏得到它,也就是道,用之來統馭天地。

伏戲氏得之,以襲

母;

伏戲氏即伏羲氏,也就是我們現在認可的上古三皇之一,是中國古籍中記載的最早的王,是中國醫藥鼻祖之一。

伏羲氏得道,用它調合元氣。所謂氣母就是元氣之母,之所以說伏羲氏調合元氣,大概與他根據天地萬物的變化,發明創造了太極八卦有關吧。讓人們掌握了窺探天機,調節陰陽平衡的方法。

維斗得之,終古不忒;日月得之,終古不息;

維斗是北斗星的別稱,北斗被古人視之為眾星綱維,故稱之為維斗。正是因為北斗星遵循了道的規律,才能亙古不變。同樣,日月得以遵循道,方能永不停息的執行。

北斗星與日月與其它得道的主體都存在本質上的區別,其它不論是豨韋氏、伏羲氏,還是後面的肩吾、顓頊都是有主觀意識的人或神,而北斗與日月呢,恐怕沒有什麼主觀能動性可言吧,是不是應該是指掌管北斗星、大陽及月亮的神更準確一些呢?北斗星之神得以領會道之真諦,方使北斗星亙古不變。同樣,日月之神得之,方使日月能永不停息、迴圈往復。

勘壞得之,以襲崑崙;

傳說中人面獸身的勘壞掌握了道,傳承了崑崙山的神祗。

馮夷得之,以遊大川;

馮夷得道,成為了河伯。遨遊於各條大河。馮夷此人可以多說兩句,據《清泠傳》記載,“馮夷,華陰潼鄉堤首人也。服八石,得水仙,是為河伯”,也就是說馮夷此人是修仙者,煉得仙丹服用後,成仙得道,得水仙之仙位傳承,成為河伯。也有說是“以八月庚子浴於河,溺死”,這就有點慘了,八月份下河洗澡淹死了,不知道是先得道後淹死的,還是先淹死後得道呢?如果是先得道,後淹死也就罷了,這是以另類的形式追求了圓滿。如果是先淹死的,不知道死後再求道可行否?

肩吾得之,以處大山;

肩吾得道,得以霸佔泰山,也有說是崑崙山的,當然不是佔山為王,而是成為山神。

黃帝得之,以登雲天;

黃帝得道,得以乘龍昇天。黃帝被視為中華民族的始祖,相關知識一定要知道,黃帝本姓公孫,後改姬姓,故稱姬軒轅。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建都於有熊,亦稱有熊氏。也有人稱之為“帝鴻氏”。黃帝因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黃帝以統一華夏部落與征服東夷、九黎族而統一中華的偉績載入史冊。據說黃帝晚年的時候,發明了鼎,大概就是掌握了青銅器的鑄造術。當第一個鼎被鑄造出來時,天上突然飛下來一條龍,帶著黃帝昇天而去。後來的人把黃帝昇天的地方叫做‘鼎湖’。後以“龍去鼎湖”謂帝王去世。

顓頊得之,以處玄宮;

顓頊得道,成為飛昇玄宮,成為北方之帝。顓頊兩字的讀音為zhuān xū,“五帝”之一,姬姓,名乾荒。是黃帝之孫。在流傳下來的神話傳說中,顓頊是主管北方的天帝。

禺強得之,立乎北極;

禺強得道,得以成為掌管北極的神。禺強為傳說中的海神、風神和瘟神,也作“禺疆”、“禺京”,是黃帝之孫。海神禺強統治北海,身體像魚,但是有人的手足,乘坐雙頭龍。

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廣,莫知其始,莫知其終;

西王母得道,得以坐陣少廣山,不知其始,不知其終,得以永葆青春。

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及五伯;

凡人彭祖得道,修身養性,得以長壽八百歲,也有說七百歲的,反正不論是七百還是八百,壽長就行了。

傅說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東維、騎箕尾而比於列星。

泥匠出身的傅說得道,輔佐商王朝王君武丁,統御天下,死後也能乘駕東維星,騎坐箕宿和尾宿,而永遠排列在星神的行列裡。

“豨韋氏得之”至此這一段後世很多學者認為是後人新增的,並不是出自莊子之手。這一點沒法定論,各自體會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