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他撿來一個皇位,為了能認親爹孃,和大臣們鬥了三年

嘉靖帝朱厚熜這個皇帝的皇位是撿來的,正德十六年,明武宗駕崩,由於武宗死後無嗣,因此武宗的母親張太后和內閣首輔楊廷和經過商量後決定,由武宗的堂弟朱厚熜繼承皇位。

他撿來一個皇位,為了能認親爹孃,和大臣們鬥了三年

朱厚熜是憲宗之孫,孝宗之侄,武宗的堂弟,興獻王朱祐杬次子。朱厚熜雖然是次子,但是他的大哥死的早,所以當時來說,他在兄弟們之間是年齡最長的。

朱厚熜的堂兄明武宗沒有兒子,而伯父孝宗也無其他皇子在世,根據《皇明祖訓》中所說的“兄終弟及”的原則,由楊廷和以武宗的名義代擬遺詔,讓朱厚熜嗣皇帝位。張太后和楊廷和於三月十五日派定國公徐光祚、太監谷大用等人前往安陸迎接朱厚熜到京即位。父親已亡的朱厚熜辭別母親出發,於四月廿二抵達京師,但是並沒有直接進京,而是暫時住在了京都的郊外。

他撿來一個皇位,為了能認親爹孃,和大臣們鬥了三年

朱厚熜為什麼不進京呢?因為朝中官員就關於以什麼禮儀迎接朱厚熜即位引發了激烈的爭論。最後以楊廷和意見,要求朱厚熜以皇太子即位的儀式登基。十四歲的朱厚熜不同意,因為他覺得“遺詔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但楊廷和等人堅持要求朱厚熜按照禮部太子登基的禮儀,由東華門入,居文華殿,擇日登基。所以朱厚熜就停留在郊外,不肯進京即位。國不可一日無主,後來皇太后令群臣上箋勸進,朱厚熜於受箋當天中午從大明門入,在奉天殿即位。下詔書:“奉皇兄遺命入奉宗祧”。

他撿來一個皇位,為了能認親爹孃,和大臣們鬥了三年

四月廿七,明世宗朱厚熜下令群臣議定明武宗的諡號及生父的主祀及封號。以楊廷和為首的朝中大臣援引歷史上漢定陶王、宋濮王的先例,認為明世宗既然是由小宗入繼大宗,就應該尊奉正統,要以明孝宗為皇考,也就是改認伯父為爹,而把親爹興獻王改稱“皇叔考興獻大王”,把母親蔣氏稱呼為“皇叔母興國大妃”,要對其親生父母自稱“侄皇帝”。五月初七,禮部尚書毛澄和文武群臣六十餘人將此議上奏皇帝,並聲稱朝臣中“有異議者即奸邪,當斬”。明世宗不肯接受這種把父母改稱叔父叔母的做法,於是雙方再次產生僵持。朱厚熜嘗試以柔和的態度拉攏楊廷和,並向毛澄厚贈黃金,想要使他們改變主意和立場,但兩人都不為所動。

他撿來一個皇位,為了能認親爹孃,和大臣們鬥了三年

七月初三,新科進士張璁上疏支援明世宗,認為明世宗即位是繼承皇統,而非繼承皇嗣,即所謂“繼統不繼嗣”,而且楊廷和作為先例的漢定陶王、宋濮王都是預先立為太子,養在宮中,實際上已經是過繼給漢成帝和宋仁宗,建議明世宗仍以生父為考,在北京別立興獻王廟。明世宗見此奏章後大喜說:“此論出,吾父子獲全矣!”有人認為張璁迎合聖意,溜鬚拍馬。《國史傳》則評論:張璁此論“出所真見,非以阿世”。但張璁出身微末,明世宗難以把他的意見和建議拿出來說服楊廷和等眾臣,只得先行妥協。

在奉迎生母蔣妃入京的禮儀上,明世宗堅持行以迎皇太后之禮,遭到楊廷和反對後痛哭流涕,“世上只有媽媽好,沒媽的孩子像根草”。朱厚熜明確表示:你們不讓我認親孃,那我就不幹了!回安陸孝養母親去。楊廷和無奈之下只得讓步。當年十月,明世宗以皇太后禮迎母親入宮。

他撿來一個皇位,為了能認親爹孃,和大臣們鬥了三年

嘉靖三年三月,明世宗無奈之下勉強同意稱父親為“本生皇考恭穆獻皇帝”,母親為“本生母章聖皇太后”。“本生”二字實際上只是承認了嘉靖皇帝的生物學父母,但宗法上他還是需要稱伯父孝宗為“皇考”,稱張太后為“母后”,事實上還是被過繼到了孝宗名下。

嘉靖三年七月十二日,政治羽翼已經豐滿的明世宗詔諭禮部,十四日為父母上冊文、祭告天地、宗廟、社稷,群臣譁然。正逢早朝剛結束,吏部左侍郎何孟春和楊廷和之子狀元楊慎一起號召眾臣:“國家養士一百五十年,堅守節操大義而死,就在今日。”隨後兩百餘位朝廷大臣在左順門跪請世宗改變旨意。直到中午仍伏地不起,企圖迫使明世宗屈服。楊慎等人撼門大哭,“聲震闕庭”。朱厚熜震怒,令錦衣衛逮捕為首者八人,下詔獄。此舉令其他人更為激動,衝至左順門前擂門大哭,朱厚熜再下令將五品以下官員一百三十四人下獄拷訊,四品以上官員八十六人停職待罪。七月十六日,明世宗為母親上尊號“章聖慈仁皇太后”。之後,明世宗下令四品以上官員停俸,五品以下官員當廷杖責。因廷杖而死的共十六人。殺雞儆猴確實起到了震懾作用,左順門廷杖後,反對議禮的官員紛紛緘口。為時三年的“大禮議”以朱厚熜獲勝告終。

他撿來一個皇位,為了能認親爹孃,和大臣們鬥了三年

這並不只是認親爹孃的問題,這是禮儀名義下激流暗湧的政治較量。朱厚熜透過大禮議逐步掌握皇權,控制住文武百官,確定了他的執政地位。為以後大顯身手奠定了基礎。

嘉靖執政期間有這樣一句民謠:“嘉靖嘉靖,家家皆淨。”嘉靖帝治下的百姓真是如此窮困嗎?朋友們,你們怎麼看?

(圖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