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安史之亂中唐朝怎麼沒有直接滅了河北三鎮,而是讓三鎮繼續割據?

安史之亂持續了七年多,大唐國力消耗過多,皇帝也期待趕快結束戰爭,再加上大將僕固懷恩的私心,才導致了河北三鎮的割據。

安史之亂中唐朝怎麼沒有直接滅了河北三鎮,而是讓三鎮繼續割據?

公元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節度使的安祿山,發動屬下唐兵以及同羅、奚、契丹、室韋共15萬人,號稱20萬,以討伐楊國忠的藉口,起兵攻向長安。

大唐內地由於多年沒有發生過戰爭,所以安祿山的叛亂直接讓各州縣望風而逃,很快控制了整個河北。太原東面的州縣有人報告李隆基安祿山已經反叛,但是唐玄宗根本不相信,認為是有人誣陷安祿山。

等到六天後,前線傳來了很多安祿山反叛的訊息,李隆基才不得不相信安祿山反叛的事實,於是李隆基派大將高仙芝和封常清募兵前往洛陽防守,但是由於臨時招募計程車兵沒有戰鬥力,導致洛陽失守。

李隆基沒有思考洛陽失守的原因,而是臨陣斬殺大將,高仙芝和封常清被殺後,以哥舒翰為主將防守潼關。

哥舒翰向李隆基建議,只要我們能守住潼關,那麼安祿山自然會失敗,如果出城應戰,由於我們的軍隊都是臨時招募的,沒有戰鬥力,在野戰中根本很難取勝,這樣潼關肯定守不住。

其實哥舒翰的建議是對的,安祿山反叛以來,已經拉的戰線過長,很多佔領的地方並不牢靠,並且叛軍所到之處無惡不作,失去了民心,叛軍肯定會發生內亂,到時候再收復失地,成功率很高。

並且郭子儀和李光弼在河北進展順利,馬上就可以攻打安祿山的老巢范陽,這樣一招“圍魏救趙”的策略肯定會讓安祿山很快的失敗,但是李隆基沒有了當年的英明,被宦官所誤,催促哥舒翰出戰。

結果就是哥舒翰被俘虜,潼關失守,長安危在旦夕,皇帝出逃,在馬鬼坡發生了兵變,李隆基逃到了蜀地,太子靈武繼位,安史之亂進入高潮。

安史之亂本來有數次機會可以早結束的,除了李隆基的指揮失誤,包括後來的唐肅宗一樣也出現過指揮失誤的時候,最終導致了安史之亂持續了長達七年多,一直到唐代宗初期,大將僕固懷恩帶領朔方軍終於收復失地,打的叛軍節節敗退。

安史之亂中唐朝怎麼沒有直接滅了河北三鎮,而是讓三鎮繼續割據?

這時候叛軍裡面的安祿山和史思明都已經死了,只剩下史思明的兒子史朝義,並且叛軍經過多年與唐朝的戰爭,早就實力大減,平定叛亂指日可待,僕固懷恩率領大軍追擊史朝義。

史朝義逃到莫州,手下將領田承嗣看到史軍已經沒有任何希望,早晚都會被唐軍鎮壓,於是他騙史朝義去范陽搬救兵,自己在莫州死守。沒想到史朝義相信了他,率領五千人前往范陽搬救兵救援莫州。

史朝義走後,田承嗣就獻莫州投降僕固懷恩,並且還把史朝義母親和妻子獻於唐軍。史朝義帶領五千多人往范陽退去,范陽守將李懷仙知道莫州被圍都不發兵,原因是也想投降唐朝,等史朝義走到范陽時,李懷仙已經投降了唐軍。

史朝義走投無路,在林中自盡,其餘叛軍投降唐朝,安史之亂終於結束了。

安史之亂雖然結束了,但是河北等地仍然被叛軍將領管理,並且後來還成為了河北三鎮,河北三鎮數次挑戰中央權威,在境內自任官吏,自取賦稅,名義上雖為朝廷藩鎮,卻從未履行過臣子的義務,河北三鎮也是唐朝後期的心腹大患。

那麼安史之亂中,朝廷為什麼沒有直接滅了河北三鎮?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這裡面有僕固懷恩的私心,也有唐代宗的目光短淺在裡面。

先說一下僕固懷恩的私心。

安史之亂中唐朝怎麼沒有直接滅了河北三鎮,而是讓三鎮繼續割據?

僕固懷恩是唐朝中期的名將,聽名字就知道他不是漢族,是鐵勒族僕骨部人。僕固懷恩家族也是鐵勒族九大姓之一,當年李勣滅亡薛延陀汗國時,橫掃漠北地區,鐵勒九姓率部投降唐朝。

僕固懷恩是朔方軍的大將,跟隨郭子儀鎮壓叛軍,僕固懷恩還曾經向回紇借兵,幫助大唐平叛。僕固懷恩的三個女兒嫁給回紇首領,為國和親,並且僕固懷恩家族中有四十六人為國殉難,可謂滿門忠烈。

安史之亂後期,由於唐肅宗害怕郭子儀和李光弼功高蓋主,並且擔心他們這些將領擁兵自重,數次更換主帥,所以最後是僕固懷恩統領大軍討伐史朝義等叛軍。

公元763年,隨著田承嗣獻莫州投降,李懷仙也獻范陽投降,史朝義自盡,基本上叛軍已經被平叛,人們都覺得這場浩劫終於結束了,大唐可以再現往日光輝了,可是事與願違。

僕固懷恩這時候,可以輕鬆的把剩餘叛軍解決掉,即使叛軍投降,也可以把田承嗣和李懷仙看管住,把他們的部隊收編。

可是僕固懷恩沒有這樣做,因為當時唐朝的情況是皇帝猜忌武將,如果河北三鎮徹底剿滅,那麼自己就失去了利用的價值,皇帝寵信宦官容易誤信讒言,那麼自己的下場就危險了。

並且前面的郭子儀和李光弼就是例子,郭子儀為大唐立下不朽功勳,皇帝卻剝奪了他的兵權,平定安史之亂中的勇將來瑱因為的罪了宦官,被皇帝賜死,大將李光弼也因為怕被宦官誣陷,拒絕回到長安。

有這麼多前車之鑑,僕固懷恩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有意將安史舊將引作外援,幫助田承嗣四人統轄河北各郡。僕固懷恩還上表唐代宗,封安祿山的降將田承嗣為魏博(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節度使,李懷仙為盧龍(今河北北部)節度使,李寶臣為成德(今河北中部)節度使,薛嵩為相衛節度使。

安史之亂中唐朝怎麼沒有直接滅了河北三鎮,而是讓三鎮繼續割據?

薛嵩是薛仁貴的孫子,朝廷封他為節度使後,算是表現不錯,沒有割據一方,還幫助唐朝鎮壓藩鎮。而剩下的三個藩鎮被稱為河北三鎮,僕固懷恩帶兵回到朔方後,三個藩鎮等朝廷大軍走後,發展自己的勢力,恢復元氣,後來再次與朝廷作對,唐朝皇帝最頭疼的就是河北三鎮。直到朱溫崛起後,河北三鎮才被滅掉,當然河北三鎮滅亡時,唐朝也進入滅亡倒計時了,最終唐朝被朱溫所滅。

所以,當時主要是僕固懷恩的主意,讓叛軍的將領繼續在河北三鎮為節度使,最終成為朝廷的心腹大患。

其次,也有唐代宗的無奈和目光短淺。

唐代宗當時聽說叛軍投降,也是很高興,覺得安史之亂可算是解決了,大唐終於可以恢復生產了,所以僕固懷恩上表讓叛軍投降繼續為節度使,急於結束戰爭的唐代宗就同意了。

很多人覺得唐代宗為什麼要同意呢?

你可以同意叛軍投降,但是不可以讓他們繼續在河北為藩鎮,這樣誰也不敢保證他們沒有異心啊!

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唐朝政府沒有一支可以自己控制的軍隊,雖然安史之亂爆發後,朝廷任用郭子儀和李光弼平定叛亂,但是這些平定叛亂的部隊也都是別的藩鎮,僕固懷恩是新任的主帥,他的朔方軍也是唐朝的藩鎮。

並且僕固懷恩手握兵權,他上表封安祿山降將為節度使,唐代宗沒有辦法,只能同意,兵權沒有在皇帝手裡,代宗也是沒有辦法。

安史之亂中唐朝怎麼沒有直接滅了河北三鎮,而是讓三鎮繼續割據?

並且,河北地處邊疆,如果拿掉了安祿山降將,還得派別的將領去鎮守,時間久了,一樣會發生叛亂,唐朝的藩鎮制度本來就存在問題,不是換幾個將領就可以解決的,唐朝如果想解決藩鎮問題,就要有制約藩鎮的制度,但是多年的問題,確實很難解決。

當然,除了無奈,還有代宗的目光短淺,其實當時河北三鎮還是有很多解決的方法的,比如派郭子儀前去平叛,或者採用一些措施制約藩鎮都可以,但是代宗也是厭倦了戰爭,最終妥協了,這樣為以後的皇帝出了難題。

唐代宗不能算是一個明君,比如河北三鎮之一的田承嗣割據一方,不聽朝令,魏博鎮就和獨立的王國一樣,唐代宗則採用姑息的政策,還把公主嫁給他,想籠絡田承嗣,還封他為平章政事,這樣只能使各地藩鎮更快嬌縱。

朝廷亦厭苦兵革,苟冀無事,因而授之。《資治通鑑》

河北三鎮還給別的藩鎮起到了帶頭作用,無論怎麼叛亂,只要投降唐朝,就可以搖身一變,成為節度使,這樣的情況下,別的藩鎮也慢慢的效仿,最終唐朝滅亡於藩鎮。如果不是安史之亂後,唐朝政府自己組建了神策軍,那麼唐朝滅亡的會更快。唐代宗的目光短淺,為後世埋下了禍根。

安史之亂中唐朝怎麼沒有直接滅了河北三鎮,而是讓三鎮繼續割據?

小結:安史之亂唐朝沒有趁勢滅了河北三鎮,確實比較可惜,畢竟那時候安祿山的降將手裡沒有多少兵了,放任他們繼續為節度使,得以喘息,所以以後皇帝再想剿滅河北三鎮就困難的。唐代宗後面的唐德宗,就不慣著藩鎮,結果河北三鎮起來叛亂,德宗沒有辦法只能下“罪己詔”,後來雖然平定了叛亂,可是也妥協的承認了藩鎮的權力,使唐朝的藩鎮割據更加嚴重。

其實,如果當年一直重用郭子儀和李光弼,不讓宦官弄權,對郭子儀用人不疑,唐朝的藩鎮確實可以解決,可惜的是安史之亂還沒鎮壓成功,就數次更換大將,使大將們過早的看到“兔死狗烹”的事情,這樣為難怪僕固懷恩不剿滅河北三鎮,要“養寇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