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詩仙李白的"會稽愚婦輕買臣",一直爭議很大,到底講了什麼?

詩仙李白的“會稽愚婦輕買臣”,一直爭議很大,到底講了什麼?

李白,應該說是我國曆史上非常傑出的詩人,有“詩仙”的美譽,為人豪爽,李白的很多詩都是家喻戶曉,從唐朝一直傳承至今。也許因為李白太過出名了,所以對其詩其人,無論學術界還是民間,經常有各種不同的諸多考證和評價。

詩仙李白的"會稽愚婦輕買臣",一直爭議很大,到底講了什麼?

對李白具有重大意義的一首詩,把他拉到“俗人”的隊伍

無論如何,李白的思想深受道家影響這一點,是大家公認的,因此對於李白也就有著“謫仙人”的讚譽(謫:音zhe),謫的意思是說,李白就像是神話傳說裡被貶至凡間的神仙,從這樣的稱謂,我們就容易理解大家對於李白的喜愛了。

但是近年來,對於李白,似乎很多人想象著要把他拉到“俗人”的隊伍裡,比如在家喻戶曉的詩詞大會上,就有專家評論李白“有俗人氣息”,還有知名的網紅教授說,“李白的德行當不了官”。

他們如此評價的證據來自李白的一首有名的詩《南陵別兒童入京》,這首詩記錄了李白一生中具有重大意義的一件事,這也是在網上經常引起熱議的一首詩,因為其中引用了兩個當代人不太熟悉的典故。

為什麼說這首《南陵別兒童入京》,在李白的人生中具有重大意義,是因為在這個時候他已經42歲,卻突然接到了唐玄宗邀他入京的詔書。要知道,42歲的年紀才得到朝廷的賞識,在古代已經算得上奇蹟,在這樣的年紀還能夠入朝為官的並不多。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首詩:

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

遊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

會稽愚婦輕買臣,餘亦辭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詩仙李白的"會稽愚婦輕買臣",一直爭議很大,到底講了什麼?

《南陵別兒童入京》,專家認為俗在哪兒

從這首詩中,我們很容易就能看出李白的心情很美,因為一個人高興的時候看什麼都是好的,酒也好,雞也好,孩子們也非常開心。秋收的季節,因為有很多米吃雞都長得很肥碩,這意味著巨大的收穫;孩子們的嬉笑對應的則是李白的內心,非常開心——終於能夠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從南陵到長安要走很遠的路程,卻希望快點能到,總之,全詩的節奏是歡快的。

對於這些環境鋪墊和心境的理解,人們都大體一致。

但到詩的最後兩句,“會稽愚婦輕買臣,餘亦辭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不同的人就有了不同的看法,產生看法的原因是,這兩句詩引用了兩個典故,其中“會稽愚婦輕買臣”,引用的是《漢書》中朱買臣的歷史典故,“我輩豈是蓬蒿人”引用的則是莊子《逍遙遊》中的典故。關於蓬蒿人是什麼人,我曾寫過一篇文章來詳細解:

李白:我輩豈是蓬蒿人。蓬蒿是何意?詩詞大會題錯了,專家鬧笑話

詩仙李白的"會稽愚婦輕買臣",一直爭議很大,到底講了什麼?

有好事者考證說,李白引用朱買臣的典故是另有所指,這裡的“會稽愚婦”是說李白當時的妻子劉氏,劉氏看不起李白,所以李白才引用這樣的典故。後面的仰天大笑,意思是自己可算揚眉吐氣了,我李白怎麼可能是普通人,你劉氏等著看!由此,有些專家或網紅就認為,李白不過是剛剛被賞識,就開始這麼自大,還看不起普通人,所以李白在此表現出了俗人氣息,當不了官。

但是,在李秀筆記看來,這些專家或者網紅的看法是不妥的。因為,這些專家或者網紅沒有好好讀漢書裡的《朱買臣傳》,也沒有理解李白為什麼引用朱買臣的典故。

李白引用歷史上朱買臣的典故,是因為他與朱買臣有著諸多相似之處

我們先來看看歷史上的朱買臣是誰,有著什麼樣的經歷。

朱買臣是漢武帝時期的知名大臣,吳人(今天的江蘇蘇州),由同鄉推薦40多歲才走上仕途,西入長安,曾任會稽太守,後來因為平定叛亂有功,位列九卿。晚年時陷害同僚張湯,被漢武帝斬首示眾。

朱買臣的典故中,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則是,他40多歲仍然是個落魄書生,砍柴的時候經常背書念個不停,所以被周遭人嘲笑,妻子面子上過不去,所以離婚嫁給了別人。

詩仙李白的"會稽愚婦輕買臣",一直爭議很大,到底講了什麼?

仔細分析上面的典故,朱買臣與李白的境遇,實則有著非常相似的地方。

首先,朱買臣是吳人,而李白現在所在的南陵,在古代也正是吳地。我們都有這樣的親身感受,比如我在北京居住,那麼我就喜歡引用北京的名人來講述故事;如果我住在南京,我會更樂意用南京當地的名人,一方面因為熟悉,另一個我們喜歡入鄉隨俗。

其次,朱買臣40多歲上才開始入仕為官,李白現在也是40多歲。從入仕為官的途徑來看,朱買臣透過同鄉推薦,李白同樣也是透過皇帝身邊的衛尉張卿認識了玉真公主。

第三,朱買臣去做官,是由吳地到的西漢的都城長安,而李白此時也是由吳去往長安。就這一點來說,李白在詩中表達得非常明確“餘亦辭家西入秦”,意思是說與朱買臣走相同的路。

從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李白之所以引用朱買臣的典故,顯然不能是僅僅因為妻子看不起自己。也就是說,不能因為大家津津樂道這一點,就從這首詩中,來猜測李白與妻子的關係。因為如上所述,此刻的李白,與朱買臣的境遇相似之處有很多。

從歷史上看,朱買臣最後到晚年的結局並不好。李白引用典故的時候,自然會想到這些,因此,後面寫“仰天長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正是對朱買臣與自己區別的解讀。想到朱買臣的晚年,豁達的李白只能是仰天長笑,我李白怎麼可能是那沒有志向的麻雀!

在李秀筆記看來,李白的這首《南陵別兒童入京》沒什麼俗的,只不過表達了李白的理想,期望入朝為官,做個好官。深入理解引用的典故,反而能讀出李白的豁達,李白的志向高遠。對此,你怎麼看,歡迎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