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商鞅變法:(3)商鞅變法到底是成全了國人還是?

點選上方「藍字」關注我們

商鞅變法:(3)商鞅變法到底是成全了國人還是?

商鞅變法:(2)延續千年的商鞅變法為什麼會這麼流行?

上一節點這裡檢視!

現在現管改為縣令,縣令只能領管百姓的工資,百姓的賦稅,服役權的服務物件卻統一改為中央,與你領主的關係也就不復存在了,而且以後每次征戰新地統統都直接設新郡,中央直接派縣令上任。

於是,過去的領主們變成了地主,那些擁有軍隊的小團伙也變成了包租婆。

我們是否也曾提到過周朝的分封制度最大的弊端,以及今天天下大亂的原因呢?他弟弟的弟弟不是我的小弟。

商鞅變法:(3)商鞅變法到底是成全了國人還是?

郡、縣制完美地彌補了這個漏洞,以後所有的人力資源都集中到中央。

分縣制改為郡縣制後,成了:在我這片土地上,你得聽中央的,只要是個人,就是我弟弟。(從團伙到組織了哈)

這種變化,意義極為深遠,對中國歷史、政治格局產生了深遠影響,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直到今天,我們省、市、縣、村制仍然是這樣的思路。這個系統,經歷了兩千多年的風雨,充分證明了它的成熟和穩定。這就是所謂的“郡縣制”,對於中央政府來說,它方便統治的吸管是一竿子插到底。再深入一點說,商鞅變法,為中國未來歷史的中央集權,鋪平了道路。

第二件事就是土改:改變田制和徵稅方式。

商鞅變法:(3)商鞅變法到底是成全了國人還是?

以往普遍採用的是井田制,上一章說了一塊田,畫了一個九宮格,中間的那塊是公田,剩下的八塊是私田,幹了公田,再幹私田。這對領導者來說太不合適了。在秦國所有的農地上,商鞅都開阡陌路,設定路網,把農村劃分為大小相等的一塊塊土地,使土地的計算視覺化,然後把土地登記造冊,交給農民。

後來稅制改革,我分給你的田地,你這田地我一年收一次,你就給我交多少糧,交多少草,你多少我不管,你自負盈虧。(入頃芻稿,以其受田之數,無墾不墾,頃入芻三石,稿二石)日未交日,我大秦律法可愛砍腳。於是倒逼著所有的農奴拼了命地工作。

在造地、分給農民、把老百姓種在地裡之後,商鞅進行了跨時代的高新技術改造。

戶口制度

商鞅變法:(3)商鞅變法到底是成全了國人還是?

這套制度太公道了,別說今天還在用,就是這套制度,把全國的家底都搞清楚了。不但對秦國的人口進行了戶口普查,而且對商鞅還作了進一步的規定,到了歲數,必須分戶,禁止人們隨意出遊,出村要看路,不準私設旅館。

秦國的天空永遠飄著五個字:誰都不要跑!

秦國的政體,商鞅按照郡、縣、鄉、亭、裡、伍的金字塔結構來設計。

課本上只講鄉級,今天我們講一些基層的,上面這些高樓大廈後面劉邦入咸陽時會系統地講的。

五家為一伍,領導是伍長。(伍長管5人)

十家為一什,領導是什長、(什長管50人)

百家為一里,領導是里長。(里正管500人)

十里為一亭,領導是亭長。(亭長管5000人)

十亭為一鄉,領導是鄉長。(鄉長管5萬人)

十鄉為一縣,領導是縣令或縣長。(萬戶為令,小於萬戶為長)

十縣為一郡,領導是郡守。

上邊有主管領導,下邊有一幫副手。縣丞、尉、斗食、佐史等官。鄉下人有爵位,嗇夫(負責司法和賦稅),遊徼(轄區治安)。亭有盜賊(負責治安),亭有盜賊(負責後勤)。從上面數字看,最後可以追查到每個人頭大,比如說,要你在100人裡面找一個蛛絲馬跡,你頭就暈了,現在只需要從五個人身上找,你很輕鬆就找到了。

以上職位下還有各種細分,總之是層層負責,層層落實,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就一絲不苟地追查下去,然後嚴刑峻法!

戶籍改革對商鞅產生了怎樣的重大影響?

從那以後,秦國就有了國體。從前,土地在士大夫手中,打仗,修水,找誰要錢,費力不周,除了錢還得上來,最可惡的是誰家有多少家底,我的最高領導人什麼也不清楚。國難當頭,國君最大的心願就是我能調動多少兵馬來平定這場戰爭?我們需要誰來動員?如今新社會,生活更加便利。現在全國有多少地,我們清楚。一年打多少糧,我們也清楚,全國多少戶,我們更清楚。種地的人有多少,門兒清啊。有多少人能上戰場?更是清楚!

“四清”之後,才能集中精力辦大事,才能取得顯著成效。

商鞅變法:(3)商鞅變法到底是成全了國人還是?

事實上,自古以來,圍繞土地,就是解決社會問題特別是農民問題的最佳切入點。清理土地帳目,鼓勵開荒,這是各個朝代早期的一種標誌做法。把農民的土地種下去,讓農民自己養活自己,別無他法,解決了最大的社會不穩定因素。包括到做一家公司,如果你連你公司多少人,你不知道。你公司有多少客戶你不知道。你公司一年能做多少產值你不知道。你公司能發動多少新專案你不知道。那你就是賺運氣的錢!別笑,在商鞅和李俚之前,哪真是兩眼一抹黑。所有的決策都是靠蒙!

百姓有活路,有恆產,自然就有恆心,自然也就腳踏實地的做順民,老老實實的受著統治者的剝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