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明明會武功,偏偏要靠才華吃飯:孔子力能扛鼎,弟子曾是遊俠!

孔子門下有七十二賢人,這七十二賢人性格迥異,才幹非凡,出身也天壤之別。

在這些賢人當中,有善於經商理睬的端木賜;有吳起恩師的曾參;有氣量宏達,舉賢任能的子弓。由於這些賢人的聚集,孔子的言論思想得以流傳於世,儒家學派體系得以發揚光大。

在千百年來儒家學術發展過程中,儒教逐漸成為文弱的代名詞,儒士成為男子柔弱無能的代表。

但有這麼一個人,他性格勇武剛烈,智慧敏銳超凡。曾經以輕蔑的視角看不起孔子,一言不合拔刀相向,死前帽纓被人斬落,寧願正冠而死,不願邋遢而活。他正人衣冠慷慨赴死的典故傳頌至今,為後世所敬仰,他就是孔子得意弟子————仲由。

明明會武功,偏偏要靠才華吃飯:孔子力能扛鼎,弟子曾是遊俠!

仲由,字子路,魯國卞人也。

年輕時的子路,相貌英武,史載“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雞,佩豭豚,”儼然一副仗劍闖江湖的遊俠派頭。

在遇到孔子之前,子路好打不平、狂放不羈的性格極為明顯。

然而遭遇孔子之後,這位張狂的年輕卻拜倒在孔子門下。

這又是為何?

在我們印象中孔子是周朝禮樂教化文質彬彬的代表,然而,很少人能將孔子與力能扛鼎的大力士聯想在一起。

據《呂氏春秋》載:“孔子之勁,舉國門之關,而不肯以力聞。”,另據《淮南子》描述“孔子之通,智過於萇宏,勇服於孟賁,足涉郊菟,力能招關”。

明明會武功,偏偏要靠才華吃飯:孔子力能扛鼎,弟子曾是遊俠!

翻譯過來就是說孔子的勇猛超過了勇士孟賁,跑起來能追兔子,單手用力可以推開城門……

這完全顛覆了傳統印象中的孔子形象。

力氣超過了與秦武王嬴蕩舉鼎的孟奔;單手推開厚重的城門(讀者認為單手推門很容易,建議去北京單手推下故宮城門)。

正是有著這樣一張面孔的孔子,卻將自己的勇武隱而不露,舉止謙和,遊學說教。

終於,狂放不羈、遊俠勇武的子路遇到了人高馬大、一身書氣的孔子。子路以360度無死角的白眼瞥了孔子全身上下。

孔子微微一笑,便輕鬆搞定收服了子路。

怎麼收服的?史書沒有記載,只是一句簡單的“孔子設禮稍誘子路,子路後儒服委質,因門人請為弟子”。

這就讓後世不少人對孔子如何降服這位狂放不羈、勇武過人的子路產生了無限遐想。

歷史雖沒有記載孔子具體降服子路的過程,但可以作個合理的猜想。

首先,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作為一代先賢聖哲,孔子不可能跟子路兩個人相互幹一架,然後收了子路。其次,孔子很看重為人師表的標榜作用,這就決定了他不會採取暴力方式降服子路。

那麼最有可能的一種和平收服的方式,就是孔子跟子路扳手腕,結果子路輕鬆被孔子秒殺!孔子隱而不露的做法也深深震撼了子路,加上孔子順勢利導,從而不費吹灰之力降服子路於門下。

明明會武功,偏偏要靠才華吃飯:孔子力能扛鼎,弟子曾是遊俠!

不管怎麼說,狂傲不羈的子路最終還是拜入了孔門,並由此開啟了一生追隨孔子;追隨儒家思想的步伐。

子路在孔門下,孔子經常教導子路要“先之,勞之”(也就是說要自己以身作則,百姓才會甘願領命),對於子路提出的“君子尚勇乎?”,孔子的教導是“義之為上。 君子好勇而無義則亂,小人好勇而無義則盜 。”(仁義為上,君子不崇尚忠君仁義,就喜歡犯上作亂,小人崇尚武力,就會偷盜搶劫)。

慢慢地,在孔子潛移默化的敦敦教導之下,原先狂傲不羈的子路,匪氣全無。這為子路日後以仁從政鋪平了思想道路。

公元前496年,子路做了衛國實際掌權者孔悝的蒲邑的“蒲大夫”,在子路的治理下,衛國社會風氣得到了極大好轉,百姓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人民安樂,國家欣欣向榮。

孔子看到了子路的從政業績對子路大為讚賞。

公元前480年,蒯聵的姐姐、孔俚的母親伯姬,脅迫孔俚,要他弒君擁立蒯聵為王。當時的國王衛出公聽到風聲,逃到了齊國。

這時,子路聽說後就趕回了國都制止蒯聵犯上作亂的行徑,蒯聵命石乞揮戈刺向了子路,子路急忙閃躲,戈戟刺落了子路的冠纓,子路說出了儒家士人的千古名言:“君子死,冠不免。”從地上撿起帽纓重新系在頭上,在子路系帽纓的過程中,蒯聵的侍衛一擁而上將子路剁成了肉醬。

孔子聽說子路慘死於衛國心痛不已,每每想到子路,連續幾天都不肯吃肉。

子路明明可以避免一死的,為何最終命喪衛國?

首先,子路在拜入孔門前,以好打不平、狂傲不羈的遊俠性格縱橫於江湖,因此很不注重衣冠禮數。對於孔子來說,衣冠的整潔,是對自己也是對他人的尊重。

明明會武功,偏偏要靠才華吃飯:孔子力能扛鼎,弟子曾是遊俠!

《春秋左傳正義》有云:“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因此子路的死昭示著捍衛華夏衣冠,禮儀之大,是對孔子禮儀精神最好的詮釋,也是對春秋時代禮崩樂壞的悲壯奮擊。

其次,子路剛烈伉直的個性和忠君護國的儒家理想註定了子路壯烈悲劇的收場。子路的個性極為正直不阿,即便面對自己最為尊重的老師孔子,也不會有任何收斂。

子路剛直不阿的性格在孔子見南子這件事情上表現的尤為明顯。

魯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孔子帶領子路等人來到衛國,衛靈公的夫人南子召見孔子,孔子欣然赴約,見南子回來後,子路大為光火,認為老師的所作所為完全背離孔夫子平日裡敦敦教導的“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的儒家教義。孔子下不來臺,最後只得被逼舉手起誓:“予所不者,天厭之!天厭之!”,意思就是說,我要是做了見不得人的事情,天打雷劈!天打雷劈!可見子路伉直不曲的性格。

明明會武功,偏偏要靠才華吃飯:孔子力能扛鼎,弟子曾是遊俠!

孔子曾教導弟子“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對於在衛國大顯身手的子路,內心肯定也對衛國國君感激不盡,因此,在面對蒯聵作亂弒君之舉,作為有著完整人格和懷抱儒家理想的子路更不可能袖手旁觀,苟且偷生。內心自然也會有著強烈的忠君護國的思想。在孔子聽說衛國內亂後長嘆道:“嗟乎,由死矣”,可見作為恩師的孔子早已料到了子路慘烈的人生結局。

也許有人覺得子路的死法很迂腐。但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為了捍衛儒家士人的仁義忠君,為了維護心中神聖不滅的理想,在禮崩樂壞的春秋,子路的逝去,無疑挺立起了一個民族仁義禮智信的千秋脊樑,無疑塑造了一個民族的溫潤如玉的靈魂和崇文尚武性格。當我們回顧到春秋時代,我們可以自豪的向世界大聲宣告,我們才是龍的傳人,我們才是華夏民族靈魂的繼承者,我們這個民族才是未來世界冉冉升起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