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除了陶淵明和木蘭詩,兩晉南北朝的文學還有啥可說的?|兩晉南北朝史話連載30

除了陶淵明和木蘭詩,兩晉南北朝的文學還有啥可說的?|兩晉南北朝史話連載30

本篇系精編經典中國通史之

《兩晉南北朝史話》 連載30(點選看上篇)

,歡迎收看。

01、駢文:最具時代特徵的文風

兩晉南北朝是駢文(即駢體文)盛行的時代。當時不僅文學作品用駢文寫,就是一些應用文字,如詔書、表章及學術著作也用駢體文寫。如著名的《文心雕龍》就是用駢體文寫的。

可以說,這時期幾乎一切文體都駢偶化。

駢是對偶、並列的意思。所謂駢文,就是一種要求詞句整齊對偶的文體;同時也重視聲韻的和諧、詞藻的華麗。

對偶就是把字數相等的兩個句子排在一起。一般都為四字句或六字句。

對偶是漢語特有的句式,因為漢語為獨音體文字,可以字數相等並講究詞義對稱。不僅上下兩句字數相等,而且句式相同,相對的詞其詞性也基本相同,使人讀時音節和諧。駢文還講究辭藻的敷設、典故的運用。

中國古代,為了使文章動人,在散文中插入個別整齊對偶的句子是有的。但是後來,文章中的駢偶化已不再是個別句,而是通篇如此。這種文章駢化的趨勢,在東漢已經逐漸形成,到兩晉南北朝達到了高峰。南朝劉宋時顏延之、謝莊作文講究雕琢藻飾、用典故,世稱“顏謝”。

齊梁之際,駢文達到最繁榮時期,以沈約、任昉、謝朓、王融等人為代表的所謂“永明(齊武帝年號)體”,修辭更加工整。沈約為當時文壇領袖,創四聲八病之說,規定詩中要講究“平、上、去、入“四聲的分別,要避免八種韻律上的毛病。

這樣,在文章中更要有意識地調節聲律。每聯句末兩字聲音,平仄互異;而上下相連的兩聯,音節又相對立;句法上力求勻稱,有抑揚頓挫之美。

南北朝末年的徐陵、庾信的作品被奉為駢文的典範,稱為“徐庾體”。徐陵曾編《玉臺新詠》,其序文是一篇辭藻華麗、對仗工穩的駢文。

庾信是六朝集大成的作家,也是唐代詩歌的先驅。他初在梁做官,後西魏滅後梁,被留在西魏北周。

其代表作《哀江南賦》的序雲:

信年始二毛,即逢喪亂,藐是流離,至於暮齒。燕歌遠別,悲不自勝;楚老相逢,泣將何及。畏南山之雨,忽踐秦庭;讓東海之濱,遂餐周粟。下亭漂泊,皋橋羈旅。楚歌非取樂之方,魯酒無忘憂之用。追為此賦,聊以記言,不無危苦之辭,唯以悲哀為主。

這篇序文也是用駢文寫成。敘述了作者對家鄉的思念感情。杜甫說:“庾信生平最蕭瑟,晚年詩賦動江關。”又說:“庾信文章老更成。”指出了庾信後期生活遭遇與創作的關係,肯定了他的成就。

梁文學家丘遲所作《與陳伯之書》,是駢文中的優秀之作。南朝梁天監四年(505),臨川王蕭宏領兵北伐,受到北魏平南將軍陳伯之的阻擋。

陳伯之原為南朝齊江州刺史,蕭衍代齊,他降梁,仍領原職。後因懼禍,於天監元年(502)投奔北魏。但在北魏,他並未受到特別重用。對梁也沒有深刻仇恨。

丘遲在蕭宏軍中任諮議參軍,領記室。他受命寫信給陳伯之,勸他歸降。

文章第一段雲:

將軍勇冠三軍,才為世出。棄燕雀之小志,慕鴻鵠以高翔。昔因機變化,遭遇明主;立功立事,開國稱孤。朱輪華轂,擁旄萬里,何其壯也!如何一旦為奔亡之虜,聞鳴鏑而股戰,對穹廬以屈膝,又何劣邪!

信的開頭,著筆渲染陳伯之往日的才志和事功。大意是:陳將軍的勇敢是全軍第一,才能也是當今傑出的,不貪戀燕雀的安逸,胸懷鴻鵠般大志。過去你順應時機,投奔了聖明的君主,建功立業,成為開國元勳,乘著塗著丹漆的華美的車子,持節統治著廣大地區,氣勢是何等的雄壯啊!

接著又把他投奔北魏後惶惶不可終日的狀態加以對比:怎麼一旦成為逃跑投敵分子,聽到箭響就大腿發抖,在北魏人的帳篷裡卑躬屈膝,又是何等的卑劣啊!

這樣,一“壯”一“劣”的鮮明對立,就使陳伯之在心理上發生了動搖。丘遲在信中繼續說明梁王朝對他是寬大為懷的。並告訴他家庭平安。又以利害關係開導他,舉出歷史事實告誡他。指出他投靠北朝是“魚遊沸鼎之中,燕巢于飛幕之上”。

最後,寫出下面一段話:

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見故國之旗鼓,感生平於疇日,撫弦登陴,豈不愴悢!所以廉公之思趙將,吳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將軍獨無情哉!想早勵良規,自求多福。

大意是:三月暮春天氣,江南草木欣欣向榮,鮮花開在樹上,黃鶯飛來飛去。當你看到故國軍隊的旗鼓,回想起過去的生活,拿著弓箭,登上城樓,怎麼能不悲傷!廉頗之所以很想再成為趙國的將軍,吳起臨走時望著西河而落淚,這就是因為人對故鄉有感情啊,將軍難道獨獨沒有這種感情嗎!希望你早日作出安排,自己去求得更大的福氣。

這裡對江南風光的描寫,從感情上喚起了陳伯之對故鄉景物的回憶。後又舉 名將廉頗、吳起的範例,以反詰句從感情上打動他。文章文辭清麗、情意纏綿,用事精當,足令受者惻然心動。後來陳伯之果然帶了八千兵士投降了。

在兩晉南北朝,由於門閥士族生活貧乏,他們的文風只追求形式上的辭藻華麗和對偶工整,因而使一切文章都駢偶化。駢文大部分空虛貧乏,沒有什麼現實意義。但也有少數作品有一定內容;有一些文章寫山水景色,清新優美,有一定成就。

如梁吳均的《與朱元思書》,寫從富陽到桐廬一段的山光水色,景物奇麗,富於詩情畫意,是駢文中的佳品。

此外,也應看到,沈約為首的“聲病說”,也為我國詩歌講求聲律奠定了基礎,對後來律詩、絕句等發展有很大影響,這也是一點積極作用。

02、田園詩人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晉宋之際,正當文壇上盛行雕琢綺麗的形式主義文風時,出現 了一位

現實主義詩人陶淵明。

他留下的120多首詩中,大多是真實反映他對現實生活的態度和思想感情,沒有華麗或艱澀的詞句,語言自然平易近人。“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許多歌唱農村景色和村居生活的詩,平淡、樸素,散發著泥土的清新芳香。

由於陶淵明的詩大多描寫田園的悠閒生活,因此被人稱為"田園詩人"。田園詩也就成為中國詩史中的一個流派。

陶淵明(365-427),字元亮,號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潛。尋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曾祖陶侃作過大司馬。祖父陶茂、父陶逸曾做過太守。但到陶淵明時,家道中落,生活艱難。

陶淵明受到傳統儒家文化地薰陶,少年時就懷著建立功業的壯志,"憶我少壯時……猛志逸四海”。

東晉太元十八年(393),他29歲時,出來做本州江州(治柴桑,轄境相當今江西福建)的祭酒,不久辭歸。

元興三年(404),到了40歲,又出來作劉裕的鎮軍參軍。

在官場,他目睹了統治階級內部的勾心鬥角,爭權奪利,諂上驕下,汙濁腐朽,感到這個黑暗的社會是和他志氣和個性格格不入的。因而

三次出仕,又三次歸隱。

在他41歲時,由於家貧,子女幼小,為生計所迫,他又出仕彭澤縣(今九江市東彭澤西南)令。到任不久,他就感到內心十分矛盾。“飢凍雖切,違己交病”。吃飯穿衣雖然重要,違反本性,則在精神上更大的痛苦。

一天,郡裡督郵到縣。縣吏勸他“應束帶見之”,以示恭敬。陶淵明本性正直耿介,說:“我豈能為五斗米的俸祿而折腰向鄉里小兒!”當天就離職還鄉。

這次出仕僅80天。從此不再出來做官。以後20年,在農村度過終生。

陶淵明回家後,寫了一篇《歸去來辭》,描寫他歸家後的喜悅心情。同時,他認為過去出仕是“心為形役",即心志為形體役使,為生活所迫違反了本願。現在則是“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下決心與腐敗的官場決裂。

這是陶淵明思想上的一次飛躍。以後,他經常參加勞動,接近勞動人民,從生活中吸取了養料,使他的作品具有真實感情和強烈的生活氣息。他的許多傑出作品都是在歸隱後寫的。

他歸隱後寫的有名的《歸園田居》,以興奮的心情寫出了田園景物的美好和他對生活的熱愛。其中第一首寫道:

在詩人筆下,農村裡的田園景物是多麼美好。十多畝宅地,八九間草屋,堂前是桃李,屋後榆柳成蔭。遠處炊煙裊裊,近處幾聲雞鳴狗吠。詩人不厭其煩地敘寫住宅遠近景物,正是為抒發剛從塵網中脫身回到自由境地的一種歡舒心情。

更重要的是,詩人流露出他不願與現實的官場同流合汙,不願意違心地隨俗浮沉。他把仕途稱為"塵網”、“樊籠",他感到離開他所憎惡的汙濁世俗,就好像鳥飛歸山林,魚游回池塘。

陶淵明棄官歸隱後,在44歲那年家中遭到一場火災,舊居被燒燬,他的農田又不斷受到災害。這時他“夏日抱長飢,寒夜無被眠",有時甚至不免於乞食。

但難能可貴的是,即使在這樣困難的境地裡,他仍然潔身自守。有一天,他臥病在床,已有幾天斷糧。江州刺史檀道濟送來了米和肉,對他說:"賢者處世,天下無道則隱,有道則至。今天你何苦如此呢?"勸他出仕。

陶淵明答道:“我哪敢與賢人相比呀!"拒絕了檀道濟的勸說,對他送來的米肉,亦“揮而去之”。表現了詩人不願意與這些貴族官僚沆瀣一氣的高尚氣節。

不久,

陶淵明在貧病交迫中去世,終年63歲

陶淵明的代表作品中有一篇是《桃花源記》。那是《桃花源詩》的序,是一篇優美的散文。故事大意是:

東晉太元(373-396)年間,有一個武陵捕魚人,沿著溪流划船前行,走迷了路,忽然發現 一片桃花林。漁人十分奇異,繼續往前。林的盡頭正是溪流的源頭,有一座小山,山邊有一小洞,洞口隱約有光。

漁人下船入洞,開始很狹,走了一段,眼前突然開闊明亮。裡面土地平坦,房屋整齊,風景秀麗,男女老少衣著與眾不同,個個安適自樂。他們見了漁人,十分驚奇,問從何而來。

漁人一一回答。於是便邀請漁人至家中,殺雞溫酒款待。漁人從談話中知道他們的先人是避秦亂住到這裡來的,久而久之,遂與外人隔絕。不知道世上已經歷了秦漢魏晉等朝代。

村人得知外界訊息,個個嘆惋不已。數日後,漁人告辭。在回家路上處處做了標記,到了武陵郡見了太守,說了如上情況。太守立即派人隨漁人前往,尋找標記,結果迷了路,什麼也沒找到。以後就再也沒有人到過桃花源。

這是一篇美麗動人的寓言,描寫了一個烏托邦式的理想社會。

桃花源的社會是多麼令人嚮往!那裡沒有官吏,沒有捐稅,“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沒有壓迫、沒有欺詐, "怡然有餘樂,於何勞智慧",一切都是淳樸安樂。

這與現實社會中爾虞我詐,欺壓剝削,動盪不安,對比多麼鮮明!詩人對這個理想社會的嚮往,曲折表達了他對現實社會的不滿。詩人的思想與鮑敬言的《無君論》一脈相承,表達了一種追求幸福生活的理想。

陶淵明的詩表達了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反映了對黑暗現實的強烈不滿。他的堅貞不屈的精神,是我國知識分子高尚品質的體現,對後世文人有一定的教育意義。他的詩的思想內容和藝術風格,對後世有巨大的影響。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瑰寶。

除了陶淵明和木蘭詩,兩晉南北朝的文學還有啥可說的?|兩晉南北朝史話連載30

03、南北朝民歌:《敕勒歌》與《木蘭詩》

民歌是從民間產生或直接受民間文學影響而產生的,是勞動人民真摯感情的流露。

南北朝是中國文學史上民歌又一個發展的高峰。當時的一些民間作品,因為主要是樂府所蒐集,後人就稱為“樂府詩"。

這些詩集在北宋郭茂倩所編《樂府詩集》中,分別隸屬於“鼓吹曲”、“相和歌”、“雜曲”、“清商曲”、“橫吹曲”、“雜歌謠辭“六類。

南朝的樂府民歌流傳下來的有480餘首,全在“清商曲”之部。這些民歌分為“吳聲歌”、“西曲歌”、“神絃歌”三部分。“吳聲歌”產生於江南,以當時首都建康(今南京市)為中心。這裡是當時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產生時代大致在東晉至宋文帝時。

“西曲歌”產生於長江中游和漢水兩岸的城市,以荊(今湖北江陵)、郢(今湖北宜昌)、樊(今湖北襄樊)、鄧(今河南鄧縣)等地為中心。這裡是西部軍事重鎮,經濟文化也很發達,產生時代大致在劉宋初至梁時。

這些詩由於地域不同,風土情調迥異。吳歌婉曲柔和,西曲急迫緊促,但都是描寫愛情相思和離愁別恨的情歌,多出自女子之口,具有纏綿婉轉、清新秀麗的特點。

“神絃歌”為民間祭歌,數量極少,內容也較簡單。

“吳聲歌”中以《子夜歌》最著名。一共42首,都以描寫少女熱戀為題材。它往往運用單純樸素的語言,來表達少女的天真和痴情。如:

寫少女夜晚相思出神,不能入眠,彷彿聽見情人斷斷續續的呼喚聲,而空自答應。

又如:

這首詩說一個少女把自己比作北極星,愛情專一,而所愛的男子卻猶如白日,朝東暮西。

“西曲歌”中,大都是描寫女子在水上船邊與旅客的離別感情。如:

江津在湖北江陵附近。這裡布帆叢集,遠行船隻很多。詩歌描寫了女子送行時的深厚感情。

南方流傳下來的民歌,由於主要產生於長江中下游商業城市,因而多數反映城市生活,很少鄉土氣息,但其所抒寫的感情仍極真純、質樸、健康,與統治階級的“宮體詩"截然不同。

在形式上,它一般都是五言四句,對以後唐代五言絕句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

北朝樂府民歌大部分收集在“梁鼓角橫吹曲”中,共約60多首。一部分從少數民族語言翻譯,一部分是北人用漢語創作的。其中也有不少漢族的民歌。

北朝民歌題材寬廣、內容豐富。除情歌外,還有戰歌、牧歌,以及反映人民痛苦生活的歌謠。

這些歌辭描繪了北方遼闊壯麗的景色,抒寫了健康坦率的愛情,表現了北方各民族英勇豪邁的氣概, 具有豪放爽朗、慷慨激昂的風格,其價值較南方民歌為高。

北朝民歌中,描寫遊牧生活的,以《敕勒歌》為代表作:

詩的作者斛律金(488-567),本為敕勒族酋長,為東魏開國功臣。孝靜帝武定四年(546),他隨高歡攻北周玉壁 (今山西稷山西南)。高歡失敗發病,軍中訛傳歡死。為安定士兵,高歡命斛律金唱此歌,自己和之。

歌本為鮮卑語,後由漢人用漢語記錄下來。

敕勒川本為敕勒族所居地名,在今內蒙古河套西北陰山之南土默川平原一帶。這首詩僅27字,卻寫出了渾樸蒼莽的草原氣息。陰山下空闊無垠的大草原,景色如畫,顯示了高度的藝術概括力。最後一句見出水草畜牧之盛,形象真切。全詩一氣貫注,音調渾壯,千百年來膾炙人口。

北朝民歌中最突出的代表作是《木蘭詩》。

詩中塑造了一位女英雄的形象。她在父老、弟幼而又必須出征的情況下,毅然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在戰場十年戎馬生涯,身經百戰,並未被同伴識破。勝利歸來後,她不要封官受賞,情願回到故鄉做一個普通的勞動婦女。

木蘭以一個年輕的女子做出了同男子一樣英勇的事業,是對封建時代男尊女卑觀念的大膽否定。她的淳樸、勇敢、堅毅、熱愛勞動、機智等性格,是中 華婦女各種優秀品質的集中表現,因而也成為廣大人民心目中的女英雄。木蘭這一藝術形象一直在廣大人民思想感情中閃耀著燦爛的光輝。

《木蘭詩》在藝術上也有很大特點。它以質樸生動明快的語言、詼諧的情趣表達出豐富的思想感情。它連續運用復疊和排比,造成節奏和音樂性。它敘事有詳有 略,“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四句,以精練的筆墨,勾畫出木蘭長期軍戎生活的一斑。

“爺孃聞女來”六句,以三排同樣的句式,極力鋪陳她將抵家時家人歡騰的 情景;接著又連用四個排句,敘述她到家時的急切、狂喜心情。

最後四句:“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兩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用雙兔的比喻作結束,把一件不平凡的事寫得好像僅僅是喬裝使人感到雌雄莫辨,讓讀者感到無窮的回味。

除了陶淵明和木蘭詩,兩晉南北朝的文學還有啥可說的?|兩晉南北朝史話連載30

《木蘭詩》產生的時代說法不一。大體上有漢魏說、南北朝說、隋唐說三種。近年來較多研究者肯定它是北朝詩。

從詩中反映北朝遊牧部族強悍尚武的社會風氣,從詩中黑山(或作黑水)、燕山等地名來看,

故事的背景可能是北魏和柔然的戰爭。

在南北朝,正當統治階級宣揚枯淡無味的玄言詩、奢侈腐朽的宮體詩時,民歌以其鮮麗活潑、雄健樸質的風格,為廣大人民群眾所喜愛和傳頌。這些民歌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勤勞、勇敢、善良的精神和品格,反映了人民追求和平幸福生活的願望和理想。它是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

除了陶淵明和木蘭詩,兩晉南北朝的文學還有啥可說的?|兩晉南北朝史話連載30

04、三部總結性的文學著述:《文心雕龍》、《詩品》和《文選》

南朝,主要在梁朝,產生了三部總結性的文學著述,就是《文心雕龍》、《詩品》和《文選》。這些作品的出現,主要是由於自曹魏建安年間以後,文學藝術由經學附庸轉而獨立發展,出現了文學史上空前繁榮的盛況;各種文學形式由發展而趨於成熟,於是文學批評也出現了空前繁榮的局面,也需要選錄優秀文學作品的文學總集。

《文心雕龍》,梁劉勰撰。50篇,3。 7萬多字。

劉勰(約465-約532),字彥和,山東東莞莒(今屬山東)人。世居京口(今江蘇鎮江)。幼年喪父,篤志好學,因家貧,依附和尚僧佑,做過佛經整理工作,同時也深入鑽研儒家經典。約在他三十三四歲時,寫成了《文心雕龍》一書。

這部書起初沒有引起人們注意,劉勰就揹著這部書裝成一個賣貨物的,等候當時大官僚、文壇領袖沈約出來,在他的車前送上去。沈約讀了,大加讚賞。從此,這部書才被看重。

劉勰在梁代官至步兵校尉,東宮通事舍人。50多歲時,出家當和尚,僧名慧地,不久死在佛寺裡,著有《滅惑論》等。

《文心雕龍》是一部總結性的文學評論專著,也可以說是古代的一部文學概論。內容主要有:

(1)文學總論,講文學批評體系的根本原則。認為文學作品必須有文采,但應該是由相應的內容所決定的自然文采;又認為應該以儒家經典為原則,以聖人為師,即所謂“師乎聖,體乎經”。這是全書的指導思想。

(2)文體論。論述了文體的起源和發展概況;解釋文體的名稱、意義;對各時期有代表性的文體進行評論;總結不同文體的特點及寫作要領。

(3)創作論。即創作應遵循的準則。諸如創作前素材的準備、創作過程中的 想象和構思,文章結構、篇章、造句、遣詞。大多是文學理論史上第一次所作專題論述。是本書的精華部分。

(4)批評論。即文學批評的方法和標準。既要注意內容、思想、主題,又要注意形式, 如佈局、造句、用典、聲律等。

最後一篇《序志》,說明作者寫此書的動機、意圖、態度,以及全書內容的安排等。是總結全書的自序。

《文心雕龍》針對當時雕章琢句的形式主義風氣,強調了文學的社會功能和內容。他認為文學應該經世致用;主張先內容後形式,內容對形式起主導作用。

《文心雕龍》成為文學理論和文學批評的鉅著,乃是在前人積累的基礎上加以發展和完善的結果。在這以前,討論文學的有曹丕的《典論》、陸機的《文賦》等,但都偏而不全。劉勰對於每一個具體問題都以專篇闡發,加以系統、全面、深入地討論。因而成為我國第一部文學批評專著,樹立了一個里程碑。

《詩品》是專門評論五言詩的文學批評名著。

作者鍾嶸(?-518),字仲偉,潁川長社(今河南許昌)人。梁時官至晉安王記室。成書大概在梁天監十二年(513)以後。

《詩品》是漢魏以來五言詩的總結。它把兩漢至梁122位作者 分為上中下三品,列入上品的11人,中品39人,下品72人。對每個作家都給以扼要的評語,直率褒貶,而在上、中品裡,並指出每家詩體的本源。

鍾嶸對評價詩歌的標準提出了正面主張:“韓之以風力,潤之以丹彩,使味之者無極,聞之者動心,是詩之至也。”“風力”是指內容,“丹彩”指詞藻,就是必須兼有充實的內容及華美的文采,耐人玩味,受到感染,這才是詩歌的高峰。

他在古詩中最推頌曹植,認為他的詩“骨氣奇高,詞采華茂”。

《詩品》反對當時貴族文壇的詩歌一味追求聲律,濫用典故。他認為這樣做“文多拘忌,傷其真美”、“文章殆同書鈔",違反了自然的真美與和諧。

他主張詩歌必須有真實的感情,有賴於客觀事物的感召,“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故搖盪性情,形諸舞詠。“

特別可貴的是,他重視廣泛的社會生活的矛盾,將它作為詩歌創作的動力。

《詩品》不足之處,是把作家分為上中下三等,並不能正確反映作家成就的高低。如把潘岳、張協置於上品;陶淵明、鮑照列為中品;曹操列為下品,都是不公正的。

但它畢竟開了結集評詩的先河。

《文選》,30卷,梁昭明太子蕭統(501-531)撰。

蕭統是梁武帝長子,因死後諡昭明,所以又稱昭明太子。他喜山水,愛好文學,其東宮藏書近3萬卷,名士雲集。

這部《文選》是他召集當時著名學士編纂的,故《文選》又名《昭明文選》。

《文選》是我國現存的編選最早的一部詩文總集。共收錄了從周代至六朝一千七八百年間130位作者的作品500餘篇。上起子夏、屈原,下至當時,按文體分為詩、騷、七、詔、冊等38類,各類中以詩、賦兩類所收作品為最多,約佔全書篇幅的一半。

選錄的範圍,凡屬經書、諸子、歷史傳記等一律不選,但歷史傳記中的贊、論、序、述卻可選錄。

蕭統對文章的選擇標準,在序文中作了說明,即“事出於沉思,義歸乎翰藻”。“事”指題材,描寫任何題材,必須有意義,經過深沉的藝術構思。“義”指文章思想內容,"翰藻”即有文采的辭藻。即在表現形式上必須有語言文采之美。所以在《文選》中辭藻華麗、聲律和諧的楚辭、漢賦及六朝 駢文佔去了相當大的比重。

《文選》問世以後,1000多年,一直行世不廢,成為一部有重大影響的選本。在我國浩如煙海的古籍中,除了儒家經典外,以一部書為學者們所研究而能成為一門學問的並不多,如研究《紅樓夢》,稱為“紅學”,而專門研究《文選》的,被稱為“選學”。

唐代以詩賦取士,注重文采,《文選》就成為讀書人的案頭必備書。唐士人說:“《文選》爛,秀才半”。大詩人杜甫告誡兒子要 "熟精《文選》理”。可見其影響之深廣。

《文選》最早註釋本,是唐高宗時代李善的《文選注》,引用古書1700種,被歷來學者推崇為"淹貫古今",大最亡佚的古籍賴此書得以儲存。

《文心雕龍》、《詩品》和《文選》三部書相輔而行,使後人可以大致瞭解齊梁以前文學的全貌。

更多版本可點選檢視:

本文編選自由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和讀史聯袂權威打造的中國讀本系列之《兩晉南北朝史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