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一僧人被種家軍統帥暴打後建功立業名垂青史,此僧人就是魯智深?

人們習慣把种師道稱作老種經略相公,种師中稱作小種經略相公。但是在《水滸傳》中,老種經略相公成了小種經略相公的父親,於是大家都糊塗了:他們不是哥倆嗎,怎麼成了父子了?其實這不需要奇怪,即使說他們是祖孫也有可能,因為種家軍到了种師道种師中這一輩,至少已經是第三代了(種世衡上面還有大儒种放),他們的爺爺種世衡、父輩“三種”,都可以被稱作老種經略相公。而在正史中留下記錄、其部下有一位和尚的,只有老老種經略相公種世衡——不但《宋史》中有記載,宋人沈括的《夢溪筆談》記載更為生動詳細。

施耐庵先生作為一位飽學鴻儒,自然是熟讀《宋史》和《夢溪筆談》的,所以我們有理由懷疑:那位被種家軍統帥暴打後建功立業名垂青史的僧人,有沒有可能就是花和尚魯智深原型?或者我們更願意相信:被老鍾經略相公痛打的那位僧人,就是魯智深,他的一切經歷和遭遇,就是跟種世衡合作出演的一場潛伏。

一僧人被種家軍統帥暴打後建功立業名垂青史,此僧人就是魯智深?

野利兄弟很能打,種世衡很頭痛,所以不斷網羅異能之士,就這樣,一位僧人進入了種世衡視線,而這位僧人的性格脾氣簡直跟魯智深如出一轍:“有紫山寺僧法崧,剛果有謀,以義烈自名。世衡延置門下,恣其所欲,供億無算。崧酗酒,狎博無所不為,世衡遇之愈厚。”

這位僧人法號法崧,俗家姓名卻不叫魯達,而是叫王嵩王光信——其實這名字也是種世衡給取的:“(法崧)趫(敏捷、壯)勇善騎射,習知蕃部山川道路。世衡出兵,常使為鄉(向)導,數蕩族帳,奏以為三班借職(入仕者先為三班借職,轉三班奉職,以次遞遷,最高可至節度使),改名嵩。”這樣看來,種世衡是要把法崧和尚當做節度使來培養的。

一僧人被種家軍統帥暴打後建功立業名垂青史,此僧人就是魯智深?

法崧和尚無辜捱揍,始終不肯屈服,咋打都是那句話:“崧,丈夫也!公聽奸人言,欲見殺,則死矣。終不以不義自誣。”法崧沒有屈服,種世衡服了,親自給法崧鬆綁,讓他沐浴更衣酒足飯飽之後,這才說了實話:“我知道你沒有犯錯誤,這麼做就是要試試你的忠心。我準備使一招兒反間計,離間野利遇乞和李元昊的關係,但這件事需要一個硬骨頭去完成。如果事情敗露,你會面臨危險和酷刑,你能堅持不背叛我嗎?”法崧的回答頗有後來的魯智深風範(崧默然曰):“試為公為之。”

一僧人被種家軍統帥暴打後建功立業名垂青史,此僧人就是魯智深?

種世衡跟法崧密謀數日,制定了若干應急預案,臨別的時候,種世衡脫下自己身上的棉襖給法崧穿上:“北邊很冷,這件棉襖就當臨別禮物吧。你到了對面,一定要跟野利遇乞搭上關係,所以你第一件事千方百計大張旗鼓就是求見野利遇乞!”

一個遠來的和尚不念經卻要求見大人物野利遇乞,自然引起了西夏有關部門的懷疑,就把法崧抓起來送到了李元昊那裡,而且在棉襖的領子夾層,發現了種世衡寫給野利遇乞的親筆信,而且那親筆信裡有很多貓膩(詞甚款密)。這下“事情敗露”了,而法崧根本不知道老種還玩兒了這一手,於是他又開始捱揍,並一如既往地堅強不屈(崧初不知領中書,虜人苦之備至,終不言情)。

一僧人被種家軍統帥暴打後建功立業名垂青史,此僧人就是魯智深?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就按照種世衡的設想發展了:“遇乞終以疑死。”而法崧因為骨頭很硬,所以暴打不死,最後還成功逃回種家軍,並且帶回了很多重要情報:“崧邂逅得亡歸,盡得虜中事以報。”種世衡的上級龐籍(就是那個被抹黑成奸臣的龍圖閣直學士、樞密使、太子太保、穎國公龐籍)專門上表為法崧請功,於是法崧被宋仁宗趙禎召見,並被任命為“右侍禁、閣門祗候”最後升遷至“諸司使”。

一僧人被種家軍統帥暴打後建功立業名垂青史,此僧人就是魯智深?

據沈括的記載,種世衡把法崧派出去,就沒打算讓他活著回來(世衡本賣崧為死間,邂逅得生還,亦命也)。這時候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在水滸傳中,老種經略相公把魯提轄派到小種經略相公的渭州之後,就撒手不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