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社工故事 | 浙江社工袁夢姣自創“望聞問切”四診法助吸毒者重返社會

年僅30歲,她在浙江省海寧市公安局禁毒大隊的指導下,自創了一套汲取中醫學靈感的“望聞問切”四診法;透過三年的時間,幫助原本吸食毒品的雙胞胎兄弟,走出毒癮的泥潭,共同創業經營淘寶店。她就是袁夢姣——海寧市海洲街道禁毒辦專職禁毒社工,工作七年來,她已成功幫教吸毒人員百餘名融入社會。

近日,在海寧和嘉興兩地禁毒主管部門的指導和推薦下,袁夢姣的教案《東方思維薰陶下的禁毒之路》斬獲國家禁毒辦舉辦的全國社群戒毒社群康復優秀教案評比大賽一等獎。這也是浙江省在本次大賽中唯一獲得一等獎的作品。

自創“望聞問切” 幫教發分階段落實

2013年夏天,袁夢姣接手了雙胞胎兄弟林雄和林英(化名)這兩位幫扶物件,幫扶期限為三年。哥哥林雄2004年便開始觸碰毒品,弟弟林英跟著哥哥在2013年開始吸食冰毒。倆人都沉溺不良嗜好中無法自拔。

袁夢姣總結以往工作經驗,積極諮詢禁毒主管部門後,根據兄弟倆的實際情況,汲取中醫學理論,逐步摸索、創立了一套“望聞問切”四診法。“望”即觀察服務物件的言行舉止;“聞”即耳聞服務物件身邊人的反饋;“問”即與服務物件面對面交流,拉近距離;“切”即切中要害,總結素材,分析問題,概述需求。

“根據以往的工作經驗,我覺得直接與服務物件接觸效果並不好。得先從觀察和側面瞭解入手,再與其接觸並分析總結問題,最後給出解決途徑。”袁夢姣解釋。

事實證明,這套方法為後期幫助兩人戒毒康復打下了基礎。透過“望”和“聞”,袁夢姣瞭解到兄弟兩人有一些相同的毛病,比如從小混跡社會,吸毒成癮無法脫離毒友圈;不務正業,無法獨立生活;但同時兩人的性格又截然相反,哥哥林雄性情暴躁易怒,弟弟林英則溫和沒有主見。

於是,袁夢姣在為兩人設定“遠離毒友圈徹底脫毒總目標”後,又制定了接受社工心理輔導和規劃人生自力更生的小目標:林雄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與人為善;林英要增強自信心,鞭策自己迎接未來。

吃到“閉門羹” 卻以堅持真誠感化

雖然“望聞問切”四診法解決了前期的鋪墊工作,但要開啟兩兄弟的心扉、獲得他們的信任才是最關鍵的一步。

“怎麼又是你?”“我們的生活不用你操心!”有過幾次,兩兄弟直接把袁夢姣拒之門外。

“有時候的確挺傷心。每當這種時候,我就會告訴自己,只要再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真誠,就能讓他們感受到我的善意。”

用最大的真誠與對方接觸溝通,袁夢姣最終獲得成功。

在一次與林氏兄弟家人的接觸中,袁夢姣瞭解到弟弟林英在吃完夜宵回家時遭遇車禍,導致小腿腿骨粉碎性骨折。而他無力支付醫療費,家人們正為這個事情而犯愁。

聽到這裡,袁夢姣馬上給林英戶籍所在社群的負責人打電話核實情況,並向街道禁毒辦負責人彙報具體情況,希望幫林英儘快申請救助金。經過一系列審批手續後,袁夢姣將救助金和慰問品送到了林英的病床前,由此打開了兄弟倆人的心扉。

樹立信心 幫助兄弟倆戒毒康復

取得兄弟兩人的信任後,袁夢姣便開始了下一步工作。

首先,袁夢姣帶他們加入支援小組,與其他有類似經歷的戒毒康復人員一起互動治療,相互支援。同時,她還認真給兄弟倆做心理輔導,讓他們從瞭解自我、樹立信心開始,逐步重建親情友情網,建立職業生涯規劃,從而實現改過自新。她也經常鼓勵林氏兄弟的家人和朋友在兩人戒毒康復的過程中給予兩人充分的愛和耐心,幫助他們迴歸正常軌道。

經過3年的努力,兄弟倆的生活逐漸漸有了起色,還一起自主創業,開起了淘寶店。

“這是一個很有代表性的案例。”袁夢姣在案例裡總結,弟弟與哥哥相比之所以能成功達標,有一個重要原因是他有家庭。家庭給了他更多的牽絆和責任。所以,在戒毒康復的過程中,家人的陪伴真的非常重要。

2016年夏天,袁夢姣對林氏兄弟的幫扶期已滿。在海寧市公安局禁毒大隊的全力指導和推薦下,袁夢姣將幫助兄弟倆戒毒康復經驗,整理成教案《東方思維薰陶下的禁毒之路》,報送參加全國社群戒毒社群康復優秀教案評比大賽。而這個教案因其典型性和借鑑性強,成效明顯且提煉出特色工作方法而被國家禁毒辦青睞。

袁夢姣坦言,“其實,林氏兄弟的改變是大家一起努力的成果”,比如市裡重視禁毒工作,建立了三級禁毒工作網路,組織專門力量幫助相關人員戒毒康復。

“市禁毒辦秉承‘以人為本’理念,自2016年6月啟動禁毒社會化服務專案以來,進一步深化社群、社會組織、社會工作人才‘三社聯動’,與有關職能部門合力,全力幫助服務物件戒毒脫毒。同時,藉助綜治網格平臺網格化管理有效管控在冊吸毒人員,在管理中強化服務,在服務中實現管理,促進戒毒人員迴歸社會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海寧市公安局禁毒大隊大隊長李振濤介紹,目前,海寧全市共配備禁毒社工60人,透過社工幫扶,社群戒毒社群康復有效執行率99%,戒毒康復工作平穩有序開展。

作者:

見習記者 吳平 通訊員 王振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