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崇禎帝為何“發瘋”,在明朝滅亡前夕,幹掉兩個內閣首輔?

從明宣宗開始,內閣的地位越來越重要,雖無宰相之名,卻有宰相之實。而在內閣的輔臣中,以首輔的地位最高,“明重首揆,次輔幾不敢與齒”。所以在明朝歷史上,內閣首輔大多是得到皇帝信任的,甚至以“先生”稱之。可是到了崇禎帝統治後期,他卻突然“發瘋”,居然先後將兩位內閣首輔賜死!

如果從明宣宗算起的話,明朝統治時期只有三位內閣輔臣是死於非命的,其中兩個是被崇禎帝幹掉的。第一個被殺的嘉靖帝時期的夏言,之前已經寫過文章,介紹過此人了。第二個是崇禎時期的薛國觀,第三個是崇禎帝時期的周延儒!那麼,崇禎帝為何打破明朝記錄,在他統治時期內幹掉兩個內閣首輔呢?

崇禎帝為何“發瘋”,在明朝滅亡前夕,幹掉兩個內閣首輔?

一、薛國觀之死

薛國觀是陝西韓城人,於萬曆四十七年考中進士,先後擔任過萊州推官、戶部給事中。在魏忠賢專權時期,薛國觀依附於閹黨,彈劾過許多東林黨的官員。崇禎帝即位後,薛國觀一度遭到免職。後來在溫體仁的支援下,薛國觀才再度入朝,並於崇禎十年進入內閣。崇禎十二年,薛國觀出任內閣首輔。

薛國觀以溫體仁為學習榜樣,但是他的才智不如溫體仁,個人操守也不如溫體仁,他利用自己地位、權勢收取官員的賄賂。與此同時,薛國觀還得罪了不少人。一個是宦官集團,另外一個是朝廷的勳臣!崇禎十三年六月,薛國觀遭到免職,他帶著數十車金銀財寶離開京城,結果被人告發。崇禎帝大怒,“以行賄有據,即命棄市”。薛國觀聞訊,自縊而死。

崇禎帝為何“發瘋”,在明朝滅亡前夕,幹掉兩個內閣首輔?

二、周延儒之死

周延儒是江蘇宜興人,自幼就有“神童”之名,於萬曆四十一年考中進士,是會試、殿試的第一名!由於在天啟年間,周延儒接連為父母守喪,所以躲過了魏忠賢專權的動盪時期。崇禎元年,周延儒就被任命為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深得皇帝信任,並在第二年成功進入內閣。到了崇禎三年,周延儒成為內閣首輔。

之後,周延儒遭到溫體仁的排擠,被迫離職。直到崇禎十四年,周延儒才再度得到任用,重新出任內閣首輔。這次,周延儒也學習溫體仁的方法,“逢迎窺伺,一以蒙飾為巧”,不過他也推行了一些舉措,比如“蠲逋賦,起廢籍,撤中使,罷內操”等。結果周延儒也犯了薛國觀的錯誤,得罪了宦官以及廠衛。崇禎十六年十二月,崇禎帝下旨,將周延儒賜死。

崇禎帝為何“發瘋”,在明朝滅亡前夕,幹掉兩個內閣首輔?

三、崇禎帝之過

明末清初的史學家張岱對崇禎帝做出了很高的評價,“即古之中興令主,無以過之”。不過,張岱也批評崇禎帝在用人方面的錯誤,“先帝用人太驟、殺人太驟:一言合,則欲加諸膝;一言不合,則欲墮諸淵。以故侍從之臣,止有唯唯、否否,如鸚鵡學語,隨聲附和已耳”。用人是一個長期考察的過程,可是崇禎帝“渴於用人”。

只要崇禎帝認可的,就會破格重用,只要他發現一些問題,那個人就會打入深淵,也就是“驟於行法”,這樣的導致他身邊的大臣沒有人敢說話,只會唯唯諾諾,看皇帝的臉色行事。比如後來在南遷、撤寧遠兵的問題上,內閣輔臣根本不敢明確發表意見。薛國觀、周延儒都不是什麼能臣,卻能官拜首輔,這也說明崇禎帝識人不明。

參考資料:1。《石匱書》;2。《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