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伍子胥帶著別國軍隊回來,滅了祖國,為何後世還認為他是忠臣!

伍子胥本來是楚國人,投降吳國,接著引領吳國軍隊滅亡自己的祖國楚國。照一般的理解,這絕對是一個欺師滅祖的叛國行為,是應該遭到千古唾罵的。

伍子胥帶著別國軍隊回來,滅了祖國,為何後世還認為他是忠臣!

可是我們看看歷史,就會發現,歷史上對伍子胥的評價,很少有指責伍子胥叛國的。大都對伍子胥抱有同情。而且還不僅僅同情伍子胥,簡直認為伍子胥這樣做,是非常忠誠的表現。

比如,陳軫說:“子胥忠其君,天下皆欲以為臣。孝已愛其親,天下皆欲以為子。”

比如,桓譚說:“忠臣高節,時有龍逢、比干、伍員、晁錯之變。”

比如,范仲淹說:“胥也應無憾,至哉忠孝門。”

比如,李贄說:“伍子胥絕孝純忠,驚天震地,楚之烈也。”

看到沒有,古人都在說伍子胥是忠臣!

伍子胥背叛自己的祖國,把別的國家引進來,滅亡自己的祖國。而且還對死去的國君進行鞭屍侮辱。為什麼卻還被認為是忠臣呢?該怎麼來理解這種評價呢?

對這個問題,我是這樣認為的。

伍子胥帶著別國軍隊回來,滅了祖國,為何後世還認為他是忠臣!

一、先有“孝”,再有“忠”。

所謂“忠孝不能兩全”。就說說,很多時候,“忠”和“孝”只能二選一。那麼,當這兩件事需要二選一的時候,應該怎麼選呢?

古人普遍認為,應該先盡孝,再盡忠。

比如聞名天下的李密,當晉武帝讓他到朝廷去做官的時候,他寫了一篇《陳情表》,向晉武帝表明,他應該先伺候祖母,等祖母去世後,他才會出來當官。晉武帝不但不生氣,對他的做法,竟然還很讚賞。

還有包拯也是,雖然有外出當大官的機會,但是為了照顧年邁的父母,他選擇在離家鄉不遠的地方當小官。此舉獲得後人一致讚揚。

從漢代開始,推薦當官的機制叫做察舉制。察舉制最重要一項就是“舉孝廉”。只有孝道的人,才配出來做官。

由此可見,古人是把“孝”放在“忠”的前面的。

最切實的一個例子。我們一般都會把祖國比喻成“母親”,但是從來沒有把母親比喻成祖國的。由此可見,母親顯然是比祖國更重要的。

伍子胥為什麼要帶著吳國回來攻打自己的祖國,就是因為他要為他的父兄報仇,這是一種“盡孝”的行為。而“盡孝”之餘,才能有忠。所以李贄說他“絕孝純忠”。

伍子胥帶著別國軍隊回來,滅了祖國,為何後世還認為他是忠臣!

二、只是滅“王”,不是滅“國”。

伍子胥那個年代,不像後世。那時候,作為最大的王周天子,已經失去了權威。在周天子失去權威的情況下,君王和臣民就形成了雙向關係。這種雙向關係,孟子一言道出:“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既然楚平王不講道理地殺了伍子胥的父兄,那就是把伍家當成“土芥”,伍子胥理所當然就應該把楚平王當成“寇仇”了。這一點,那時候的人都是理解的。

再說了,伍子胥雖然帶著吳國軍隊打回楚國,但是他的目的並不是滅楚國,而是找楚平王復仇。當知道楚平王已經去世後,他也就是掘墓鞭屍,並沒有對楚國王室進行斬盡殺絕,也沒有另外扶持一個人起來,代替楚王。

還有一點,當時的楚國人,其實是很同情伍子胥的,是認為伍子胥的做法有道理的。可見人心向背。

當然了,世上從來沒有一邊倒的事情。關於伍子胥,歷史上也有一些人認為伍子胥的做法是不對的。比如明代官員邵寶就曾說:“伍子胥孝知有親而不知有國,仇一人而戕一國,卒之流毒宗社,不亦甚哉。” 當代作家王若虛也說;“既自賊其君,又賊人之君,員真小人也哉。”

顯然,他們說那樣的話,是因為所站的立場不一樣的緣故。

(參考資料:《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