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濟南城區的河:古樸敦厚的韓倉河

按語:“一城山色半城湖”是古人對濟南的經典讚美,也是對濟南的真實寫照!

如果說“山”是濟南的風骨,那麼“水”則是濟南的靈魂。作為水的傳送者,濟南的“河”當然是繞不過的話題了。大家可能不知,濟南除了連綿不斷的高山和噴湧不竭的群泉,其實還有著豐富的河流。小清河是當之無愧的王者,它四季長流,直達渤海,是濟南也是山東省的大河,但除它之外,在東西繞城高速以內的濟南城區,還分佈著大大小小十幾條河,它們分別是韓倉河、龍脊河、小漢峪溝、大辛河、全福河、柳行河、東西濼河、興濟河等。它們均發自南山,然後一路向北,穿過市區,最後全部匯入小清河。

作為一名登山愛好者,我對濟南的這些河流也一直非常關注,對它們都進行過一些系統探察,並藉助網際網路和衛星地圖進行整合歸納,最後對它們的來龍去脈乃至性格脾氣有了一定程度的瞭解。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這些河流也都在發生著深刻變化,它們多數集中在東部,作為東城的居民,我就很想寫寫這些河,記錄一下它們今天的模樣,回顧一下它們變化的經過。

一 。 古樸敦厚的韓倉河

韓倉河是濟南東部最大的河流之一。說它大,不是因為它的流量大,而是它的長度長、流域面積廣。它發源於歷城區港溝鎮最南端的山村——蘆南村以及石廟村一帶,以雲臺山為分水嶺,山南的水系流入錦繡川水庫,山北的水則形成韓倉河之源,著名佛教聖地的雲臺寺、道教聖地桃花山泰山行宮都在分水嶺的北坡。石廟村西的一個小型水庫——燕棚水庫是韓倉河的正式源頭,然後它沿港九路迂迂迴回一路北下,先穿過古老的燕棚窩村,然後在兩河村水庫稍是駐足,穿過河西,經過京滬高速港溝交通樞紐下的港溝塘壩繼續向北,再穿過旅遊路、流過融創文旅城,再穿過徑十路沿鳳凰山東側繼續向北,穿過世紀大道、章靈丘村(小區),再穿工業北路進濟鋼中央森林公園,再穿過樑王村(小區)、濟廣高速,最後匯入小清河。河流總長度達二十五六公里。

上世紀的韓倉河還是一條非常的古老荒涼的河流,經多年流水的切割,它在山地及平原上形成了寬窄不一、深淺不等、形狀複雜的天然河道,有的地段寬達數百米,而有的地方又僅有幾十米,它到處溝壑縱橫、野草叢生,十多米高的河崖峭壁和幽深的密林令人望而生畏,因此那時候人們都稱它韓倉“大溝”。韓倉大溝屬於沙礫地貌,河水滲漏嚴重,很難形成徑流,所以除暴雨季節有些流水,其它時間基本處於乾涸狀態,更毫無“景觀”可言。但也正是因為它的寬闊和幽深,因它的滲漏,使它從未發生過汛情,也從未給周邊百姓帶來過傷害,它就像一個樸實憨厚的老人,默默無聲地堅守著自己排洪洩洪的本分。

作為一名濟鋼人,我與許多好友一樣,對韓倉河都有著特殊的情感。因為它就坐落在濟鋼職工家屬院的東側同時也在濟鋼廠區的東側。當年家屬院的大部分汙水都排到了河裡,那裡有個水壩將汙水攔在河裡,形成一個小型水庫,經過沉澱和自淨化的汙水看上去也還算清澈,所以也有人會去水壩散步遛彎,有人還會拿網子撈出許多紅色小魚蟲,回家餵魚或養鴨。

本世紀10年代是濟鋼最紅火的時期,新上馬的四鍊鋼、寬厚板、3200燒結機等工程,得到政府與當地群眾的大力支援,廠區大踏步東擴,不僅拆遷了數個村莊,還有近千米的韓倉河河道被納入廠區。經我們系統規劃改造,參差不齊的土河道變成了二十餘米寬三四米深的漂亮石渠,韓倉河在排洪洩洪的同時,又擔負起工業用水的輸送重任,古老的河流也為現代化工業生產做出了新貢獻。

近幾年來,隨著城市化腳步的飛速邁進,大片田野、村莊迅速消失,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韓倉河也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快速改變著面貌。融創文旅城濱河公園工程建設、保利花園片區攔水保泉施工以及世紀大道以北溼地公園建設的完工,使韓倉河迅速完成了華麗轉身,變成了一條“現代河”,它變的既開闊又平緩、秀美且磅礴,靚麗又不失質樸,成了一條既可觀光又可休閒的景觀河,也給東部新城增添了一抹濃重的彩色。

當你沿河邊彩道漫步、當你坐在林邊連椅小憩、當你站在河邊垂釣,望著波光粼粼中的青山和樓宇,呼吸著新鮮溼潤的空氣,你怎能不由衷感慨生活的安逸和美好呢?

得益於河道治理及近幾年雨水的豐沛,時至初冬,韓倉河水仍濤濤不息地奔流著。作為韓倉河邊的居民,每天清晨開啟窗戶,第一眼看到的便是鳳凰山下那一池翡翠般碧綠的河水。只見它們紛紛漫過滾水壩,在壩底留下一道雪白的浪花線,然後蕩著碧波、泛著青波歡快地向北流去,直至消失在遠方的樓群裡……青山、綠水、金色的建築交相輝映,令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忍不住大讚一聲:漂亮!

老寶,2021年11月28日寫於濟南

濟南城區的河:古樸敦厚的韓倉河

壹點號 泉城老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