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宋江實施過一個計策,導致百姓生靈塗炭,揭示梁山本質

(燦爛海灘原創首發作品)

本期的《水滸傳》成語故事見於小說第三十四回,發生在秦明離開清風山之後,相關人物為秦明。故事原文如下:

宋江實施過一個計策,導致百姓生靈塗炭,揭示梁山本質

且說秦明一覺直睡到次日辰牌方醒,跳將起來,洗漱罷,便要下山。眾好漢都來相留道:“總管,且吃早飯動身,送下山去。”秦明性急的人,便要下山。眾人慌忙安排些酒食管待了;取出頭盔、衣甲,與秦明披掛了,牽過那匹馬來並狼牙棒,先叫人在山下伺候,五位好漢都送秦明下山來,相別了,交還馬匹軍器。

宋江實施過一個計策,導致百姓生靈塗炭,揭示梁山本質

秦明上了馬,拿著狼牙棒,趁天色大明離了清風山,取路飛奔青州來。到得十里路頭,恰好已牌前後,遠遠地望見煙塵亂起,並無一個人來往。秦明見了,心中自有八分疑忌,到得城外看時,原來舊有數百人家,卻都被火燒做白地,一片瓦礫場上,橫七豎八,殺死的男子婦人,不計其數,秦明看了大驚,打那匹馬在瓦礫場上,跑到城邊大叫開門時,只見門邊吊橋高拽起了,都擺列著軍士旌旗,擂木炮石。

宋江實施過一個計策,導致百姓生靈塗炭,揭示梁山本質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錦毛虎燕順、矮腳虎王英和白麵郎君鄭天壽三人率領清風山嘍囉劫了囚車,救出宋江和小李廣花榮。青州知府慕容彥達聞訊後,派指揮司總管兵馬統制、霹靂火秦明徵討清風山。誰知秦明不但未能消滅山上的強人,反倒中了宋江的計策,成了清風山的階下囚。

宋江實施過一個計策,導致百姓生靈塗炭,揭示梁山本質

秦明被俘後,宋江、花榮等人反覆勸說,希望秦明能留在上山落草。但秦明不為所動,堅決不肯落草,宋江只好答應第二天放秦明下山。誰知秦明在途徑青州城外的一處村莊時,發現莊內的所有百姓均慘遭殺害。當秦明來到青州城下時,知府慕容彥達認定秦明就是殺死百姓之人,下令城上士卒亂箭齊發。

宋江實施過一個計策,導致百姓生靈塗炭,揭示梁山本質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文中提到的“不計其數”, 意為沒辦法計算數目,形容極多。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宋代周密所撰《癸辛雜識別集下?襄陽始末》中的“火炮、藥箭射死北兵及墜水者,不計其數”。

宋江實施過一個計策,導致百姓生靈塗炭,揭示梁山本質

熟悉《水滸傳》的讀者都知道,霹靂火秦明雖然武藝高強,但卻有一個致命的缺陷:性格急躁,有勇無謀。面對清風山這股實力薄弱的草寇,秦明不但未能獲勝,自己反倒成了俘虜。

宋江實施過一個計策,導致百姓生靈塗炭,揭示梁山本質

那麼,擊敗並活捉秦明的計策出自何人之手呢?小說第三十四回中小李廣花榮的一番話道出答案。當時,花榮對宋江表示:“你眾位俱不要慌。自古兵臨告急,必須死敵,教小嘍囉飽吃了酒飯,只依著我行。先須力敵,後用智取,如此如此,好麼?”從後來情節的發展來看,這些計策都是出自小李廣花榮之手。

宋江實施過一個計策,導致百姓生靈塗炭,揭示梁山本質

那麼,青州城外數百名無辜百姓被殺又是誰的主意呢?秦明離開青州城十里時,遇上了宋江、花榮等人,隨後跟隨眾人重返清風山。宋江當眾說了這樣一段話:“卻是宋江定出這條計來,叫小卒似總管模樣的,卻穿了足下的衣甲、頭盔,騎著那馬,橫著狼牙棒,直奔青州城下,點撥紅頭子殺人……因此殺人放火,先絕了總管歸路的念頭。今日眾人特地請罪。”由此可見,導致村莊幾百名無辜百姓喪生的罪魁禍首就是宋江。

宋江實施過一個計策,導致百姓生靈塗炭,揭示梁山本質

應該如何給梁山做一個準確的定位?這是《水滸傳》讀者所共同面對的一個問題。有不少人認為,梁山好漢是在替天行道、殺富濟貧,都是英雄好漢。這種看法其實是非常錯誤的。單單從書中描述的這段青州城外無辜百姓生靈塗炭的情節來看,所謂的梁山好漢只是為了達到個人目的而不擇手段的強盜。為了拉秦明入夥,宋江不惜令數百名無辜百姓慘遭殺戮。這樣的例子在書中還有不少。說到底,他們就是一夥打著“替天行道”名義而胡作非為的綠林強盜,根本不是什麼英雄好漢。

參考書籍:《水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