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諸葛亮隱居隆中時,尚有多位諸侯稱霸一方,為何偏偏選擇劉備!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三十八回,發生在劉備“三顧茅廬”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劉備和諸葛亮。原文如下:

諸葛亮隱居隆中時,尚有多位諸侯稱霸一方,為何偏偏選擇劉備!

(諸葛亮)言罷,命童子取出畫一軸,掛於中堂,指謂玄德曰:“此西川五十四州之圖也。將軍欲成霸業,北讓曹操佔天時,南讓孫權佔地利,將軍可占人和。先取荊州為家,後即取西川建基業,以成鼎足之勢,然後可圖中原也。”玄德聞言,避席拱手謝曰:“先生之言,頓開茅塞,使備如撥雲霧而睹青天。但荊州劉表、益州劉璋,皆漢室宗親,備安忍奪之?”孔明曰:“亮夜觀天象,劉表不久人世;劉璋非立業之主:久後必歸將軍。”玄德聞言,頓首拜謝。

諸葛亮隱居隆中時,尚有多位諸侯稱霸一方,為何偏偏選擇劉備!

只這一席話,乃孔明未出茅廬,已知三分天下,真萬古之人不及也!……玄德拜請孔明曰:“備雖名微德薄,願先生不棄鄙賤,出山相助。備當拱聽明誨。”孔明曰:“亮久樂耕鋤,懶於應世,不能奉命。”玄德泣曰:“先生不出,如蒼生何!”言畢,淚沾袍袖,衣襟盡溼。孔明見其意甚誠,乃曰:“將軍既不相棄,願效犬馬之勞。”玄德大喜,遂命關、張入,拜獻金麻禮物。孔明固辭不受。玄德曰:“此非聘大賢之禮,但表劉備寸心耳。”孔明方受。於是玄德等在莊中共宿一宵。

諸葛亮隱居隆中時,尚有多位諸侯稱霸一方,為何偏偏選擇劉備!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劉備“三顧茅廬”,終於見到了諸葛亮。諸葛亮提出了“隆中對”戰略構想,為劉備的未來發展指明瞭道路。不過,就在劉備極力邀請諸葛亮出山相助時,諸葛亮卻以“樂耕鋤,懶於應世”為由拒絕,劉備急得流下了熱淚。最終,諸葛亮答應出山,從此開啟了輝煌的一生。

諸葛亮隱居隆中時,尚有多位諸侯稱霸一方,為何偏偏選擇劉備!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諸葛亮口中的“鼎足之勢”, 意為三方面並立的局面。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史記·淮陰侯列傳》中的“臣願披腹心,輸肝膽,效愚計,恐足下不能用也。誠能聽臣之計,莫若兩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勢莫敢先動。”

諸葛亮隱居隆中時,尚有多位諸侯稱霸一方,為何偏偏選擇劉備!

小說中提到的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的故事情節,在《三國志》中有著明確的記載。《三國志·諸葛亮傳》中說:“(劉備)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後來諸葛亮在《出師表》中也明確提到:“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諸葛亮隱居隆中時,尚有多位諸侯稱霸一方,為何偏偏選擇劉備!

有不少愛好者曾經提出過這樣一個問題:此時的諸葛亮不過是一介書生,且毫無經驗,為何一定要讓劉備去往隆中三次才肯與之見面,這不是矯情嗎?其實這是個偽命題。原因非常簡單,在《三國志·諸葛亮傳》注引《魏略》中,有這樣一段記載:“亮在荊州,以建安初與潁川石廣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遊學。”這說明諸葛亮並非一直呆在隆中種田,而是與徐庶等人一起經常外出遊學。劉備前去隆中之時,如果恰巧諸葛亮外出遊學,這個疑問就解決了,又何來矯情一說呢?

諸葛亮隱居隆中時,尚有多位諸侯稱霸一方,為何偏偏選擇劉備!

說到諸葛亮為何一定要投靠劉備而非曹操和孫權,原因也非常簡單。諸葛亮少年時期曾耳聞目睹曹操在徐州屠城之事,自己一家也因此離開故土前往豫章。因此,諸葛亮對曹操有著刻骨的仇恨,他自然不會去投靠曹操。投靠孫權對於諸葛亮而言也不是最佳選擇,這一點可以從《三國志·諸葛亮傳》注引《袁子》中的一段記載中得到驗證。當時,諸葛亮奉命出使江東,勸說孫權與劉備組成同盟共同對抗曹操。張昭想說服諸葛亮留在江東為孫權效力,結果遭到諸葛亮的婉言謝絕。諸葛亮告訴張昭:“孫將軍可謂人主,然觀其度,能賢亮而不能盡亮,吾是以不留。”至於其他諸侯,諸葛亮並不放在眼裡。因此,投靠劉備才是諸葛亮唯一的選擇。只有投靠劉備,諸葛亮才能發揮自己的全部才能。

諸葛亮隱居隆中時,尚有多位諸侯稱霸一方,為何偏偏選擇劉備!

從這個角度來看劉備的“三顧茅廬”,可以作出一個這樣的大膽推測:劉備前去隆中拜會諸葛亮的前兩次,諸葛亮並不在隆中,而是在外遊學。當得知劉備前來時,諸葛亮一定會立即中止遊學回到隆中,同時對自己的“隆中對”進行反覆的修正,就等著劉備再度來到時和盤托出。不少人說劉備需要諸葛亮,這話只說對了一半。事實上,諸葛亮更加需要劉備。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