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兩漢互相比較,雖然各具特色,仍有相同之處

兩漢是我國西漢與東漢的合稱,本文將與大家分享一下,兩漢各自的特色與相同之處,力求讓讀者以史為鑑,各取所需。

西漢王朝,從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歷經210年;東漢王朝,從公元25年到公元220年,歷經195年。

兩漢互相比較,雖然各具特色,仍有相同之處

一。兩漢各具特色

君王方面:從皇帝數量上看兩漢都是12位,但質量上,西漢明顯強於東漢,西漢從漢高祖劉邦創立漢朝起,歷經了由漢文帝、景帝共創的“文景之治”、漢武帝的“漢武盛世”及漢昭帝、宣帝共創的“昭宣中興”共三段盛世,時間長達132年(佔西漢全期的63%),到漢宣帝之時,西漢國力達到極盛時期。

正因為如此,西漢的皇權除了劉邦死後呂氏短暫篡權,及後期被王氏奪權外,一直沒有旁落過,其政局非常穩定。

而東漢只有漢光武帝創立的漢武中興、漢明帝與章帝建立的“明章之漢”及漢和帝的“永元之隆”,二個半盛世,時間雖有81年,但如果減去13年竇氏外戚專權時間,實際只有68年(佔東漢全期的35%)。至漢和帝英年早逝後,東漢在中後期即一蹶不振,逐步走向衰落。

所以,東漢至漢章帝后期就進入戚宦之爭當中,由外戚、宦官輪番篡

位爭權,使得朝綱混亂,政局極其不穩定,給民眾帶來災難的同時,也讓東漢走入下坡通道。

兩漢互相比較,雖然各具特色,仍有相同之處

但是在開國皇帝對待功臣態度與方式上,東漢的漢光武帝接受漢高祖劉邦的經驗教訓,運用了比他高明的多處理方法。

劉邦的辦法是——剪除異姓王,大封同姓王。在劉邦在位時對各異姓王還是有懷柔之心的,韓信、彭越、英布均因呂后的原因而亡,而其他諸侯則因有心或無心的差錯被削、被除。剪除異姓王之後就是封同姓王,白馬盟誓“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這種政策在以後的漢朝皇帝當政時更是變本加厲,同姓王又轉變成為漢朝新的威脅。而這種開國殺功臣的惡劣先例也被後世君王們“借鑑”。

漢光武很聰明,他接受了前輩劉邦的教訓,對待開國功臣們採取高祿獎賞,同時剝奪他們手中軍權的辦法,並且及時招納文人管理國家事務,這樣能讓國家很快由軍人政權過渡到文人政權,不僅避免了兵戎相見,而且還防止了權力鬥爭,更好地鞏固了皇權,維護了國家安定。

兩漢互相比較,雖然各具特色,仍有相同之處

這種“不戰而屈人之兵”的開國君臣關係,也多為後世創業者們效仿。

2。邊防政策方面

西漢初期因為剛建國,實力不夠,所以對匈奴等被迫採取和親退讓政策,後來經過文景之治,國力與財力得以恢復,到漢武帝時期,邊關政策由原來的消極防禦轉為積極進攻,並湧現出衛青、霍去病等抗擊匈奴的英雄,取得了空前的戰果。

東漢的邊防政策,除了出現班超等積極經營西域的名將,短期讓漢朝佔據邊關優勢外,從中期開始,特別到後期就放棄了對邊防的積極經營,轉為消極防禦的政策。自漢安帝至東漢末期,隨著戚宦之爭的加劇,執政者根本顧不上邊防,讓匈奴、羌人等大規模侵犯邊境多達近百次,這就加速了東漢的衰亡。

3。科技文化方面

西漢的董仲舒向漢武帝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學術思想,從而確立了儒學在國家政權中的統治地位,這在當時應該說是有進步意義的;但到東漢時期,儒學突出迷信或佛教之風,宣揚天命皇權的思想,讓儒學帶上了濃厚的神秘色彩。對後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兩漢互相比較,雖然各具特色,仍有相同之處

不過王充的《論衡》是東漢時期的閃光點,它反對儒家學術,提倡唯物辯證主義。但這在當時屬於反潮流的行為,所以只是曇花一現。

西漢司馬遷的《史記》與東漢班固的《漢書》相映成輝,都是我國曆史著作的精品,但相比而言,《史記》比《漢書》的歷史影響深遠些。

在自然科學方面,西漢推廣了鐵農具、發明了耬車(一種播種機)等;東漢隨著冶煉技術的提高,發明了水排、牛挽犁,讓鐵器在農業上得到了廣泛地應用。因為西漢在前東漢在後,所以從科技發明的技術含量上東漢高於西漢,但發明數量上東漢還是不及西漢的。

兩漢互相比較,雖然各具特色,仍有相同之處

二。兩漢相同之處

1。 都加強了皇權

西漢之初,劉邦沿襲的是秦始皇專制中央集權制度,到漢武帝時實施了推恩法,削弱了各諸侯的權力,進一步控制了地方政權,又接受董仲舒的建議,透過實施刺史制度、察舉制等,確立與完善了封建專制主義的指導思想和理論基礎,從而更加鞏固了統治階級的地位。

東漢初,劉秀將西漢時設立的尚書四曹擴大到六曹,進一步提高了尚書檯的地位,還加強了州部刺史制度、縮減三公權力等等,其目的同樣是進一步加強並定型中央集權制度。

2。 政治經濟制度都得當

兩漢的政治經濟制度都適應了(封建地主階級)政治經濟的需要,從而有利於當時社會經濟的恢復與發展,也有利於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的鞏固和發展。

但這樣做明顯的害處是,加強了對人民的控制和統治,皇帝個人作用對政局影響大,容易產生腐敗與專權現象,這也是中國封建社會政治腐敗長期延續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別是到了封建社會末期,其弊端將日益明顯。東漢後期的戚宦之爭導致它滅亡就是明證。

兩漢互相比較,雖然各具特色,仍有相同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