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中國“獅子王”陳見星,長江講壇上講述“弱德之美”

長江網訊(見習記者白丹琴 通訊員謝寧)

“我從小就對野生動物抱有極大的熱情,不僅《動物世界》一集不落,還蒐集了許多非洲野生動物的影像和文字資料。機緣巧合來到坦尚尼亞,終於實現了夢想。”8月21日上午,中國“獅子王”陳見星做客長江講壇,透過線上直播講座的形式,與數千名網友分享《我在非洲讀宋詞——野生動物的審美啟示》。

中國“獅子王”陳見星,長江講壇上講述“弱德之美”

線上直播講座《我在非洲讀宋詞——野生動物的審美啟示》。 通訊員謝寧供圖

陳見星筆名“非洲的青山”,中國長時間觀測拍攝非洲野生動物第一人,曾任中國駐坦尚尼亞大使館外交官,後擔任坦尚尼亞國家公園中國代表。2013年擔任CCTV東非野生動物大遷徙直播節目現場解說專家。此外,他也是一位作家,出版了《獅野尋蹤》《超級獅群》《到坦桑》《弱德之美——宋末七大詞人傳》等著作。講座中,陳見星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豐富的圖片及影片,把聽友們帶入了東非大草原,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了從獅子、獵豹、角馬等動物身上感受到的宋詞裡所說的“弱德之美”,並結合動物習性和動物故事來引申出宋詞的美感和境界,分享其中的啟示。

中國“獅子王”陳見星,長江講壇上講述“弱德之美”

陳見星筆名“非洲的青山”。 通訊員謝寧供圖

宋詞是如何與非洲聯絡到一起的?陳見星介紹說,他常常獨身一人在非洲草原拍攝野生動物,無聊時就看書打發時光,帶去的書很快就讀完,唯有詩詞能讓他反覆品讀,由此進入了宋詞的殿堂。詩詞讓他的欣賞品味發生了質變,也給他後來的拍攝帶來許多啟發。“在閱讀的過程中,我最享受的就是獵豹或者獅子跑到我的車邊,甚至跳到我的車沿上,我在車裡面坐著一邊喝茶,一邊讀宋詞,感覺太美妙了。”陳見星說,其實大部分情況下野生動物都是淳樸溫和的,並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樣兇殘。

中國“獅子王”陳見星,長江講壇上講述“弱德之美”

非洲草原的野生動物。 通訊員謝寧供圖

詞的美感特質是什麼?陳見星認為,宋詞歷來都有“豪放”“婉約”之分,但無論什麼風格,優秀的詞作都有一種憂患意識蘊含其中,若隱若現,曲折婉轉,這也是跟詩歌的一大區別。葉嘉瑩先生把這種憂患意識形象地概括為“弱德之美”,也就是在壓力危難之下,選擇默默去承受,堅持自己的原則,完成自己的使命。

陳見星發現很多野生動物也具有這種“弱德之美”,母獵豹可能是草原上生存壓力最大的動物,但巨大的壓力並沒有壓垮它那柔弱的身軀,反而使它鍛煉出堅韌而優雅的品格。陳見星說,他在讀南宋詞的時候,也常常受到一種“堅韌而優雅”的感動。南宋亡於遊牧民族,詞人們將家國之悲、命運之痛融入詞中,使詞煥發出一種悽美哀涼又頑強不屈的獨特美感。

陳見星強調說,這個世界上,值得我們關注的事情很多,不應只把注意力放在自身,而應該把情感更多的分給身邊。最後,對於聽友們關心的宋詞對野生動物攝影的啟示,他總結說:第一境是感官上的觸動,用絢麗的光影體現拍攝的主題;第二境是情意的感動,即有故事感;第三境是生命的感悟,達到哲學聯想的高度。

【編輯: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