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雍正兒子都是弘字輩,為何唯獨年妃的兒子是福字輩的呢?

大家好,我們的搞笑雨欣侃藍領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前兩年熱播的宮廷大戲《甄嬛傳》,想必大家對那個不可一世的華妃印象很深刻吧。她有驕傲的資本,她的家庭背景十分深厚。然而她的性格,辦事風格讓皇上不是很喜歡她,但是皇上為了籠絡她的哥哥也就是年羹堯,不得不和她裝的十分有愛。其實皇帝並不是真正的和她一條心,皇帝甚至還和其他人一起設計她,讓她不能生育。然後就開始收拾她的哥哥年羹堯,年羹堯被扳倒後,華妃沒有了哥哥這個靠山,也很快就領盒飯了。

雍正兒子都是弘字輩,為何唯獨年妃的兒子是福字輩的呢?

但是電視劇裡的往往和現實是不一樣的,華妃的原型是年貴妃,據史書記載,歷史上的年妃娘娘不是不受寵,而是十分受寵。而且還為雍正生了三個可愛的小阿哥,分別是福宜、福沛、福惠。大家肯定開始好奇了,雍正的兒子多是弘字輩,為何只有年妃的兒子是福字輩?是因為雍正不喜歡他們的母親,才不讓他們的名字是弘字輩的嗎?看完才知道,原來如此!

雍正兒子都是弘字輩,為何唯獨年妃的兒子是福字輩的呢?

敦肅皇貴妃年氏的三個兒子只是未到進入“弘”字輩齒序的年齡就早殤了,因而只保留了乳名,並沒有“福”字輩這個說法。

敦肅皇貴妃年氏,也就是年羹堯的妹妹,《雍正王朝》中的年秋月以及《甄嬛傳》中的華妃娘娘的歷史原型,前後共為雍正剩下了三男一女,但是非常遺憾的是,這四位皇室子女存活的時間都非常的短。

年氏與雍正的第一個兒子福宜(1720—1721年)活了不到一歲,第三個兒子福沛(1723年)出生當日即夭折,唯一的女兒活了不到兩歲也夭折了。只有第二個兒子福惠(1721—1728年)活了時間長一點,活了不到8歲。

雍正兒子都是弘字輩,為何唯獨年妃的兒子是福字輩的呢?

(圖片來源於網路)

年氏的三男一女中,福惠是比較特殊的,福惠之前改過一個名字,叫做弘晟,起這個名字是將福惠列入到了“弘”字輩的序列當中,還是僅僅是改了乳名,畢竟在此之前,雍正的哥哥,誠親王胤祉在列入齒序前就叫做弘晟,已經是不得而知了,但是雍正四年(1726年)又改回了福惠這個名字,直至雍正六年(1728年)夭折。

所以,福宜、福惠、福沛,因為他們是一母所生,所以都是“福”字開頭,這一點無可厚非,並且這幾個名字都是乳名,但是因為都是幼年夭折,因此並沒有來得及列入齒序,而只有起名為“弘”字開頭的,才算是列入了家譜齒序,所以,如果年氏的三個兒子能多活幾年甚至一直活下去的話,也會是會被改為“弘”字開頭名字,從而進入齒序之中。

雍正兒子都是弘字輩,為何唯獨年妃的兒子是福字輩的呢?

雍正對於敦肅皇貴妃年氏也是非常的寵愛,同樣的對於年氏的三個兒子也是非常的喜歡,特別是福惠,也有人分析說正是因為雍正太喜歡福惠了,所以就忘記給他起“弘”字輩的名字而導致他沒有列入齒序,而在福惠死後,雍正更是以親王的禮儀安葬了他這位皇子。

其實試想一下,如果福惠能一直活下去的話,當時年氏的地位是遠高於弘曆的生母鈕鈷祿氏的,那麼雍正將皇位傳給誰也將會變得撲朔迷離,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有了“康熙克皇后,乾隆克兄弟”的說法。

雍正兒子都是弘字輩,為何唯獨年妃的兒子是福字輩的呢?

清朝按照輩分族譜起名的方式也是從康熙時候正式開始的

在此之前的特別是努爾哈赤的後金時期,起名字還是遵循著滿洲的傳統,這才有了代善、莽古爾泰、阿敏、濟爾哈朗、多爾袞、多鐸等這樣富有民族氣息的名字,並且都是從滿文音譯成漢文的。這些名字大多都是從乾隆時期開始,才正式的確定下來漢文最終的稱呼,像皇太極,之前還被寫作“黃臺吉”、“洪太極、“洪太主”、“紅歹是”。

皇太極時期雖然已經開始了漢化程序,但是起名字的時候還是帶有滿族傳統的風格,比如豪格、博穆博果爾等,只有福臨聽起來像漢族文化的起名方式,而當時,也是因為福臨的出生是在皇太極與海蘭珠的兒子夭折兩天之後,而這也是皇太極心情的體現。到了順治朝,皇子的名字就已經漢化的比較徹底了,比如玄燁、福全等,但是並沒有按照族譜備份有統一的標示來起名字。

雍正兒子都是弘字輩,為何唯獨年妃的兒子是福字輩的呢?

而最終也是從康熙開始,將自己的兒子統一為“胤”字輩,自己的孫子統一為“弘”字輩,這樣滿清的皇室也開始了按照輩分族譜來起名字,一直延續到了清末。

但是不得不說的是,即便如此,清朝皇室的起名水平,比起大明王朝朱元璋為子孫後代制定那一套輩分家譜以及整個明朝皇室的起名水平藝術而言,確實遜色不少。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