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秦公大墓:8層樓高,佔地5334平方米,百人殉葬背後的故事

中國作為世界文明古國之一,很多古代墓葬對於當時的文化、藝術、制度等各方面都有極高的研究價值。接下我們要說的這座古墓,它不僅被稱為中國一號大墓,還揭開了古代封建殘忍制度。然而這座古墓的墓主人身份,卻挖掘十年才最終能確定。這究竟是怎麼回事,這座墓的墓主人的身份又有何特殊?

秦公大墓:8層樓高,佔地5334平方米,百人殉葬背後的故事

在陝西省鳳翔縣南邊5公里的地方,有一個叫南指揮村的小村莊。而在村子四周一片鬱鬱蔥蔥的莊稼之中,有一處荒地特別顯眼,基本上可以算是寸草不生。其實之前這塊荒地,村裡人也嘗試過在這裡種莊稼。但讓人奇怪的是,不管種什麼莊稼,也不管年成好不好,雨水充不充沛,從來都沒有成活過。久而久之,大家也就不白費功夫了,只當這裡土質太硬不適合種莊稼,而這塊土地也漸漸的變成了一處荒地,只有一些村民,家中建房需要泥土的時候,才會光顧這裡。1976年的一天,村子裡的一位趙姓村民扛著鋤頭,推著小土車來到這裡,準備挖一些泥土回去修建圍牆。可幾鋤頭下去,趙姓村民卻發現泥土裡有一些顏色跟周圍泥土不一樣的土塊,它們有些是黃色,有些是紅色。但無一例外,其中都夾雜著一些整齊的石塊,顯然是經過人工打磨過的。

趙姓村民回去後,在村頭的大樹下,和其它村民說起了這個奇怪的發現。而此時,陝西省考古所的一位考古專家正好從此處經過。敏銳的專業嗅覺,讓他立即意識到這底下可能有古墓。其實從1974年,考古專家們在陝西省驪山腳下臨潼縣西楊村發現了秦始皇兵馬俑坑後,當地文物部門就經常組織考古隊,在四周進行考古勘查,希望能從一些古墓中獲取大秦帝國更多的史料,找到他們先祖的遺存。

秦公大墓:8層樓高,佔地5334平方米,百人殉葬背後的故事

這位考古專家將這個訊息通知了文物部門後,立即引起了重視。很快,陝西考古所就組建了一支考古隊趕到了南指揮村。讓考古專家沒有想到的是,僅僅是初步的勘查結果,就讓他們震驚不已,因為根據儀器的檢測,這個底下的古墓面積至少有兩個籃球場那麼大。這是什麼概念呢?一般籃球場的面積都是在420平方米左右,兩個就是840平方米。之後,隨著幾個月的辛苦發掘,這座古墓的輪廓初步顯現出來,而考古專家們也發現自己之前還是想得太過簡單了,因為這座墓的規模,遠不止此,只能用“宏大”來形容。

秦公大墓:8層樓高,佔地5334平方米,百人殉葬背後的故事

這座墓的結構是比較少見的“中”字型,有東西墓道和墓室。墓的內部一共分三層,有8層樓那麼高,全長也高達300米,總佔地面積則有5334 平方米。規模如此宏大的古墓,在當時整個考古歷史中,都還是比較少見的。而有資格也有能力擁有這種規模墓葬的墓主人身份,也肯定是非富即貴。

古墓的第一層和大多數古墓都差不多,比較特殊的就是有很多大小不一的洞,有些是圓形,有些是橢圓形。經過幾天的統一清理,考古專家們一共清理出240多個這樣的洞。那這些洞究竟是做什麼的呢?其實這些洞都是盜墓賊留下的盜洞,只是一座古墓中有數量如此多的盜洞,還是比較罕見的。不過這也表明了墓中,肯定有不少珍貴的文物被盜走了。這讓現場的考古專家們,都感覺非常可惜。

秦公大墓:8層樓高,佔地5334平方米,百人殉葬背後的故事

隨後,考古專家們又馬不停蹄的對第二層和第三層進行了發掘,期待著能發掘一些有價值的文物,彌補第一層所帶來的損失。但有價值的文物還沒有發現,考古專家們就在古墓的第2層臺基處發掘出了一個頭骨。這個頭骨嘴巴大張,似乎死前遭受了巨大的痛苦,顯然是非正常死亡的。不久之後,考古專家們又在頭骨旁邊發現20多具人骨遺骸,這些遺骸並不是被放在棺木之中,而是散落在四處,大都身首異處,四肢扭曲。對於墓中的這種現象,考古專家們隱隱有一些猜測,但這樣的猜測卻讓他們感到不寒而慄,尤其是在第三層中,又發現了100多具簡單放在棺木中的遺骸後。

那這座古墓中為什麼會有這麼多非正常死亡的遺骸呢?難倒這是一個亂葬坑嗎?從這座墓的規模來看,肯定不是一個亂葬坑能夠擁有的。其實這是一種非常殘忍的古代殉葬制度——人殉,從殷商時期就已經開始存在了,直到大秦帝國建立以後你,的人殉制度,這種殘忍種的人殉制度,才逐漸被陶俑所替代。所以我們才會看到,秦始皇陵墓的周邊有那麼大規模的兵馬俑坑。在人殉中,死的最慘烈的一般都是人牲,在古墓二層中發現的那些連棺木都沒有的遺骸,就是這樣的人牲。而從名字就可以看出他們在社會中的地位,比一些牲畜高不了多少。在當時的奴隸制社會中,奴隸的生死都有奴隸主支配。如果奴隸主死了,那麼奴隸就需要殉葬,繼續去陰間為奴隸主服務。不過以上這些也可以推斷出,這是一座先秦時期的古墓,墓主人應該不是一般富人,至少是個達官貴族。那墓主人的究竟是什麼身份呢?

秦公大墓:8層樓高,佔地5334平方米,百人殉葬背後的故事

由於墓的規模太大,各方面清理都很耗時間,所以直到10年後,也就是1986年的時候,才最終確定了墓主人的身份。考古專家們在墓室的中部發現了柏木“黃腸題湊”的槨具,也就是槨室四周是用方形胡柏木堆成的框型結構。而且這個槨室南北向還有椽(chuán)頭伸出。據史料記載,這樣的槨室只有帝王才能使用。但是先秦只是一個諸侯國,就算是先秦的諸侯王也是沒有資格用這樣級別的槨具的。這個發現讓墓主人的身份更是迷上加迷了。好在考古專家,在清理文物的時候,發現了一件刻有“天子郾喜,龔桓是嗣”銘文的石磬。墓主人的身份也終於得以揭開神秘面紗。這是中國發現最早刻有銘文的石磬。“共桓是嗣”四個字非常好懂,就是秦共公和秦桓公的繼承人意思,而這個繼承人秦景公,他不僅是先秦第14代統治者,也是秦始皇的第18代先祖。也就是說這座墓是考古專家一直在尋找的大秦帝國先祖遺存,是目前中國發掘的第一座也是最大和等級最高的先秦墓葬。因此,被直接命名為“秦公一號大墓”。秦景公時期秦國的國力是各諸侯國中實力最強的,已經有了稱霸全國的雄心。也正因為如此,秦景公死後才會黃腸題湊的葬式,來證明秦國的遠大志向。

秦公大墓:8層樓高,佔地5334平方米,百人殉葬背後的故事

“秦公一號大墓”雖然多次遭到盜墓,損失了不少文物。但考古專家們依舊發掘出了3000多件文物,除了34件石磬外,還有大量金器,玉器和做工精美的雕刻工藝品。而這些文物也對研究先秦歷史,具有極高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