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朱元璋與朱棣父子,選擇“北京”,只為維護國家統一與穩定

中國歷史上,國都一直都是國家政權的代表,也是一個政權存在與否的重要標誌,所以輕易不會改變。但作為中國最後一個漢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明朝卻在國都的確立上,進行了多次的變化。期間南京、北京、開封、西安、臨豪等城市都在為適應明朝為穩定國家、發展北方的決策過程中,充當了國都的角色,為明朝增強對國家的統治和發展做出了特殊的貢獻。

朱元璋與朱棣父子,選擇“北京”,只為維護國家統一與穩定

遭到朱元璋嫌棄並遲遲下不了決定的方案——龍興之地-應天(南京)

元朝末年,朱元璋以應天(南京)為基地,崛起於江南。期間憑藉著江淮地區的經濟及軍事實力,打敗了陳友諒及張士誠等割據勢力,控制了整個南方,並於1368年在應天登基稱帝,是為明太祖。

但此時的朱元璋並未將應天直接定為京師,我們可以看到,已經控制半壁江山的朱元璋的目標是整個天下,而不是這偏居一隅的江南。那為什麼他不直接將應天命名為京師呢?原因其實有以下三個方面:

1。自古以來,定都南方的政權大多偏安,缺乏進取心,多被北方政權所滅;

2。明朝對蒙元的北伐已經啟動,大量北方疆土成為明朝新的疆域,但都城遠在江南,不利於鞏固明朝對北方的統治;

3。明朝朝堂之中對國都的選擇有著許多方案,如開封、臨濠、西安等都有不少的支持者。

正是基於以上三點,使朱元璋並未在一開始就將京師的稱號給予應天,而是處於猶豫搖擺不定的階段。

朱元璋與朱棣父子,選擇“北京”,只為維護國家統一與穩定

當然,定都應天的好處也有很多,比如:

1。自南宋南渡以來,江南已經成為中國的經濟重心,南京以其繁榮的經濟,且擁有著極為便利的水陸交通,足以支撐一國之都的發展;

2。拿下應天是朱元璋制霸天下的關鍵一步,可以說應天是他的龍興之地,重要性不遑多讓;

3。明朝的統治階級大多是隨著朱元璋起事的淮左勳貴和後來依附的江南勳臣,這些人久居江南且勢力大多在江南,自然更加願意以應天為京師;

4。明朝新建,北方大多剛剛收復穩定,民生凋敝,如果選擇北方城市為都城,必將損耗國家財力,徵調賦役用以建設新都,極易重蹈元末激起民變的覆轍;

5。應天坐擁長江天險,在防禦上具有優勢,但國家一統的前提下,這條几乎可以忽略。

但這些選擇應天作為京師的優缺點,並不能讓朱元璋迅速的下定決心,因為他的心裡還有著其他的選擇。

朱元璋心中的北京——北宋故都-汴梁(開封)

其實,當時隨著明朝對蒙元北伐軍事行動的展開,中原地區大多已成為明朝的領土,這個時候朱元璋就開始考慮在中原地區設定北京,以此加強對北方領土的鞏固。

正如朱元璋在稱帝詔書中所書:“鐘山之陽即皇帝位,於南郊定有天下之號曰大明,以是年為洪武元年”,按照自古以來的開國詔書習慣,一般會將國都的位置給確定下來,但朱元璋並沒有這麼做,這也就為他另選國都埋下了伏筆。

朱元璋與朱棣父子,選擇“北京”,只為維護國家統一與穩定

而此時的中原地區,朱元璋最為在意的就是北宋故都汴梁了。當徐達攻佔汴梁之後,朱元璋多次親自前往汴梁實地考察,並改汴梁為開封,同時認為在汴梁建都可以起到三個方面的作用:

1。可將明朝的統治中心北移,擴大明朝對北方的統治,更加有效的指揮軍隊對蒙元的討伐;

2。汴梁是北宋故都東京之所在,在上一個漢人政權的故都建立新朝的都城,有利於在政治上形成對蒙元北伐的政治效果,鼓動北方漢民百姓奮起抗元。

3。汴梁的位置處於國家中心位置,有利於將來對四方領土的管轄。

隨著徐達等人北伐的不斷推進,明朝北方疆域不斷擴大,南京偏居一隅的不利地理因素開始不斷放大。

朱元璋這才終於下了決心,於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下詔:“改應天為南京,改開封為北京。”這也標誌著明朝兩京制的正式開始。

朱元璋與朱棣父子,選擇“北京”,只為維護國家統一與穩定

但北伐戰場局勢瞬息萬變,朱元璋下詔確定南北兩京之後不久,徐達就已攻佔元大都,將蒙元勢力大部驅逐出了長城一線,元順帝被迫北遁漠北,全國形勢出現了極大的轉變。

隨著大軍離開中原到達河北、山西一線,作為對元朝臨時的作戰指揮中心和糧食補給物資中轉基地作用的開封,失去了戰時經濟的政策支援之後,中原地區經濟凋敝、物資緊缺等情況開始顯露。朱元璋也開始重新思考開封承擔北京責任是否可行,並最終在洪武十一年(1378年)確立開封為北京不到數月的時間,再次下詔宣佈廢除沒有實際意義的北京,重改北京為開封。

京師無法確定的候選方案——建立中都-臨濠(鳳陽)

朱元璋一直想建立一座北京城,來更好的加強明朝對北方地區的統治。但是,開封立都的立而後廢,讓他為建立“北京”而變得更加謹慎。

當時群臣關於北方那座城市都進行了大量的討論,如洪武二年(1369年)九月,朱元璋下詔詢問群臣定都之事,群臣上言“或言關中險固金城,天府之國;或言洛陽天地之中,四方朝貢,道里適均;汴梁亦宋之舊都,漕運方便;又或言北平元宮完備,就之可省民力。”

可以說群臣的各種方案都有其可行性,而北平作為曾經的元朝統治的象徵,朱元璋也不願意在政治上讓自己成為元朝的繼任者,但汴梁方案剛剛又被朱元璋否決了,而洛陽和關中以及天府之國也才平定不久,在他的心中都還不是最好的選擇。

朱元璋與朱棣父子,選擇“北京”,只為維護國家統一與穩定

其實,此時的朱元璋已經有了自己的方案,那就是選擇他的老家臨濠(鳳陽)。當他提出這個方案的時候,群臣除了劉基以外,大多攝於朱元璋的威信而選擇了贊同。朱元璋不顧劉基上奏“鳳陽雖帝鄉,然非天子所都之地。雖已置中都不宜居。”依舊開啟了中都臨濠的建設,這樣明朝就多出了一箇中都。

但隨著中都建設開展六年之後,洪武八年(1377年),朱元璋在實地瞭解了中都的建設情況之後,最終確認了臨濠不適合成為都城,以“勞費”為由停止了中都的建設,自此中都更多的只是成為了明朝皇室的一個場所而不是國家的都城。

無奈中的暫時選擇——定南京為京師

正是在這些都城選擇與建設的試錯過程中,經過十一年的反覆考量,朱元璋最終在洪武十一年(1378年)正式下詔“改南京為京師”,南京正式成為了明王朝正式的政治中心。

太子朱標之死而夭折的京師——西安

雖然之前確定“北京”的方案大多擱淺了,但是朱元璋想建都北方的想法從來沒有停止過,而作為曾經的六朝古都西安,在經過開國近二十年的修養生息之後,開始具有一定的實力,於是就成為了朱元璋的又一個成為“北京”的重要選擇。

為此他特意在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特派太子朱標巡撫陝西,監督西安城牆的修建工作,並實地考察西安作為明朝“北京”的可行性。

朱元璋與朱棣父子,選擇“北京”,只為維護國家統一與穩定

朱標的工作無疑完成的非常好,我們也有幸能夠在現在仍舊看到氣勢恢宏的西安古城牆。但很可惜的是,朱標自巡撫陝西之後,回到南京不久便離世,我們無法確定這個原因,對朱元璋放棄西安成為“北京”是否有影響。

但是,確實在這之後,朱元璋就再也沒有考慮過西安或者其他北方城市作為北京。只留下了朱元璋臨終所言“興廢有命,惟有聽天”的無奈嘆息。

靖難之役後,朱棣完成了朱元璋的遺願——北平-(北京)

朱元璋死後不到四年,明朝的京師南京,即被從北方一路南下打著“靖難”旗號的燕王朱棣所破,南京的軍事防禦價值被徹底擊碎。

作為根基在於北方的朱棣而言,南京不是他喜歡的京師,他更鐘意於自己的龍興之地,擁有著元大都整體架構的北平。於是當他穩固了自己剛剛到手的明朝政權之後,便在永樂四年(1406年)宣佈改北平為北京,並在次年開啟了北京的建設工作。

朱元璋與朱棣父子,選擇“北京”,只為維護國家統一與穩定

北京的建設工程前後歷時十五年,最終在永樂十八年(1420年)十一月完工。朱棣在北京城主體工程完成之後,即在永樂十九年(1421年)正月當即在新落成的北京紫禁城接受百官朝賀,並正式下詔宣佈改北京為京師,南京降格為留都。而朱棣選擇北京作為京師的原因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

1。北京是朱棣的龍興之地,也是其最根本的勢力範圍,政治意義相較南京更為重要;

2。北京地處燕雲十六州,自古就是聯通中原與東北及蒙古的重要通道,對加強明朝對外擴張及穩定東北地區具有無可比擬的作用;

3。此時的明朝主要威脅還主要是漠北的蒙元殘餘勢力,由於朱棣獲得明朝統治權之後將朱元璋的塞王靖邊的政策廢除,北境缺乏足夠實力震懾蒙元勢力,所以建都北京有利於更好的統籌和指揮對蒙古的作戰;

4。從法理上來看,朱棣是篡位,那麼他將原有南京建文帝法統改為北京的朱棣法統,有助於在形式上確立自己的政治正確性;

5。朱元璋一直以來都有著遷都北方的打算,朱棣遷都北京的行為可以被解釋為繼承朱元璋遺志,有助於幫助朱棣宣揚其“繼高皇帝之先志”的行為;

6。靖難勳臣大多是跟隨朱棣的北方將士,這些人也更願意回到北方的都城;

7。建文朝遺臣大多為江淮人士,遷都可以打破明朝原有以江淮集團為主的政治格局。

結語

可以說,明朝的兩京一都制的建立過程,其實就是明朝開國初期,統治者為了加強並穩固國家對北方地區的統治,而做出的選擇。雖然朱元璋終其一生未能定下“北京”的最終方案,但他的戰略思路具有極強的前瞻性。

朱元璋與朱棣父子,選擇“北京”,只為維護國家統一與穩定

而朱棣選擇遷都北京這一決定,正是對朱元璋這一戰略思想的最好繼承與執行。遷都北京,不僅適應了當時明朝對東北及蒙古地區擴張及維護統治的需要,也極大的促進了北方地區經濟及軍事的發展,使明王朝對國家的統治更加趨於形成整體的發展趨勢,有利形成完整的國家發展趨勢及加快民族融合的程序。

參考資料:

《明史》

《明實錄》

《明史紀事本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