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古代“土皇帝”的由來,土司承襲制度,貫徹三個朝代,影響後世

前言

元朝建立後,在成吉思汗的帶領下,到處南征北戰,開疆擴土,中國的國土面積也越來越大,這種情況一直沿襲到明清時期。但由於古代交通不便,通訊落後,因此這麼大的版圖管理起來也是一個大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朝廷制定了土司承襲制度來控制邊疆。那麼,明清時期土司承襲制度有何作用?政策的實施對國家治理有何影響?今天就讓筆者來為大家詳細的講解一下沿襲三個朝代的土司承襲制度。

古代“土皇帝”的由來,土司承襲制度,貫徹三個朝代,影響後世

一、土司承襲制的由來

蒙古族作為我國的遊牧民族,天性裡的好戰在元朝時期展現的淋漓盡致。元朝皇帝忽必烈跟隨自己祖父成吉思汗的腳步,在統一中國後,仍舊征戰在邊疆。強大的戰力,讓他對城池攻佔手到擒來,將士計程車氣更是一往無前,良性迴圈,疆域越擴越大。但是,弊端也開始顯現。被佔領的地方,在他們離開後,又一次叛亂。他們只佔領了地方,卻沒有收服人心。翻倍的國土面積,國家也一時沒有這麼多的官員能馬上安排。

為了治理邊疆,文臣謀士開始出謀劃策。他們提出學習唐代的羈縻制度,讓當地的自己人來管理,這樣國家只用給他們一個官員頭銜就可以了,一舉兩得。而為了避免羈縻制度造成的唐代末期邊疆混亂,自立為王的問題,也要進行改良,讓他們彼此之間相互制衡,聽命於國家。這樣逐漸形成了土司承襲制,之後在明清時期被進一步改良發展鼎盛。

古代“土皇帝”的由來,土司承襲制度,貫徹三個朝代,影響後世

二、土司承襲制

一般,國家會選當地的最有權威的人作為“土司”,而且可以世代繼承沿襲,也就相當於國家承認的“土皇帝”了。不過,皇帝是不會允許他們成為真正的“土皇帝”的。明朝開始,國家對邊疆的治理力度加強。皇帝首先利用各個土司之間的矛盾,讓其相互牽制,勢力分散,不至出現一家獨大的情況。然後,將地方治理的政策應用在土司制度中,將土司權力下放,每個土司分設各級權力機構,這樣組建一個權力網,中心控制者只能是皇帝。另外,朝廷還特別設定了衛所制度,安排“自己人”在各個“土司”的地域,同時起到監管控制和防止叛亂的作用。

在“承襲”方面,也不是前一土司去世,親屬就可以直接上任。整個過程是要由皇帝的批准的。即就算是“世襲”的官位,也必須拿到皇帝的“許可證”。否則,這個名位取得的名不正言不順,不僅得不到民眾的支援,也可能因皇帝的猜忌而喪命。

古代“土皇帝”的由來,土司承襲制度,貫徹三個朝代,影響後世

三、土司承襲制下的治理

土司承襲制在一定程度上,讓朝廷與邊疆達到了權力制衡。一方面,得到皇帝認可的“土司”可以名正言順獲得想要的統治地位;另一方面,將部分權力下放給“土司”的皇帝,可以藉助其名望,用最小的代價治理邊疆,是一個雙贏的局面,也是明清時期,廣闊疆域安穩完整的重要制度。直到清朝末年的改土歸流,土司承襲制才被廢除使用。這一沿用三個朝代的制度,徹底走下了歷史舞臺。

古代“土皇帝”的由來,土司承襲制度,貫徹三個朝代,影響後世

結語

在封建王朝體制下,皇帝是絕對的權利中心,世襲制是權力交接的安排。為了邊疆的安定而設立的土司承襲制,在明清時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土司”作為被皇帝認可的“土皇帝”,除了擁有當地至高無上的權力,也同樣擁有可以世襲下去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