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陳平和張良都是謀臣,為何兩人在漢朝建立後差距如此大?

張良和陳平都是劉邦身邊的謀臣,兩人的能力都是很強的,同樣為大漢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按說張良是劉邦智囊團的核心,可他在建國後卻歸隱了。陳平輔佐劉邦較晚,而他卻一直幹到了漢文帝時期,為漢朝的政治穩定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陳平和張良都是謀臣,為何兩人在漢朝建立後差距如此大?

那麼同樣的兩位謀臣,為何在漢朝建立後差距如此之大呢?

其實他們之所以在建國後的差距有點大,主要原因是兩人不同的出身,不同的理念也就導致了各有各的追求。

張良先於陳平輔佐劉邦,他是戰國時期的貴族世家,五代為韓相,雖說韓國早已滅亡了,但貴族氣質不會輕易丟的,他也有著復仇的家國情懷,在很長的時間裡,都在為此而努力,隨後又死心塌地的幫著劉邦推翻秦朝。

陳平和張良都是謀臣,為何兩人在漢朝建立後差距如此大?

他在很多事情上對於自己的利益考慮的較少,更多的是以國家為前提。而且他一生篤信黃老之道,不貪戀權位,這也導致他在漢朝建立後,能夠放棄高官厚祿,雲遊四海。

張良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陳平善於出奇謀詭計,兩人差異還是很大的。在一般人看來,張良的形象是高大的,他不戀權位,所做的事情都是高於個人利益之上的。可是陳平就不同了,有些人認為陳平的計謀上不了檯面,甚至有些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陰謀。

陳平和張良都是謀臣,為何兩人在漢朝建立後差距如此大?

陳平出身貧困,在社會最底層謀生的他對於地位的提升有著強烈的願望,跟張良相比他更懂得金錢權利的重要,但是這也沒有錯。

陳平投奔劉邦其實挺晚了。在鴻門宴的時候,他還屬於項羽陣營的,沒有受到重用,於是投奔了劉邦。陳平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在謀士當中也算是佼佼者,雖說不是劉邦認為的漢初三傑,但實力不容小覷。

陳平和張良都是謀臣,為何兩人在漢朝建立後差距如此大?

那麼這兩位雖然都是謀士,但出身不同,追求不同,這是很正常的。建國後張良退隱了,到也並非完全的認為劉邦會殺功臣,關鍵是在他的理念中自己的任務已經完成了,那麼對於一個不追求名利的人來說,退隱或許是最佳選擇。

可是陳平就不同了,他在漢初其實地位是一步步的提升的,他歷任劉邦、惠帝以及漢文帝時代,但他都能夠受到重用,甚至在惠帝時期和文帝時期擔任丞相,足以看出其有過人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