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只能共苦不能同甘--說說鐵木真與札木合、王罕間的"塑膠情"

從夏商周到元明清,華夏文明傳承數千年而不絕,在於歷史與時間的沉澱和積累。因此儘管每隔數百年就有分裂和亂世降臨,甚至還有過“華夏陸沉”,但終能撥雲見日,重回一統,使得漢家香火延綿不斷。而那些千百年來讓中原王朝始終頭疼不已的北方遊牧民族則與此相反,他們的興衰更大程度上依賴於本民族的英雄人物,比如匈奴之冒頓單于、突厥之阿史那土門、契丹之耶律阿保機、女真之完顏阿骨打、蒙古之鐵木真、滿洲之努爾哈赤等。一旦英雄無覓則家國無存,故有“胡人無百年國運”之說。

只能共苦不能同甘--說說鐵木真與札木合、王罕間的"塑膠情"

華夏因文明而傳承不絕,蠻族則往往因人而興廢

胡人無百年國運一說,應出自於隋朝開國元勳楊素之口。老楊當年兩次領軍北擊突厥,打得阿史那土門的子孫聞風喪膽、遠遁千里,得意之下吟出“橫行萬里外,胡運百年窮”(《出塞二首·其一》)這一千古名句。後來的南宋丞相、愛國詩人文天祥曾引此句給當時橫行無忌的蒙古人下了個詛咒:

“一馬渡江開晉土,五龍夾日復唐天。

內家苗裔真隆準,虜運從來無百年。”(《二王》宋·文天祥)

老文一語成讖,鐵木真子孫所建的元朝果然沒熬過百年就完蛋了。其始作俑者、明太祖朱元璋在寫給倉皇逃亡塞外的元順帝妥懽帖睦爾的勸降信中,還非常沒有同情心而且非常惡趣味的重揭人家的舊傷疤:

“我師未至,君已棄宗社而去。朕謂君自知胡無百年之運,能順天道,歸我中國故土,上策也。”(《明太祖實錄·卷四十六》)

不知道英明神武的鐵木真若是泉下有知,棺材板還能不能壓得住。

其實鐵木真也用不著憤憤不平,因為蒙古也是“因人興廢”的典型民族。早在南北朝時期,作為東胡分支的蒙兀室韋就已經出現,但是之所以700多年間一直默默無聞,自然是因為弱小。一直到了北宋末年,隨著遼國覆滅而貪婪的女真人又將全部的注意力放在了富庶的中原,塞北的大漠草原終於出現了難得的空白,鐵木真這才順勢而生,帶領蒙古崛起。

只能共苦不能同甘--說說鐵木真與札木合、王罕間的"塑膠情"

蒙古諸部曾被契丹壓制得死死的,但是缺乏政治頭腦的女真人給了他們崛起的機會

相對於後來率領舉世無敵的蒙古大軍差點把歐亞大陸打通關,鐵木真一生最艱難的時期無疑出現在其創業的早期,尤其是在他一統蒙古各部的那個階段。

鐵木真與札木合——一對只能共患難的“安答”。

鐵木真的父親孛兒只斤·也速該是一位蒙古英雄,不過他死得很早,留下妻子訶額侖和6個兒子,其中最大的鐵木真當時也只有13歲。寡母孤兒相依為命,日子過得十分艱辛。

只能共苦不能同甘--說說鐵木真與札木合、王罕間的"塑膠情"

毫無疑問訶額侖是一位“英雄母親”。要是沒有她,鐵木真再英明神武也無用武之地

當時蒙古各部族間的關係非常複雜。比如與鐵木真所在的乞顏部同出於孛兒只斤氏的泰赤烏部,自俺巴孩汗後便獨成一部,脫離出孛兒只斤本族。不過這種情況在蒙古各部族中屢見不鮮,只不過乞顏部和泰赤烏部的地位尊崇,當時的蒙古可汗又歷來從這兩部中推舉,所以二者間的關係自然不會很融洽。

不過此時的泰赤烏部人口日益眾多、勢力逐漸強大,而乞顏部就剩下了寡母孤兒,自然要備受欺凌。在一次宗族集會上,訶額侖不堪欺辱與泰赤烏人發生口角,後者居然趁機蠱惑乞顏部的族人叛逃。要不是著名的“女漢子”訶額侖匹馬單槍一路追殺,截回了一部分族人,乞顏部已經灰飛煙滅了:

“帝方幼衝,部眾多歸泰赤烏。近侍有脫端火兒真者,亦將叛,帝自泣留之。脫端曰:‘深池已幹矣,堅石已碎矣,留復何為!‘竟帥眾馳去。宣懿太后怒其弱己也,麾旗將兵,躬自追叛者,驅其太半而還。”(《元史·卷一·本紀第一》)

若是如此,鐵木真後來憑什麼成就大業?

鐵木真之所以偉大,在於他有個更偉大的母親。在《蒙古秘史》一書中,用了大量的筆墨描寫訶額侖對兒子的撫養和教育,比如那句著名的蒙古諺語“除了影子外無安答,尾子外無鞭子”——就是教育鐵木真朋友是不可靠的,而要保護自己免受凌辱,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

只能共苦不能同甘--說說鐵木真與札木合、王罕間的"塑膠情"

回顧鐵木真的一生,受訶額侖的影響非常大

訶額侖的這句話,顯然是深深的烙印在了鐵木真的心底,而且給他的命運以及無數人的命運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和改變。

隨著鐵木真的成長,乞顏部有了興旺的氣象,遂引起泰赤烏部的警覺。於是他們採取行動抓住了鐵木真,並給他套上枷鎖到處遊行示眾作為侮辱,卻不料被鐵木真逃脫。

可是禍不單行,不久以後他的妻子孛兒帖又被蔑兒乞惕部掠走。鐵木真深知弱小的乞顏部根本無力奪回愛妻,於是只能尋求外力協助。

鐵木真求助的物件,恰恰是在他的母親眼中不可靠的“安答”——蒙古本部別族札達蘭部的札木合。札木合雖然答應了鐵木真,可是面對以兇悍野蠻著稱的蔑兒乞惕部心裡也沒有底,於是又求助克烈部的脫翰(就是我們熟悉的“王罕”、“汪罕”或“王汗”)。

最終乞顏、札達蘭和克烈三部合兵,大破蔑兒乞惕部,鐵木真如願奪回愛妻,並對出力甚巨的札木合非常感激。兩人不但二次結拜,再成“安答”,還將兩個部族合併在一起遊牧,而且鐵木真與札木合的關係好到了夜飲酒醉則同裘而眠的程度。

只能共苦不能同甘--說說鐵木真與札木合、王罕間的"塑膠情"

孛兒帖被鐵木真搶回來後不久生下了長子朮赤,所以朮赤的身份備受質疑

可是好景不長,僅僅一年之後,兩人便發生了齷齪,鐵木真竟率部不告而別。關於這段歷史,史書上諱莫如深,其實也不難理解——鐵木真與札木合都是有著雄心大志的英雄人物,英雄在患難之時可以共苦,一旦危機解除卻很難共容,更遑論協作。正如訶額侖所說的那樣,鐵木真這樣幾百上千年才出一個大英雄,就該是孤家寡人——“除了影子外無安答”。

此後鐵木真聲望日隆,蒙古各部紛紛來投,並被共推蒙古本部之可汗。而札木合也是當時蒙古諸部中實力最為強大的梟雄之一,於是這對曾經的“安答”之間,矛盾和衝突就不可避免的爆發了。

兄弟反目成仇,鐵木真踩著安答札木合崛起。

鐵木真稱汗以後,蒙古諸部分化成兩大集團,即“擁鐵”派與“反鐵”派。據《蒙古秘史》所載,當時擁戴鐵木真的部族有26個,使得他十分得意,便遣人去通報脫翰和札木合。老狐狸脫翰聞報後欣然稱賀,反倒是札木合非常不爽——話說札達蘭部也是孛兒只斤氏老祖宗孛端察兒的後代,理論上札木合也有稱汗的資格。更何況當時札木合的勢力並不比鐵木真弱,而且他還自認有恩於後者,所以怎麼可能會服氣?

只能共苦不能同甘--說說鐵木真與札木合、王罕間的"塑膠情"

找不到札木合的畫像,但讓孫紅雷飾演這位仁兄,氣質上簡直是絕配

二者最終徹底翻臉源於兩件事。其一是鐵木真非常不講義氣的誘走了許多札達蘭部的人口。地廣人稀的草原上最值錢的財產就是人口,這是一個部族安身立命的根本,所以札木合根本不能忍;另一件事則是個意外——札木合的弟弟殆察兒跑到鐵木真家去偷馬,結果被牧馬人朮赤答兒一箭射死,這件事就成了鐵木真與扎合臺刀兵相見的導火索。

南宋紹熙元年,札木合糾集了泰赤烏、塔塔兒等13個部族的3萬騎兵向鐵木真大舉進攻,鐵木真亦將軍隊分為13路迎戰,這就是著名的“十三翼之戰”。這一戰雖然以鐵木真失敗告終,但札木合戰後殘殺俘虜,引起了盟友的恐懼和憤慨,反而使得不少人轉換陣營投奔了鐵木真。

鐵木真趁勢又修好克烈部的脫翰,二者聯合女真人滅掉了塔塔兒部。鐵木真因此被金國封為“札兀忽裡”,大概就是招討使的意思;而脫翰則被封為王,因此被稱為“王罕”或“王汗”。

慶元四年,鐵木真與王罕相會,重申父子之盟。此後二者聯合擊敗了乃蠻部,並不斷攻伐與札木合交好的泰赤烏、翁吉剌等部。札木合也不示弱,趁機聯合“反鐵”派,於嘉泰元年與哈答斤、亦赤列思等11部會於犍河(今內蒙根河),推舉札木合為古兒汗(古兒汗的尊號高於可汗),併發兵征討鐵木真,但被後者所敗。次年,札木合攜蔑兒乞惕、泰赤烏等部氣勢洶洶的捲土重來,被打得一路敗逃的鐵木真只得求助於王罕。王罕與鐵木真合兵之後,與札木合聯軍會戰於海剌兒河(今海拉爾河),終於將後者擊潰,札木合被擒,札達蘭、泰赤烏等部就此覆亡。

只能共苦不能同甘--說說鐵木真與札木合、王罕間的"塑膠情"

總有人說鐵木真一生60餘隻敗過一次,其實在早期他也沒少打敗仗

而一代梟雄札木合被鐵木真釋放後,只能投奔王罕,而他的最終命運,我們後面再說。

在此戰之後,蒙古諸部中的“反鐵”派基本瓦解,鐵木真才成為被廣泛認可的可汗,與王罕並列為蒙古兩大巨頭。

不爭氣的王罕——成也鐵木真,敗也鐵木真。

巨頭這種東西,只有一個才不嫌多。所以哪怕乞顏部與克烈部交情再深厚、王罕與鐵木真間的關係更加糾葛不清,二者之間的決裂也是不可避免的。

王罕在父親、克烈部的布亦魯黑汗死後繼承汗位,但不久被叔父推翻,被迫投奔他的安答、也就是鐵木真的老爹也速該。也速該非常講義氣,出兵幫他復位。不久以後,不爭氣的王罕又被自己的親兄弟額兒客合剌推翻,也速該再次出手趕跑了額兒客合剌,把自己的安答再次扶上汗位。

只能共苦不能同甘--說說鐵木真與札木合、王罕間的"塑膠情"

王罕這個總是被攆下臺的傢伙是怎麼強大起來的,有些讓人莫名其妙

所謂事不過三,腦子裡似乎缺根弦的王罕才被推翻兩次,總覺得人生不夠完整。於是在淳熙十六年,王罕那位自稱古兒汗的叔父成全了他,再次出兵把自己的大侄子攆跑。不過這時候也速該早死了,王罕該怎麼辦?幸好也速該有個好兒子鐵木真,替他爹的那個笨蛋安答出頭,第三次搶回了汗位。

不過後來鐵木真的老婆被蔑兒乞惕部搶跑時,王罕也幫了他一把。此後二人以父子相稱,多次聯手對敵,還一起打殘了札木合——要是論起感情來,鐵木真跟王罕之間的情誼可比札木合這個安答深厚得多。

關於這爺倆翻臉的原因,在《元史》和《蒙古秘史》中大都歸罪於札木合和王罕的兒子桑昆:

“帝欲為長子朮赤求昏於汪罕女抄兒伯姬,汪罕之孫禿撒合亦欲尚帝女火阿真伯姬,俱不諧,自是頗有違言。初,帝與汪罕合軍攻乃蠻,約明日戰,札木合言於汪罕曰:‘我於君是白翎雀,他人是鴻雁耳。白翎雀寒暑常在北方,鴻雁遇寒則南飛就暖耳。’意謂帝心不可保也。汪罕聞之疑,遂移部眾於別所。”(《元史·卷一·本紀第一》)

著史這種事向來是勝利者的特權,所以史書上囉囉嗦嗦的唸叨了大半天札木合如何挑撥離間、桑昆如何小肚雞腸、王罕如何智商欠費,其實都沒啥意義。鐵木真與王罕在聯手幹殘札木合以後所面臨的形勢,用蒙古話該怎麼形容我不知道,但若用漢人的話來講,那就是“漢賊不兩立”。

只能共苦不能同甘--說說鐵木真與札木合、王罕間的"塑膠情"

漢賊不兩立這種事,關鍵看結局——贏的就是漢,敗的就是賊

所以在嘉泰三年,王罕派桑昆攻打鐵木真,爆發了合剌合勒只額列惕之戰,鐵木真被擊敗,最慘的時候身邊侍衛僅剩下19人。不過鐵木真並不氣餒,不斷鼓舞部下計程車氣,並立下誓言“使我克定大業,當與諸人同甘苦。苟渝此言,有如河水。”(《元史·卷一百二十·列傳第七》)

鐵木真在努力整頓,恢復戰力,王罕陣營卻發生了內訌,一部分部族投奔了鐵木真,札木合也亡走乃蠻。鐵木真趁機反攻,王罕軍士氣低落又猝不及防,於是大敗,王罕西逃,在乃蠻境內被殺,桑昆南走,先後逃亡西夏和吐蕃,最後被西域的合剌赤部所殺。

至於倒黴的札木合,先是投奔乃蠻,乃蠻敗亡後又逃往倘魯山(今俄境內唐努山),但還是被鐵木真抓到。這回鐵木真沒有放過他的這位安答,最後札木合被賜以“不流血而死”。

只能共苦不能同甘--說說鐵木真與札木合、王罕間的"塑膠情"

都有雄心的人不適合做朋友,鐵木真和札木合就是一個血淋淋的例子

到開禧元年,鐵木真又征服了乃蠻。至此,大漠南北包括替女真人扼守長城天險的汪古部在內,整個蒙古都成了鐵木真的天下。次年,鐵木真召集蒙古諸部,大會於斡難河(今鄂嫩河)源,由諸部族長和大臣共上尊號“成吉思汗”,從此走出蒙古,開始了他征戰天下的大業。

寫在最後——“攘外必先安內”似乎是遊牧民族強大的必由之路,鐵木真的手段還不算血腥殘忍。

在漢人王朝,倫理綱常乃是維護社會秩序、處理人際關係的基本準則。儘管在歷朝歷代的權力鬥爭中,父子反目、兄弟相殘之類的事件屢見不鮮,但在一片血腥中攀上權力巔峰的當權者,幾乎都要絞盡腦汁的對這種見不得光的醜事進行遮掩,甚至不惜代價(比如英明神武如李世民大帝,為了一場玄武門之變,甚至首開干涉起居注的惡例)。

只能共苦不能同甘--說說鐵木真與札木合、王罕間的"塑膠情"

楊廣和李世民這對錶叔侄,一個弒父殺兄,一個殺兄逼父,所以名聲都不咋地

如果遮掩不住,那就註定遺臭萬年了。

但是“畏威而不懷德”、只崇信武力至上的蠻夷們,似乎對此就毫不在意。而且任一民族的崛起,幾乎都與骨肉相殘為伴——匈奴因冒頓單于而興,而冒頓又因射殺其父頭曼才得以成為匈奴之主(這貨還殺光了自己的後母、弟弟);突厥始畢可汗死後,汗位先後被兩個弟弟俟利弗和咄苾搶走,他的兒子什缽苾完全被無視。而後者向唐朝出賣自己的叔叔和族人時也半點都沒客氣過;耶律阿保機是契丹的開國之祖,也是少有的寬仁之主,但在處置“諸弟之亂”時也毫不留情,雖然放過了兄弟,但也還是殺掉了兩個叔父耶律滑哥和耶律轄底;西夏開國皇帝、党項人李元昊更是出了名的暴橫淫縱,連兒媳婦都要霸佔。而他的兒子李寧令哥也是狠人,一刀幹掉了老爸後被處死——既親手償了奪妻之恨,同時自報殺父之仇;清太祖努爾哈赤也曾幽死弟弟舒爾哈齊、處死長子褚英。

就連鐵木真的兒子也不是什麼好鳥——按照蒙古舊俗,他的幼子拖雷本應即位,但最後當上大汗的卻是三子窩闊臺。後來拖雷被毒死,有很大的可能性就是老三乾的。

為了爭權奪利,發生什麼事情都不奇怪。而且這種事不分漢夷,也沒有對錯,有的只是成敗之分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