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在夷陵之戰中,劉備也就損失了5萬兵馬而已,為何從此一蹶不振了

在三國時期,夷陵之戰就是最後一場大型賽事了,經過這場大賽後。就讓剛剛有所起色的劉備集團就迅速衰落。經過了夷陵之戰後,蜀國又徹底成為三家中最弱的一方了,和魏吳相比有著較大的差距,不過蜀漢有著天然的防禦優勢。就算有雄兵百萬又如何,只要不知道蜀道,估計也就在山裡亂轉了。那麼有人會問了:為何在火燒連營後,蜀漢再也沒有昔日漢中對抗曹操,東征孫權的勢頭了?對此,我們就先來看看劉備集團的全盛時期,個人認為是在漢中之戰後,畢竟他取得了漢中這塊寶地,因此在這個時候就走向了巔峰期。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孫權也看到了劉備的起色,不想讓劉備再繼這麼發展了,因此才會同意曹操的請求而聯合對付蜀漢;而關羽也正是看到了蜀漢的起色,才會想到從東南出兵給曹操當頭一棒。

在夷陵之戰中,劉備也就損失了5萬兵馬而已,為何從此一蹶不振了

在漢中之戰中,劉備戰勝曹操而取得了勝利,這是他僅有的一次正面對決擊敗曹操的戰例,這對劉備集團軍計程車氣起到了極大鼓舞。孫權也是看到劉備這麼出色才決定聯曹抗劉,畢竟當年赤壁之戰時,劉備幾乎是憑藉著江東的力量才打敗曹操,現在居然發展這麼迅速,再不制止他的話,自己就無法對付他了。而也就在此時,關羽帶兵北上,上演了水淹七軍這種好戲,逼得曹操要遷都避禍。不過好在孫權派呂蒙及時出兵,這樣才偷襲了荊州老窩,讓荊州三郡都落入東吳之手,最終逼得關羽走投無路而敗走麥城,最後呂蒙也是逼得關羽自刎身亡,這就拉開了夷陵之戰的序幕,不過由於遭受了較大的損失,劉備就決定先穩兩年,等自己稱帝后變發動了討伐東吳的戰爭。

在夷陵之戰中,劉備也就損失了5萬兵馬而已,為何從此一蹶不振了

而在這場戰爭初期,蜀軍可謂是所向披靡,打得孫權都要將荊州給還回去了,甚至將害死關羽和張飛的那些主犯,如傅士仁糜芳範疆張達那些人都送給劉備處置,還要將之前偷偷帶回去的孫夫人都送還劉備。然而此時的劉備不只是想為關羽報仇了,他想要奪取整個江東了,因此不管不顧而繼續發動戰爭。就在孫權手足無措之際,幸虧有人提醒別忘了陸遜,孫權才會拜陸遜於大都督,這樣雙方才會在猇亭進行最終的決戰。由於陸遜還不到35歲,且劉備之前取得了不少勝仗,因此就輕敵了,而被陸遜一把火燒的大敗。即使劉備僥倖逃生,不過他手下的五萬精兵已經全軍覆沒了。而經歷此戰後,劉備也無顏回到成都,只得停留在白帝城,不久後在那裡將阿斗託孤於諸葛亮後就病逝了。那有人會問了:劉備在此戰中不過就損失了5萬精兵,為何從那時候起,蜀漢就一蹶不振了呢?

在夷陵之戰中,劉備也就損失了5萬兵馬而已,為何從此一蹶不振了

首先需要說明,劉備在夷陵之戰中所帶領的部隊,都是身經百戰的人馬。而在此戰後,蜀漢想要再建立一支這麼強的軍隊就等於難於上青天了。畢竟當年經歷了3年多的入蜀之戰,這就讓益州受到了很大損失,很多青壯年男子都死於非命,這就讓蜀中沒有那麼多可用之人了。再者說,經歷了這麼多年戰爭,讓蜀中也不像以往那麼富有了,不然諸葛亮也不會在出師表中所說“益州疲弊”這四個字了。因此,想要再建立這麼一支強悍的兵馬,無論從人力還是從財力上來說都是行不通的。再者說,劉備在夷陵之戰中損失的不只有這5萬精兵而已,而且讓不少昔日為蜀漢建功立業的青年才俊都因此犧牲,他們可都是後期蜀漢建設的關鍵人才,這也就導致蜀漢後期會出現“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局面。即使後來勉強招來了姜維這個人才,不過此人在蜀中也是受到了極大的限制而無法發揮全力。

在夷陵之戰中,劉備也就損失了5萬兵馬而已,為何從此一蹶不振了

而且還需要說明一點,那就是劉備在此戰中將精銳的水軍全部消耗殆盡。因此,想要再創辦一支強悍的水軍,不光是人力和錢財的問題了,而且還有地利問題。畢竟,自從丟失了荊州後,劉備就在訓練水軍時沒有那麼好的環境了,蜀中幾乎都是山地,主要還是以步兵為主。當然了,這也和關羽當初丟掉荊州是有關的。最後就是,劉備的後方不穩,要處理這些問題也是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以及金錢,處理孟獲等人就是典型的例子,諸葛亮為此不惜花費了幾年的時間,想要再重新崛起是不可能的了,畢竟外部環境是不允許。不然,諸葛亮也不會在實力差距懸殊的情況下多次發動北伐戰爭了。可以說,自從關羽陣亡且劉備兵敗後,蜀國就完全走向了下坡路,打破了昔日諸葛亮的“隆中對”計劃,諸葛亮不斷北伐也不過是苟延殘喘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