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酈食其為劉邦獻計打算制服項羽,為什麼張良說他是“亡國之計”

酈食其是劉邦入關前得到的一個說客,性格豪放,喜歡喝酒,高陽人,自稱“高陽酒徒”。他為劉邦出了不少計謀,還讓弟弟酈寄帶著一幫人加入劉邦,因此他在劉邦面前說話很有分量。因此,劉邦每次遇到難題,都想聽聽他的意見。

酈食其為劉邦獻計打算制服項羽,為什麼張良說他是“亡國之計”

劉邦劇照

前204年,劉邦駐守成皋,糧道經常被楚軍侵奪,漢軍陷入糧食危機。劉邦憂心忡忡,不知如何是好,於是召酈食其問策。酈食其很快便想出了一個計策,說是能不戰而屈人之兵。

酈食其說:“不論商湯滅夏,還是武王伐紂,夏商的後代都得到了封地,受到了優待,唯獨秦並六國,不給六國後人尺寸之地,因此六國後人顛沛流離,都對秦朝恨之入骨。所以說,如果大王能夠恢復六國後人的王位,到時他們連同他們的百姓都對您感恩戴德,無不順從,而備受孤立的楚國屆時也會恭恭敬敬的來朝拜大王,這樣一來,大王不費吹灰之力坐擁天下,豈不妙哉!”

酈食其為劉邦獻計打算制服項羽,為什麼張良說他是“亡國之計”

酈食其劇照

劉邦聽了大喜,說:“先生之計果然高明,令寡人茅塞頓開,憂愁即釋!先生快點去刻印,再親自到六國走一趟,找到六國後人,給他們封王佩信。寡人靜候佳音!”

不日,酈食其將印刻畢,來向劉邦辭行。劉邦說:“有勞先生,他日歸來,寡人親自為你慶功!”酈食其躊躇滿志,回去收拾行囊,可是還沒等出發,劉邦就派人來讓他銷燬那些印信。

原來酈食其剛走,張良就來謁見劉邦。劉邦一邊吃飯,一邊把派酈食其到六國封王的事說了一遍。張良聽了,很是吃驚,忙問:“此計何人所為?”劉邦說:“酈食其呀!有什麼不妥嗎?”,張良說:“此計拙劣不堪,大王如果聽信,千秋大業將毀於一旦!”

酈食其為劉邦獻計打算制服項羽,為什麼張良說他是“亡國之計”

張良劇照

劉邦大驚失色,趕忙將嘴裡的飯吐了出來,說:“是何緣由,子房快給寡人道來!”張良隨手拿起一雙筷子比劃著,一股腦說出了一堆理由:

一、商湯、周武之所以封桀、紂的後代,是因為他們自認為有控制桀、紂後代子孫的能力,大王您連項羽都控制不了,何談控制六國後人!

二、武王攻入殷之後,在里門表揚商容的德行,釋放被囚的箕子,還為比干修墓,大王您能做到嗎?顯然不能。

三、武王將商紂積蓄的糧食財物都散發給了貧窮的百姓,大王能做到嗎?

四,滅掉殷商,武王刀槍入庫,馬放南山,與百姓安享太平。可眼下群雄逐鹿,各方勢力劍拔弩張,怎麼可能為了大王的一枚小小印信而放棄爭奪呢!

五、眼下大王手下人才濟濟,他們都想建功立業,好得到一塊封地。如果六國後人得封,他們可能就會辭您而去,去侍奉本國主人,屆時還有誰能幫您奪取天下呢?

六、目前楚國最為強大,天下諸侯莫不看其臉色行事,如果被立的六國後代也依附了楚國怎麼辦?大王豈不是為項羽做嫁衣,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酈食其為劉邦獻計打算制服項羽,為什麼張良說他是“亡國之計”

劉邦聽了張良的一番話恍然大悟,大罵到:“酈食其這個迂腐書生,差點壞了寡人大事!”隨後傳命,讓酈食其馬上將印信銷燬。

酈食其為什麼會給劉邦出這樣的主意呢?應該是受到了陳勝分封六國後裔的啟發。

陳勝起兵時,張耳和陳餘曾建議他恢復六國諸侯的王位,顯然這樣能增加對抗秦朝的力量,而且六國後裔還會對陳勝感恩戴德,但實際上他們接間成了陳勝對抗秦朝的工具,因此陳勝不動聲色受益。

但酈食其的做法就不可能起到這樣的效果,因為陳涉起事時,天下諸侯都想滅亡秦國,而楚漢相爭時,諸侯們並不存在迫切想滅亡那一方一說。何況當時楚漢相爭勝負未定,天下諸侯更多的是持一種觀望心理,伺機選邊。彭城之戰後,諸侯“棄劉投項”就很能說明問題。所以,即便劉邦封了六國後人,也不過得了一個虛名,得不到實質好處,還會在某一時刻釀成禍水。

酈食其為劉邦獻計打算制服項羽,為什麼張良說他是“亡國之計”

透過上述事件可以看出,張良要比酈食其高明許多,因此後人對酈食其的評價是“穩健不如蕭何,戰略眼光不如張良,機智不如陳平。”只不過他縱酒使氣,疏闊狂放,跟劉邦很對脾氣,所以能得到劉邦的重用。在韓信攻齊之前,酈食其曾受命成功遊說齊王田廣歸漢,結果後來韓信突然發兵,酈食其被田廣扔了油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