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文化常識):中國古代選官制度之科舉制

公共基礎知識考試中,歷史上的選官制度常常是備考的一個熱點,而歷代選官制度中存在時間最長、影響最深遠的莫過於科舉制,這也使得該制度成為了一個熱門的出題點,考試中常常以“詩句”、“典故”的形式考查科舉制的歷史背景、相關人物、專有名詞,故此將該部分知識概況和重點名詞整理出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概況

科舉制,顧名思義就是分科取士的辦法選拔人才。科舉制度在我國曆史上存在了一千多年,從隋(605年)設定開始至清光緒年間(1905年)才被廢除。

發展歷程:

(一)創立:隨著士族門閥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興起,使得魏晉以來選官注重門第的九品中正制已無法繼續下去。隋朝統一全國後,隋文帝楊堅廢除了九品中正制,開始實行分科考試的方法選拔人才;隋煬帝時期,建立了進士科。

(三)完善:唐太宗時期擴充學院的規模,擴建學舍,增加學員。武則天首創武舉,由兵部主持。唐玄宗時期詩賦成為進士科主要內容。唐朝考試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兩類,每年分期舉行的稱常科,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的考試稱制科。

(四)改革:宋朝創立糊名制和謄錄制,防止徇私舞弊。

(五)鼎盛:明朝正式科舉考試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級,採用八股取士。在鄉試之前還有童試,取得童生資格後可參加由各省學政或學道主持的院試,院試的第一名被稱為案首,俗稱秀才,可以到官辦的府、州、縣學讀書,經選拔後可參加鄉試。鄉試(省級考試):每三年舉行一次,在各省省城舉行,一般在八月舉行,故又稱秋試、秋闈、鄉闈。鄉試考中以後被稱為舉人,第一名稱解元。會試:參加會試的人員是全國的舉人及國子監監生,在京師舉行。每三年舉行一次,考期在鄉試的第二年春季二月,故稱春試或春闈,考中的稱貢士,第一名稱會元。殿試:參加殿試的人員為貢士,在會試後的當年舉行,貢士在殿試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只考時務策一道,之後進士榜用黃紙書寫,中進士稱金榜題名。

二、重點名詞

八股取士:僅限於四書五經範圍內命題,文體嚴格限於八股文,考生不能發揮個人見解。八股文是指文章的八個部分,文體有固定格式:由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部分組成。

連中三元:接連在鄉試、會試、殿試中考中了第一名,即連續取得解元、會元、狀元。

及第:指科舉考試應試中選,應試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登科”是及第的別稱,也就是考中進士。

進士:科舉考試的最高功名。貢生參加殿試錄為三甲都叫進士。考中進士,一甲即授官職,其餘二甲參加翰林院考試,學習三年再授官職。

三、例題顯示

1。元末高明的《琵琶記》中有:“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的描述,該詩句描寫的是中國古代的( )。

A:九品中正制 B:察舉制

C:三公九卿制 D:科舉制

1。【答案】D。中公解析:從該詩句中的“十年寒窗”、“一舉成名”可以看出這說的是中國古代的科舉制,故D項正確。九品中正制是魏晉時期的選官制度,其造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現象,與題意不符,故A項不選。察舉制是漢朝時期自下而上的選官制度,主要是選拔孝廉,與題意不符,故B項不選;三公九卿制是秦朝時期的中央官制,與題意不符,故C項不選。故本題答案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