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雲岡的微笑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雲岡的微笑

山西省大同市雲岡石窟。

李 鷹攝(人民圖片)

拈花一笑,是雲岡石窟帶給遊客深深的印象。

山西省大同市城西武州山南麓、武州川北岸的雲岡石窟,被譽為東方藝術明珠,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

雲岡石窟依山開鑿,規模恢弘、氣勢雄渾,東西綿延約1公里,窟區自東而西依自然山勢分為東、中、西3區。現存主要洞窟45個,附屬洞窟209個,雕刻面積達1。8萬多平方米。造像最高為17米,最小為2釐米,佛龕計1100多個,大小造像5。9萬多尊。

進入雲岡,在一些石窟內可見飛天,氣勢宏大、裝飾華麗,集粗獷與精緻於一體,人物清瘦俊美。

酈道元在《水經注》中說:“鑿石開山,因巖結構,真容巨壯,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煙寺相望,林淵錦鏡,綴目所眺。”這是對雲岡石窟開鑿盛況的描述。

在雲岡石窟,你會發現,這裡確有“山堂水殿”的意境。

雲岡石窟從開鑿至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往往在走遠了以後,再回眸時才看得更清晰。

雲岡大佛是雲岡石窟的標誌。塑像雙耳垂肩,額頭寬闊,高鼻大眼薄唇,嘴角上揚,其神態頗有西域人的特徵,是北魏時期鮮卑人的樣子。

從一個個石窟中走進、走出,仰望一尊尊神態各異的塑像,有人稱雲岡石窟是“刻在石頭上的北魏王朝”。石窟中莊嚴、自如、微笑的塑像,是工匠們千刀萬刃鑿刻而成的,那些從天而降的菩薩、力士、飛天……融入印度和波斯藝術表現手法,令人歎為觀止。

去看音樂窟,此窟因前室出現大量演奏樂器的造像而得名。洞窟中,前室雕刻的各類手持不同樂器的音樂伎引人入勝。前室北壁最上層的天宮樂伎,是一個以壁面通欄形式塑造的由14個圓拱聯龕排列組成的樂伎形式。14位樂伎各佔一個圓拱龕,龕間並用立柱、緊密相連,聯龕間上隅的童子像平添了許多朝氣和生機。樂伎從東到西分別以擔鼓、壎、義觜笛、細腰鼓、琴、箜篌、篳篥、箏、橫笛、琵琶、排簫、齊鼓、吹指等樂器作演奏狀,結構宏大,形式侈麗,場面壯觀。

那些抱著琵琶、腳踩祥雲,吹著簫笛、跳著舞蹈,身上瓔珞叮噹的樂者、歌者和舞者,向人們展示著北魏時代雕刻和繪畫的陰柔之美。它們身姿曼妙,姿態優雅,舞姿輕盈,扭腰出胯,舉足伸臂,動作誇張而迷人。它們高鼻大眼,神態自如,身軀健碩,豐滿有力,髮髻齊眉,將石窟當作舞臺。仙樂飄飄,飛天起舞,那神仙樂舞隨著飛天的衣帶飄出石窟,飛向人間……

雲岡石窟的飛天比之敦煌的飛天毫不遜色,壁畫雖歷經千百年,有些色彩仍然清晰可辨。飛天面容姣好,飄飛的裙裾和衣帶似在雲中飛舞,不由讓人感慨藝術和美可以穿越時空,穿越國界,穿越心靈……

雲岡石窟因其巨大的藝術成就被譽為“東亞佛教美術的母胎”,將中國古代的石刻藝術、繪畫藝術推上了世界石窟藝術的高峰。

魯迅先生曾把雲岡石窟和萬里長城相提並論,可見雲岡石窟的重要地位。作家冰心曾來到雲岡石窟,觀後寫道:“萬億化身,羅刻滿山,鬼斧神工,駭人心目。”陳丹青在講到北魏繪畫時認為,北魏人的畫有“對美的最最新鮮的感受力”。

來到石窟外,只見一排石窟下方有一個棚子,下面的雕塑是一駕古舊馬車,旁邊有一位趕馬車的人。不同尋常的是,趕車人身材矯健,一頭捲髮,長臉高眉深眼,鼻樑高挺,身著西域商人的裝束,儼然西域人的模樣。馬車載著沉重貨物,車輪陷在深達16釐米的壕溝裡,石板路上被鐵軲轆車轍壓磨出了兩道深深的車輪印跡。金代以前,人們稱之為“古道車轍”。

想起在杭州西湖邊的淨慈寺也曾見過幾尊佛像,也是深眉大眼高鼻樑、卷頭髮、長臉,一身袈裟,還挽起褲腳。它們身著羅漢裝,表現出與東方人截然不同的神態。它們的存在,大約是想告訴今人,東西方的宗教和文化交流很早就開始,且影響頗深。

在雲岡石窟,見得最多的就是佛像的微笑。那笑容美得神秘,它們的臉型線條圓潤秀美,長眉細眼,鼻樑挺翹,嘴角上揚。那微笑既熟悉又陌生,既親切又疏離,像是凡人的微笑,慈悲而謙和。若是留心觀察,它的目光在你的身上流轉,無論你在哪個角度回眸,你看它時,它也在看你,向你露出笑容。有人稱這是“雲岡的微笑”,是神的表情。一笑會心,穿越千年。即便離開雲岡,那微笑也會一直印在你心裡,隨著你的腳步走得很遠。

雲岡石窟那些富於力量的塑像,讓人聯想到義大利雕塑家米開朗基羅的雕刻作品,但二者又有不同。有人說,西方藝術家的作品是模仿再現自然,注重寫實;而云岡雕刻的美在於東方人的意象,雕刻的藝術家和工匠們著力在佛像的“神韻”表現上。

雲岡歸來,有一種靜美而慈悲的微笑時常閃現在眼前,那笑容是經歷滄桑後的風輕雲淡,是萬人如海偶然相遇的莞爾一笑,是雲岡對眾生充滿溫情的人間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