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曹丕任命賈詡為太尉時,孫權:曹魏要亡!45年後才知他有先見之明

見微知著,意思是從事物的萌芽狀態,就能夠看出事物未來的發展趨勢,推斷出相應的結果。

而當年曹丕任命賈詡為太尉的時候,遠在東吳的孫權就顯得異常高興,他對群臣揚言:

曹魏必亡

可這究竟是憑什麼呢?曹魏在45年後滅亡,算不算孫權的先見之明?

曹丕任命賈詡為太尉時,孫權:曹魏要亡!45年後才知他有先見之明

賈詡

孫權之所以能夠做出這樣的判斷,主要原因還是在於

賈詡

本身的性格特點,讓曹魏政權不放心,卻讓孫權太放心。

畢竟在三國年間的所有謀士中,唯有賈詡一人被稱為毒士。一生輾轉於董卓、李傕、張繡、曹操等多位主公,所獻的計謀雖然都十分成功,卻從來沒有真正為自家主公考慮過事情。

從他曾經獻上的計謀和為人處世的性格,就可以看出來,賈詡凡事必先考慮個人,隨後才是天下黎民百姓。倘若在他的計謀中,個人和天下百姓發生衝突,那麼後者一定會成為犧牲品。

曹丕任命賈詡為太尉時,孫權:曹魏要亡!45年後才知他有先見之明

就像曾經獻計李傕、郭汜等人反攻長安的時候,難道賈詡會不知道這兩人的性格,會給長安百姓造成傷害?可為了能夠存活下來,避免兩個走投無路的人自絕退路,賈詡並沒有半分猶豫。

如果說

賈詡的“毒”

,是孫權判斷曹魏必亡的第一個標準,那麼

賈詡的“低調”

,便是孫權判斷曹魏必亡的第二個標準。

很多人可能會想,低調有什麼不對,這種品格本來也比較優良。的確,低調做人,高調做事,值得每一個人學習,關鍵是賈詡做人低調,做事情更低調。

曹丕任命賈詡為太尉時,孫權:曹魏要亡!45年後才知他有先見之明

說好聽一點,是賈詡深知明哲保身的道理,可說的難聽一些,那就是賈詡本人,尸位素餐。

曾經就有這樣一句話:一個官員不貪汙、不腐敗,這是一件好事。可如果與此同時,這位官員什麼事也不做,同樣是一件壞事。

在其位謀其職,曹操擊敗張繡後留賈詡一命,不是花錢將他養著,而是希望賈詡真的能夠在某些戰略上提供有建設性的幫助。

曹丕任命賈詡為太尉時,孫權:曹魏要亡!45年後才知他有先見之明

曹操知道賈詡有這個才能,可賈詡就是隱而不發,這讓曹操無比頭疼。就像當初官渡之戰後,曹操詢問身邊將士:能不能消滅孫劉聯盟?一統天下。

儘管後來的結局失敗,可就當是曹操手中的實力而言,絕對可以對孫劉聯盟形成碾壓。結果賈詡只是模板化的給出建議:要休養生息,不能打。

賈詡建議的原因很簡單,因為這是最符合他利益的選擇。沒想到曹操沒聽、打了孫劉聯盟,最終輸了,反倒顯得賈詡高明。

曹丕任命賈詡為太尉時,孫權:曹魏要亡!45年後才知他有先見之明

孫權

孫權對賈詡的總結只有五個字:

“有才而無德”。

在孫權眼中,曹丕讓賈詡當上太尉,就是將曹魏最重要的官職,交給了一個成天“遊手好閒”的人,這樣的政權,必定會走向滅亡。

就像當初赤壁之戰的時候,倘若賈詡能夠像郭嘉一樣,盡心盡力的輔佐曹操,難道他會看不出鐵鎖連環以及黃蓋詐降的計謀?

諸葛亮與周瑜聯手做的佈局,唬得了別人,但想要騙過賈詡,可能性並不大。

曹丕任命賈詡為太尉時,孫權:曹魏要亡!45年後才知他有先見之明

再不濟,賈詡真要全力輔助曹操,赤壁之戰也不至於敗的那麼慘,曹操多半可以憑藉自身優勢,和他們打的有來有回。

時間一長,鹿死誰手,誰又能知道呢?

後續的發展也果然如孫權所料,四十五年後,曹魏政權最終被司馬家族奪取,曹丕選擇託孤的司馬懿,也和賈詡一樣,不過是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也合該曹魏倒黴,手中智力最出眾的兩個謀士,都是一丘之貉。空有強悍的國力,卻沒能發揮出應有的戰鬥力,這怪得了誰呢?

曹丕任命賈詡為太尉時,孫權:曹魏要亡!45年後才知他有先見之明

不過話又說回來,孫權對他國的發展的確有先見之明。可對東吳本身的發展,卻也沒有一個正確的認知。

他料到了賈詡出任太尉後,未來的曹魏政權必將止步不前,卻沒有想到東吳的持續時間,也只不過比曹魏政權多了八年時間而已。

若非蜀漢一直牽制著對方,東吳政權又能存活多久呢?從這個角度看去,孫權的自知之明,其實也十分有限。

真正智慧的人,不僅應該看到別人的優點和缺點,更應該透過這些優缺點,總結自身的不足。

曹丕任命賈詡為太尉時,孫權:曹魏要亡!45年後才知他有先見之明

聖人言:三人行,則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那麼三國之行,蜀國和魏國,是否又有值得東吳學習並加以改善的地方呢?

答案是肯定的,只不過孫權同樣沒有看到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