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米小圈上學記》成寒假親子“硬通貨”

《米小圈上學記》成寒假親子“硬通貨”

《米小圈上學記》成寒假親子“硬通貨”

《米小圈上學記》成寒假親子“硬通貨”

《米小圈上學記》成寒假親子“硬通貨”

《小龍人》《家有兒女》《巴啦啦小魔仙》《快樂星球》……每個年代都有一部代表性少兒劇陪伴孩子成長,並在他們長大後成為“辨認”同輩、社交“玩梗”的獨特密碼。少兒劇價值如此顯著,為何在動輒年產量數百部、上萬集的國劇中,卻成了不折不扣的“稀缺品”呢?

難拍

很多創作者知難而退

因為太難拍——既要足夠新鮮有趣、真正走進孩子內心獲得他們的喜歡;又要在規避說教的前提下堅持正向觀念和行為引導,經得起家長、學校甚至輿論挑剔審視的眼光。孩子們的眼睛是雪亮的,稍微摻雜一點成人的“私心”就會被識破,家長們的眼光是苛刻的,哪怕有一點影響孩子健康向上的“熊孩子”式表達,都會被嚴厲指出。很多創作者知難而退了。

2022年12月31日,一部親子向真人劇《米小圈上學記》踩著放寒假的鈴聲在CCTV-8和騰訊影片開播。這部26集的電視劇自開拍之初就引起了廣泛期待,如今短短十餘天的播出儼然成為孩子們假期社交的“硬通貨”:“米小圈”為了競爭班長耍的小聰明,“鐵三角”桃園三結義的造型等,給他們提供了無數快樂的交流話題……在少兒劇領域迎難而上,《米小圈上學記》的確找到不少正確的解鎖辦法,並最終證明,這樣的努力是值得的。

有趣

米小圈世界“活”起來了

這部作品生動還原了秋實小學三年五班的歡樂日常。米小圈、米爸、米媽、姜小牙、鐵頭、李黎、魏老師、肌肉老師等形象閃亮登場,並在獨立單元故事中,滿足了孩子們對於米小圈世界的想象。

據悉,創作團隊在打磨劇本的一年多時間內,對當下小學生和家長們正在面臨的、關心的社會議題進行充分調研,由此頭腦風暴出最當下的新選題。涉及“友情的真諦”“興趣與夢想”“愛心養寵”“家庭旅行”“團體運動”等多個深入淺出的普適性教育話題。例如《班長之爭》中米小圈耍小聰明,導致“班長”名號得而復失,讓小朋友懂得真誠、榮譽與責任的真諦;《二爺爺的心願》以一連串的反轉劇情,教育大家孝順長輩以及用合理方式滿足願望;《我的夢想》則引導孩子們努力才是通往夢想的階梯。

在表達方式上,《米小圈上學記》著眼一個“趣”字,希望以幽默的風格,拉近與孩子們的距離,很多天馬行空的情節令人印象深刻。例如,米小圈發愁沒朋友可以寫入作文,爸爸本想安慰兒子,說著說著發現自己小時候沒朋友的竟然是自己,畫風一轉,變成爸爸哭泣,兒子安慰爸爸;米小圈以鍛鍊身體為由忽悠二爺爺給自己買腳踏車,沒想到二爺爺會錯了意帶他去公園“撞樹”;米小圈和小夥伴一起去撿破爛換錢,誤入垃圾回收站,把遍地塑膠瓶看成金山,樂此不疲地撿瓶子……這些充滿想象力的情節設計在展現孩子天真可愛的同時,也跟這個年齡段的“腦洞”特別合拍。

另外,該劇運用偵探、奇幻、懸疑元素,讓劇集在具有“代入感”的同時不失“童話感”。比如米小圈的醫生媽媽救助他人時,運用了中國武俠風;長大後的米小圈,展示時光機科幻元素;福爾摩斯偵探記憶宮殿,有抓人眼球的推理元素。

隨著《米小圈上學記》的播出,圍繞米小圈友誼、校園生活和家庭的三大核心故事場景逐漸立體。

功能

少兒劇應是家庭教育的“鑰匙”

在社會新聞和公共話語討論中, “熊孩子”或者“別人家的孩子”比比皆是,但“真實的孩子”卻是模糊的,甚至對於父母來說,即便朝夕相處,對於孩子的瞭解也並不全面。可以確定的是,他們跟“米小圈”一樣,正經歷著獨立走向學校集體生活的初體驗,同伴相處、規則意識、學業壓力等都有很大的挑戰。《米小圈上學記》中的角色塑造鮮活生動,真實典型。米小圈是班級中的“小機靈鬼”,成績平平,性格活潑,喜歡異想天開,愛出風頭,常常為自己的鬼主意付出代價,但下次冒險依然衝在最前面;米小圈的好朋友鐵頭善良敦厚,真誠可靠,朋友遇到難題他會出手相助,十分仗義;女班長李黎學習成績優異,做事循規蹈矩,自信滿滿,一旦發現有同學犯錯就要扣分。此外,還有毒舌的姜小牙、小神童王聰聰等學生形象都富有記憶點。

對於現實中大部分家長來說,孩子在學校生活中的表現其實是無法觀察的,只能透過家長會跟老師短暫的溝通或者靠孩子的隻言片語“揣摩”。從這個角度說,《米小圈上學記》提供了一個特別好的機會,劇中有大量孩子日常真實面對的場景,格外適合親子共賞。米小圈的煩惱、快樂、淘氣、小心思,都可以成為共同話題的開端,討論米小圈故事的過程,父母和孩子可以一起思考一起解決不同家庭的個性化問題。有評論說,《米小圈上學記》實現了從少兒到家長等泛教育群體的連結,這也是親子真人劇應該努力的方向。

值得關注的是,很多少兒作品的創作者必須面對的困境之一是家長意見與兒童視角的偏差。不可否認,過去一些少兒作品出現了“教壞小孩”的“毒情節”,孩子模仿而造成不良後果。對於這些不可原諒的失誤,除了需要警示創作者加強責任心,更是提醒家長的陪伴和合理引導不可或缺。孩子們面對的真實世界遠比電視劇、動畫片複雜不止一萬倍,與其要求每一部文藝作品都“完美無缺”、承擔理想化的寓教於樂功能,不如付出時間和精力,真正承擔起家長的監護、引導責任。

不少高分動畫片、動畫電影都遭到過家長投訴,諸如“妖怪嚇哭小孩”,《米小圈上學記》也有“李黎扣分噩夢”“醜化班幹部”之類的批評。其實,家長與其對這類情節“玻璃心”,不如陪伴和引導孩子正確看待。比如跟孩子探討,在學校是否真實遇到過類似場景?如果發生該如何面對?如果家有“小幹部”,問問孩子如何看待“李黎”這樣的行為,當班委有哪些不被理解的苦衷?遇到不配合工作的同學有沒有更好的溝通方式……文藝作品的真正功能其實就是通向這場對話的鑰匙。如果創作者、家長都能擺正自己的位置,在各自領域守土有責,相信少兒劇可以更多更好地幫助孩子們探索如何愛這個世界的方式,並與之和平相處。

文/本報記者 楊文傑 統籌/滿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