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每週1500萬件歐洲舊衣待處理!非洲海灘成法國人的垃圾場?

Zara、H&M、優衣庫、UR、GAP……這些快時尚品牌店無論什麼時候,總有消費者在店內血拼搶購。這些牌子幾乎週週上新,緊跟潮流趨勢,價格又不會太高,成為了學生黨還有新上班族們理想購物地的不二之選。

儘管快時尚品牌的質量一直遭人詬病,但這也不影響大波大波的消費者湧入這些店鋪的大門。畢竟價格已經這麼實惠了,很多人都抱著

“穿幾次丟了也沒那麼心疼”

的心態批次購買。於是,在這些品牌的店鋪裡,你經常能看見有顧客拿著十幾件衣服排隊等待試穿,一買就是五六件。

然而,就是這樣

“不穿就扔”

的購買心態,讓很多衣服還沒穿幾次,就被丟進了垃圾桶。根據法國媒體Qofficiel的說法,

在歐洲,一件衣服在被扔掉之前,平均只被人穿過7次。

那麼,歐洲人丟進垃圾桶裡的“舊衣服”,都去哪兒了呢?

法國專欄作家馬克·博格(Marc Beaugé)近日在Quotidien接受採訪時給出了答案:絕大多數法國人,甚至是歐洲人,他們不再穿的衣服最終都流向了

迦納

的海灘,這個非洲國家的海灘居然成為了

西方世界的

露天垃圾場……

非洲海灘成「垃圾場」

馬克·博格表示,法國人不穿就丟進垃圾箱的衣服,絕大多數都遠渡重洋,被運送到了

非洲西部的國家——迦納

。在幾年的時間裡,這個國家早已成為了

“服裝垃圾場”的代名詞

每週1500萬件歐洲舊衣待處理!非洲海灘成法國人的垃圾場?

圖源:TMC

迦納,原先是世界上最窮的國家之一,但是由於它的礦資源和石油資源豐富,再加上一系列的經濟改革,1994年,聯合國取消了它“最不發達國家”的稱號。而目前,這個國家正因為成千上萬

不產自本國的“垃圾廢料”

而面臨著

生態危機

每週有1500萬件來自歐洲的衣服被運送到迦納,而這個國家只有3000萬居民。

——馬克·博格

在迦納首都阿克拉的科勒瀉湖岸邊,有一座懸崖聳立在水邊,牛群在山頂吃草。這座參差不齊的懸崖高約20米,這座“懸崖”,並非由泥土或石頭構成,而是

由垃圾填埋場構成

。其中大部分,估計有60%是不需要的衣服。迦納人不是這些衣服的主人,歐洲人才是。

每週1500萬件歐洲舊衣待處理!非洲海灘成法國人的垃圾場?

每週,約有1500萬件舊衣服從英國、歐洲、北美和澳大利亞湧入迦納,這些抵達的舊衣服要在整個非洲進行分類、修補和轉售。一部分舊衣服充斥著首都阿克拉市龐大的舊服裝市場——

坎塔曼託市場

。但實際上,運抵迦納的衣服有

一半以上是無法回收

的,轉售也沒有市場。最終,它們的命運就終止在了迦納海灘上,在這裡,舊衣服

堆積成山

每週1500萬件歐洲舊衣待處理!非洲海灘成法國人的垃圾場?

圖源:TMC

這幾年,越來越多的

劣質衣服

到達迦納,這導致能進入二手市場的貨越來越少,更多的衣服進了垃圾場。更重要的是,世界各地生產的服裝數量逐漸龐大。資料統計,自2000年以來,

全球服裝產量翻了一番

。可以想象,迦納因此要“處理”更多舊衣服。這兩個原因,也加劇了迦納因為服裝垃圾而產生的生態汙染。

目前,非正式的垃圾場

遍佈整個阿克拉

,其中一個就位於該市舊法達瑪 (Old Fadama) 貧民窟的邊緣,那裡大約生活著10萬居民,大多數是來自迦納北部的移民,因地區衝突和失業而流離失所。面對垃圾帶來的艱苦生活環境,他們別無選擇,只能

垃圾“共同生存”

要知道,這些衣服所用的合成紡織材料可能需要數百年才能分解。也就是說,居民們門前的垃圾山的陰影可能會一直

籠罩著之後的幾代人

。而每天,160噸紡織廢料中,只有一部分能被填埋,其他的只能繼續堆積。

每週1500萬件歐洲舊衣待處理!非洲海灘成法國人的垃圾場?

海灘變身垃圾場圖源:TMC

在季風季節,熱帶風暴將大量衣物衝入這座城市的露天下水道網路。這些舊衣服塞了城市的排水系統並促進了

洪水氾濫

世界一端被丟棄

的服裝垃圾,在

世界另一端

造成了巨大的

環境災難

。那些在快時尚品牌,抱著“不穿就丟”心態買衣服的人,如果看到西非國家觸目驚心的畫面,消費的時候會不會想一想再付款呢?

不過話說回來,這事兒的鍋也不能是消費者一個人來背。追根溯源,源頭還在快時尚服裝產業上。

快時尚=環境汙染+資源浪費?

要說到快時尚對環境造成的問題,其實是老生常談了,

焚燒清庫存

這種事兒也早已不再是快時尚業的秘密。

連鎖店開遍全球的H&M,自2013年以來已經燒掉了

12噸的衣服

清理庫存。而像H&M這樣的快消品牌,數數它們每年為銷庫存燒的衣服,不知道可以繞地球多少圈了……

每週1500萬件歐洲舊衣待處理!非洲海灘成法國人的垃圾場?

除了焚燒清庫存,快時尚業

快速的“更新換代”

也是問題之一。“快時尚”的精髓,其實就在於一個

“快”

字。潮流趨勢本來就一時一變,不求質量但求速度的快時尚服裝勢必要在新品更新速度上佔優勢。每週不斷的新款式,才能吸引顧客“常逛常新”。在時尚潮流的裹挾之下,跟隨著快時尚的步伐,人們衣物的

置換速度

也快了起來,閒置的衣服就多了起來,

浪費

也就產生了。

每週1500萬件歐洲舊衣待處理!非洲海灘成法國人的垃圾場?

很多人都覺得生產衣服不會造成很大汙染,而實際上,

快時尚產業造成的汙染僅此於石油行業

,像牛仔褲這些在生產中會造成嚴重的水汙染非常嚴重。(小編默默數了數衣櫃裡的幾條牛仔褲……)

當然,汙染絕不僅僅只存在於「快時尚」。其實,時尚產業本身就

自帶“汙染”的標籤

。有資料顯示,時尚產業產生了

10%

的全球碳排放量,比航空和海上運輸加起來的量都要多。大家能想象,每天穿在我們身上五顏六色,時髦fashion的衣服,是“高碳排放”的罪魁禍首嗎?

而如今,這種對環境帶來的汙染更是“漂洋過海”,對貧窮國家造成了直接傷害。時尚造成的生態破壞,

該由誰來買單呢?

法國時尚公約?

在這個問題上,時尚行業其實已經有所動作了。

這幾年,在很多快消品牌的店裡,顧客也可以看到內部張貼的各式

“回收海報”

。有很多店鋪都提出了舊衣回收的活動,只是不知道這些看似環保的“回收行為”,能不能真正減少時尚產業對環境造成的汙染呢?也有不少人認為,快時尚做環保更像是一種

“偽善”行為

想要真正減少汙染,時尚產業該何去何從?

每週1500萬件歐洲舊衣待處理!非洲海灘成法國人的垃圾場?

為了加速“無塑膠”時尚的發展,響應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倡議,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在2019年的七國集團會議上首次釋出了

《時尚公

約》(Fashion Pact)

2019年8月,法國

開雲集團

牽頭,有

32家公司150個品牌

(包括古馳、香奈兒和耐克)共同簽署了這份

《時尚公約》

,該協議包含了一系列共同目標,努力減少時尚產業的環境影響:

到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零排放 保護物種和恢復自然生態系統 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

每週1500萬件歐洲舊衣待處理!非洲海灘成法國人的垃圾場?

開雲集團總裁弗朗索瓦-亨利·皮諾與馬克龍

秉持著“低碳環保”的原則,斯特拉·麥卡特尼(Stella McCartney)就用再生聚酯和升級再造材料取代了其時裝中使用的初級塑膠。Everlane、阿迪達斯、Rothy’s、Girlfriend Collective、巴塔哥尼亞和H&M等品牌也都開始將聚酯纖維、汽水瓶和漁網等製成的再生塑膠用在自己的產品中。

時尚巨頭們聯手抓環保,但願這份《時尚公約》能真正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別讓其他國家成為看似光鮮的時尚行業背後的

“受害者”和“背鍋俠”

《時尚公約》的簽署象徵著法國國家層面對這一行業的監管,但在時尚界,有時最好的警察不是國家,反而是消費者。顧客不應該吝嗇消費,但在消費之前,或許應該三思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