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朱元璋稱帝后修家譜,大臣建議他認朱熹為祖先,他卻說這樣一段話

外國人總說我們中國人不信宗教,是沒有信仰的人,其實大錯特錯,我們不信宗教並不代表沒有信仰,我們的信仰就是祖宗,是宗族,是留下的祖訓。特有的家族文化讓中華民族傳承千年而不斷,並一直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朱元璋稱帝后修家譜,大臣建議他認朱熹為祖先,他卻說這樣一段話

家族勢力在歷史上各個朝代層出不窮,凡是大戶之家都會修有家譜,這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傳統,家裡有錢,有地位了,要修一個家譜,將自己的出身、先世都要寫得清清楚楚。目的是為了聯絡宗族,聯絡親情,聯絡感情、壯大自己的家族勢力。朱元璋當了皇帝以後修家譜,大臣說要給他找一個很有光彩的祖先。這個祖先,找來找去,最終找到宋朝的朱熹。朱熹又有學問,又做過大官,很有面子。朱元璋卻說不用,我就是我,我們家很窮,我就說實話,之後他就寫了《御製皇陵碑》。

朱元璋稱帝后修家譜,大臣建議他認朱熹為祖先,他卻說這樣一段話

“御製”的意思就是由皇帝親自撰寫。《御製皇陵碑》寫得很清楚,他不用儒臣替他描述和誇耀。他的皇陵碑開始是這樣寫的:“予時秉鑑窺形,但見蒼顏皓首,忽思往事之艱辛。況皇陵碑記,皆儒臣粉飾之文,不足為後世子孫戒,特述艱難,明昌運,俾世代見之。”這句話意思說,我經常拿著鏡子,看看自己什麼模樣,只見頭髮已經白了,面目也老了,這時候我就想起來往事的艱辛。可是,以前給皇帝寫的傳記、碑文,都是儒臣們經過修飾的、美化的文字,我不用,用這些文字不足以為子孫後世之戒。你們不知道我們是怎麼從貧窮過來的,怎麼樣教訓子孫?這些粉飾的文字是不行的。我要把我出身貧寒,艱苦的生活原原本本告訴後世。

朱元璋稱帝后修家譜,大臣建議他認朱熹為祖先,他卻說這樣一段話

朱元璋做皇帝了,沒有必要隱瞞什麼,他手中有權力,他有這個自信心,所以在這方面顯得心胸很開闊。他不會因為他的貧窮怕別人不服他。事實上是心虛的人,才會十分在乎面子。他接著說:“昔我父皇,寓居是方,農業艱辛,朝夕彷徨。”我父親居住在鳳陽,幹種地為生,種地很艱辛,早上晚上都覺得沒著沒落的,生活很苦。朱元璋小時候家中很窮,窮到他17歲的時候,天災流行,他的父親、母親、哥哥相繼去世,但是太窮了都沒有地方埋,地是租種的,所以找到田主想要埋葬親人,結果田主將他訓斥一頓,堅決不讓。後來是田主的哥哥發了善心,給了一塊地方,就草草的埋下了。

朱元璋稱帝后修家譜,大臣建議他認朱熹為祖先,他卻說這樣一段話

但是,在傳說當中可不是這樣。傳說他的父親死了以後,他的哥哥,大哥也死了,他跟他的二哥一塊兒抬著父母的靈柩往山裡頭走,打算埋到山裡,突然繩子斷了,雷電大作,他們去躲雨,回來一看,那個屍體陷到地裡去了,然後湧起一掊土就埋了。還有一個說法是他們在盱眙的時候,他爺爺的那一輩。他爺爺有一次在那兒坐著,看見兩個道士走過,其中一個道士說,這個地方可是好地方啊,說誰要在這個地方埋了,他們家後來就會發達,可能就會出皇帝。另一個道士問為什麼?這個地方地暖,你不信,拿一個幹柳枝,往這兒一插,幹樹枝就能活。正好他的爺爺聽見了,沒言聲。後來這兩個人插了個樹枝就走了。他爺爺等了十天後一看,幹樹枝真的發芽了,這不得了啊,這不能讓他們知道,他就把這個樹枝拔了,又插了一個乾的。後來這兩個人回來了,發現怎麼樹枝沒活,不可能啊。就問他爺爺,這下,他爺爺瞞不住了,說是活了,不過我給它拔了,換了一個乾的。道士說你真是多事,你拔了就把地氣洩了,將來你們老大這一支子就發不了了,二支子發了,這就是後話了。

朱元璋稱帝后修家譜,大臣建議他認朱熹為祖先,他卻說這樣一段話

傳說就是傳說,都是世人討好皇帝,美化皇帝用的,朱元璋可從來沒說過這些話。哪怕是修家譜這麼重要的事情,朱元璋也追求實事求是,一個從泥土裡爬上龍椅的人,什麼面子,臉面都可以不要,但一定要讓後人知道自己吃過的苦,讓子孫珍惜這份事業,所以堅決不讓大臣修飾他的族譜,就用自己的話把事實寫出來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