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35歲女兒“躺”了20年:懶惰,該怎麼治呢?

“你永遠也想象不到,一個孩子能懶到什麼程度。”最近,好友對9歲的兒子抱怨頗多。

孩子都上四年級了,每天還是要她來收拾書包;幫他關注每天老師佈置的作業;甚至連每天上什麼課、要帶什麼東西,都需要她提醒……

“唉,這孩子太懶了!”

懶惰,似乎是孩子的通病。

但其實,這是父母溺愛的結果,如果不及時糾正調整的話,可能會很“要命”。

35歲女兒“躺”了20年:懶惰,該怎麼治呢?

曾經看過一個讓人大跌眼鏡的案例。一個女生家裡有兄弟姐妹8個人,因為是最小的那個,父母很是疼愛,連吃飯都是母親喂。

於是,這個女孩自然而然地養成了好吃懶做的習慣。甚至連梳頭、撓癢癢這樣的小事,也要依賴別人。

15歲的時候,這個女孩因為一點小事,開始躺在床上裝癱瘓。雖然檢查過,一切正常,但由於母親的溺愛,她在床上一躺就是20年。

直到後來母親去世,姐姐照顧她時,才發現了這個秘密。

35歲女兒“躺”了20年:懶惰,該怎麼治呢?

裝癱20年,35歲的她被戳穿之後,該如何面對照顧自己的親人?以後又靠什麼養活自己?這場鬧劇,究竟該由誰來買單?

很多父母覺得,孩子還小,等他長大一點自然就好了。可現實卻是,從小懶惰沒有責任感的孩子,長大了可能會更懶,甚至一遇到困難就退縮。

那麼,該如何幫助孩子克服懶惰這個壞毛病呢?

首先,避免家長的大包大攬。

很多家長都習慣了對孩子的事情大包大攬,導致孩子什麼都不用動手,自然就懶了。

杭州的一所中學曾在新生軍訓期間,舉行繫鞋帶趣味賽。結果有將近1/3的孩子,居然連繫鞋帶都不會,更別說比賽了。

所以,家長不妨先從日常的小事開始學會放手,把孩子的“責任”歸還給他。比如:

孩子不愛收拾自己的玩具,等要玩的時候找不到,就會意識到收拾的好處了;

孩子不學會繫鞋帶,那就沒法出門;

孩子不收拾書包、丟三落四;不記錄每天的家庭作業,那第二天交不了作業,就得承擔相應的後果……

有時候,我們以為孩子做不到。其實,孩子並不是做不到,而是因為有人幫他都做完了,根本不需要他自己動手。

35歲女兒“躺”了20年:懶惰,該怎麼治呢?

其次,讓孩子開始學著做家務。

為什麼要讓孩子做家務?

因為,做家務不僅能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還能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2014年,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曾對全國2萬多名家長和2萬名小學生,進行了家庭教育狀態調查,資料顯示:

在孩子專門負責一兩項家務活的家庭裡,子女成績優秀的比例為86。92%,而認為“只要學習好,做不做家務都行”的家庭中,子女成績優秀的比例僅為3。17%。

可見,做家務對促進孩子的學習也是有幫助的。比如:

孩子從小會整理收拾玩具,那麼,上學的時候就會更有規劃性,知道該如何整理自己的書包、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

孩子從小幫助父母幹一些力所能力的家務活,長大後就會更有責任感,知道為自己的學習和人生負責……

當然了,對於懶惰的孩子來說,讓他們動手幹家務活可能很難。

35歲女兒“躺”了20年:懶惰,該怎麼治呢?

父母可以多嘗試一下不同的方法,比如可以故意示弱:“媽媽有點忙不過來了,你可以幫我掃一下地嗎?”“媽媽今天不太舒服,你可以幫我洗一下菜嗎?”

當孩子感受到被人需要的價值感時,動力可能會更足。

最後,父母要言傳身教。

張德芬曾說:教育,說穿了,也就是一件閉上嘴,抬起腳,把你希望孩子擁有的人生演示給他看的事情,因為孩子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模仿秀選手。

所以,父母一定不能太懶。

前段時間,有一個11歲的男孩離家出走了。當眾人得知他離家出走的原因時,都驚呆了。

孩子說,爸爸總是沉迷玩手機,不是不是刷短影片就是玩遊戲,家務活都是媽媽一個人管。而且,孩子讓他陪玩的時候,爸爸也都會以沒空為由直接拒絕。

“我爸的這種行為,我真的看不下去了,太氣人了!”

35歲女兒“躺”了20年:懶惰,該怎麼治呢?

一個懶惰的父母,想要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大機率是不太可能的。所以,如果希望孩子變得優秀,不妨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好習慣的養成,並不容易,但只要能夠堅持下來,孩子一定會受益匪淺。

孩子還小,有時候做得可能不太好,父母別忘了多鼓勵、誇獎一下。

用欣賞的目光去發現孩子的優點,真誠地誇讚他,就會讓孩子朝著你希望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