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春秋怪事,荀息明知裡克要弒君,卻無動於衷,最終還被逼自殺

春秋晉國有個很著名的歷史事件——驪姬之亂,在這次動亂中,晉獻公的3個兒子都遭了殃:太子申生被逼自殺,公子重耳和夷吾被逼出逃,過起了流亡生活,只有驪姬和她妹妹的兒子奚齊和卓子成了最大的贏家。

春秋怪事,荀息明知裡克要弒君,卻無動於衷,最終還被逼自殺

晉獻公死後,奚齊順利的繼承了晉君的位子,只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就相當離奇了。

晉國大夫裡克在晉獻公的葬禮上竟明目張膽的弒殺了奚齊,晉國沒一個人站出來反對。更離奇的是:國相荀息再立了一個國君卓子,不久又被裡克發動政變弒殺。最後裡克沒事,反而荀息自殺了。

如果事情僅僅是這樣,還不足為奇,更讓人難以理解的是:在裡克第一次弒君之前,他還找荀息商量過共同弒君的問題,荀息沒有選擇和裡克同流合汙,但也沒有阻止裡克,竟眼睜睜的看著自己擁護的奚齊被殺。裡克第一次得手後,荀息又擁立卓子為晉君,但並沒有對弒君兇手裡克採取任何行動,直接導致了裡克的第二次弒君。裡克也很神奇,兩次弒君都沒有對和自己政見不同的荀息下手,荀息最終是自盡的。這種情節在後世的政治事件中是無法想象的,不可能存在的,但史書關於這段歷史的記載就是這樣描述的。

春秋怪事,荀息明知裡克要弒君,卻無動於衷,最終還被逼自殺

我們來分析一下當時的情況。

裡克是晉獻公時期的著名將領,戰功卓著,非常有威望,但他支援的是晉獻公的嫡長子申生。而晉獻公後來卻寵幸驪姬,想立驪姬的兒子奚齊為太子,於是引發了“驪姬之亂”。驪姬之亂後,雖然驪姬一家佔據優勢,但晉國內部的各大勢力並不是很服他們。晉獻公為了能讓奚齊順利繼位,便一手提拔比較忠誠本分的荀息為託孤大臣,並封他為相。

荀息是一個文官,是晉國的後起之秀,他全靠晉獻公的提拔,才在短時間內登上高位,所以他對晉獻公的遺命唯命是從,一手扶持奚齊繼位。

但荀息的硬實力卻遠不如其他老牌貴族和軍事世家。在這種情況下,裡克有恃無恐的找他商量另立新君,荀息可能也覺得憑自己的一己之力很難保住奚齊,但又不肯違背晉獻公的囑託,所以他委婉的拒絕了裡克的要求,並規勸裡克不要做出大逆不道之事。

春秋怪事,荀息明知裡克要弒君,卻無動於衷,最終還被逼自殺

裡克心中最理想的結局是拉起荀息一起幹這件事,但他發覺荀息這個人很迂腐,於是不再和他商量,決定自己單幹。但他認為荀息是一個很忠心的人,並不想對他不利。而荀息也拿裡克沒有任何辦法,只有任其發展。

當裡克第一次弒君後,由於找不到合適的人選繼任晉君,結果被荀息鑽了空子,又擁立驪姬的侄子卓子為晉君,算是對晉獻公的另一種交代。

裡克可不像荀息那樣迂腐,既然做了,就沒有回頭路,於是又把卓子給弒殺了。憤怒的荀息拿裡克毫無辦法,又無法完成晉獻公的囑託,只有選擇自盡,以報先君。